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種尴尬是“輩分差”,外甥女去幼稚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孩子媽

朋友是一名大三學生,也就是20歲左右的年紀,她曾經講過一件令她社死的事情,在她們老家,有一個将近60歲的大媽,大媽都有孫女了。

然而朋友每次回老家,遇到這個大媽,大媽就會喊朋友老妹兒,朋友的媽媽還不到五十歲,卻要被這個大媽叫做阿姨,每次大媽叫朋友老妹兒的時候,朋友都覺得非常尴尬,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

有種尴尬是“輩分差”,外甥女去幼稚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孩子媽

其實不止是朋友,很多人都會有這種因為輩分尴尬的時刻。

這位網友分享了她去幼稚園接舅舅放學的經曆,網友看起來是個20多歲的姑娘,看起來非常年輕,她告訴自己的朋友要去幼稚園接小舅舅。

有種尴尬是“輩分差”,外甥女去幼稚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孩子媽

她的朋友覺得她小舅舅應該是幼稚園的老師之類的就沒有多想,還說了句:快點去吧,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帶着一個小男孩出現在了朋友面前,朋友的眼珠子要驚掉了,再三詢問,這真的是你舅舅嗎?

她肯定的點點頭:是啊,我舅舅,如假包換,其實驚訝的不止朋友一人,在接舅舅放學的時候,還鬧了一個大烏龍。

幼稚園的門衛非常負責,他要確定孩子是被家人帶走的,便問孩子這是你的誰啊,是你媽媽嗎,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這是我外甥女,在門衛的目瞪口呆中,她帶走了自己的小舅舅。

有種尴尬是“輩分差”,外甥女去幼稚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孩子媽

之前還有一次,她去接小舅舅放學,老師詢問的時候,小舅舅表示不認識她,老師以為她是人販子,差點驚動了警察,她解釋了半天,最後跟家人視訊,老師才讓她帶着小舅舅離開了。

有種尴尬是“輩分差”,外甥女去幼稚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孩子媽

女網友問小舅舅,為什麼說不認識自己,孩子表示太尴尬了,自己年紀小,外甥女這麼大,擔心老師同學們知道了笑話自己。

有種尴尬是“輩分差”,外甥女去幼稚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孩子媽

中國是禮儀之邦,輩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國人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自古以來就講究尊卑有别,長幼有序,古人嚴格遵守輩分制度,請安、敬煙、讓座、讓路,坐次都要按照輩分來,這是古代的禮法。

有種尴尬是“輩分差”,外甥女去幼稚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孩子媽

輩分對一些家庭是很重要的,一些傳統的家庭有時候取名都要看輩分,講輩分是對别人的尊重,更是懂禮的表現,而禮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形式。

很多人覺得長輩應該就是年齡大的人,其實并不是這樣,家庭和家庭情況不一樣,有時候,按照輩分的長輩可能比一些人年紀要小,比如有的父母老來得子,那個時候,外孫女可能都出生了,舅舅就會比外甥女年紀小。

不要覺得輩分尴尬,要選擇接受合理的輩分差,其實很多人都有輩分差,要接受中華民族的傳統,這是曆史文化的積澱,坦然面對這種輩分差。

在非正式場合,如果怕得到别人探究的眼神,可以不大聲的喊出稱呼,正常的交談就可以,但是正式的場合,是要講究輩分的,該叫的人得叫,哪怕這個人比你年紀小卻是你的長輩,這是尊重别人的展現,也是懂禮貌的展現,如果覺得尴尬就不稱呼對方,别人可能會認為你沒有禮貌,甚至會連累你的父母。

有種尴尬是“輩分差”,外甥女去幼稚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孩子媽

伴随着時間的發展,輩分觀念也淡化了許多,如果不了解雙方的輩分,就可以通過年齡的大小來稱呼對方,這也是可以了解的。

輩分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傳承,要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不要覺得尴尬或者難以接受,在曆史的長河中,輩分沒有消失,就證明它是一種優秀的文化,它增加了一家人的感情,也讓人與人聯系在了一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