天天看點

豬八戒和沙僧都挑過行禮,為什麼孫悟空不用?和“大師兄”沒關系

《西遊記》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本名著,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曆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一路上艱難險阻而不能阻擋他們的腳步,因而成為人們腦海裡一個經典的勵志場景。

豬八戒和沙僧都挑過行禮,為什麼孫悟空不用?和“大師兄”沒關系

話說唐僧帶着三個徒弟一路西行,一開始隻有孫悟空一個人,也就背着一個包袱,後來随着豬八戒和沙和尚的加入,也就多出了一擔行禮,這副擔子,最開始由豬八戒挑着,後來就成了沙和尚的專利。

于是,一路上的情景就是,唐僧永遠騎着白龍馬優哉遊哉,後面的豬八戒扛着釘耙,沙和尚挑着單擔子,為由孫悟空赤手空拳蹦蹦跳跳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那形象無比灑脫,還美其名曰“探路”。

那麼,為什麼隻有孫悟空不需要挑行李呢?

有的朋友或許馬上就會說,那是因為他是大師兄啊,四人團隊裡,師傅唐僧當然不能纡尊降貴親自挑擔,後面還有兩個師弟,大師兄本領高強自然就有不挑擔的理由嘛。

豬八戒和沙僧都挑過行禮,為什麼孫悟空不用?和“大師兄”沒關系

如果真的這麼了解的話,那麼恭喜你,你讀《西遊記》肯定是囫囵吞棗,并沒有仔細看。

其實,孫悟空不需要挑擔子的原因,既不是因為他是大師兄,更不是因為他本領大,反而是因為他真的不适宜挑擔、或者說無法挑擔而已,這一點,原著裡說得清清楚楚。

可我們大家心目中的孫悟空,那可是七十二變變化多端、筋鬥雲來去如風,上天下海無所不能啊,為什麼就不是一、甚至無法挑擔呢?

這是因為孫悟空身高的緣故,毫不客氣地說,孫悟空真是一個矮子,說得難聽點,就是武大郎那樣的“三寸丁”。

豬八戒和沙僧都挑過行禮,為什麼孫悟空不用?和“大師兄”沒關系

原著裡,孫悟空學了筋鬥雲和七十二變之後,忍不住在師兄弟面前賣弄,被菩提老祖趕回了花果山,然後就是混世魔王前來找事,那時候,混世魔王嘴裡是這麼說的:

魔王見了,笑道:“你身不滿四尺,年不過三旬,手内又無兵器,怎麼大膽猖狂,要尋我見什麼上下?”

原來,孫悟空戰鬥力固然是強悍,可身材瘦小卻是天然的缺憾,大概四尺不到的樣子。

而《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明代人,明代的一市尺大概相當于現在的32cm,這麼一計算下來,孫悟空的身高也就頂多1.3米了。

豬八戒和沙僧都挑過行禮,為什麼孫悟空不用?和“大師兄”沒關系

這樣的身高,放到現在也就是一個上國小的孩子的身高,怎麼适合挑行禮擔子呢?

而孫悟空是矮子的描述,原著裡還有一次,那是借唐僧的角度來描述的。

也就是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之後,還有一套衣服是配套的,按照唐僧的說法,那套衣服是他小時候穿過的,可孫悟空穿上去之後非常高興,因為這衣服要合身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簡直是量體裁衣一般”。

也正是這個原因,在整部《西遊記》裡,我們從來也沒有見到過孫悟空挑擔子的鏡頭,原因隻有這一個——因為他的身高實在太矮了。

豬八戒和沙僧都挑過行禮,為什麼孫悟空不用?和“大師兄”沒關系

當然,孫悟空雖然身高是個短闆,可一身的本領确實是強悍的,尤其是他的火眼金睛,也是很受大家羨慕——能夠看清人的本色,那是多麼惬意的事啊。

可惜的是,即使是這麼一門神奇的本領,其實也有缺陷,那就是有一種妖怪不能識别。或者說是火眼金睛這門絕技的命門吧,

那就是火眼金睛看不穿牛的本色。

比如他偷了鐵扇公主的芭蕉扇之後,牛魔王變成豬八戒,想要一睹為快,孫悟空二話不說就給了,顯然是看不透牛魔王這個牛的本身嘛。

如果說牛魔王還隻是一個意外的話,後來的青牛精,也就是太上老君那個坐騎,孫悟空也看不穿他的本尊的。

豬八戒和沙僧都挑過行禮,為什麼孫悟空不用?和“大師兄”沒關系

由此可見,孫悟空盡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強者形象,但身上還是不少缺陷的,比如身高,比如火眼金睛的軟肋。您還知道他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地方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