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柳葉刀系列期刊:新冠長期症狀炎性特征與出院後1年康複情況的關系

柳葉刀系列期刊:新冠長期症狀炎性特征與出院後1年康複情況的關系

《柳葉刀-呼吸病學》(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英國新冠長期症狀的臨床炎性特征及與住院後1年康複的關系:一項前瞻性觀察研究

背景:

目前還沒有針對長期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藥物或非藥物幹預措施。本研究旨在描述COVID-19出院後1年的恢複情況,确定與患者自我感覺的恢複相關因素,并通過分析不同恢複類型的基本發炎特征(研究對出院5個月的患者進行過聚類描述),确定潛在的治療目标。

方法:

出院後COVID-19研究(PHOSP-COVID)是一項前瞻性的縱向隊列研究,在英國招募感染COVID-19的出院成年人(年齡≥18歲)。在出院後的5個月和1年,基于患者報告的結局名額、身體表現和器官功能來評估恢複情況,并按患者自我感覺的恢複情況和恢複類型進行分層。對患者自我感覺的1年後恢複情況進行了分層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使用聚類大型應用程式k-medoids方法對5個月的臨床結果進行了聚類分析。在5個月的随訪中,對血漿中的發炎蛋白進行了分析。該研究已在ISRCTN注冊機構注冊,編号為ISRCTN10980107,招募工作正在進行。

結果:

2020年3月7日至2021年4月18日期間出院的2,320名參與者在出院後5個月接受評估,807名(32.7%)參與者完成了5個月和1年的随訪。這807名患者中有279名(35.6%)是女性,505名(64.4%)是男性,平均年齡為58.7(SD 12.5)歲,224名(27.8%)曾接受過有創機械通氣(WHO 7-9級)。報告完全恢複的患者比例在5個月(1,965人中的501人[25.5%])和1年(804人中的232人[28.9%])之間沒有變化。與1年後報告完全恢複的可能性較小有關的因素是女性(OR=0.68 [95% CI:0.46-0.99])、肥胖(0.50 [0.34-0.74])和有創機械通氣(0.42 [0.23-0.76])。聚類分析(n=1,636)證明了既往描述的四種類型:非常嚴重、嚴重、中度伴發認知障礙以及輕症,與5個月時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和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有關。研究發現,與輕症相比,非常嚴重和中度伴發認知障礙的組織損傷和修複的發炎媒體都有所增加,包括IL-6濃度,在兩個比較中都有所增加(n=626)。從感染COVID-19之前(回顧性評估;0.88 [IQR :0.74-1.00])到出院5個月(0.74 [0.64-0.88])再到出院1年(0.75 [0.62-0.88]),EQ-5D-5L效用指數的中位數存在顯著不足,在整個隊列四種類别以及出院1年的所有結局名額中改善最小。

結論:

COVID-19患者出院1年後,在一系列健康領域都存在嚴重的長期症狀,在該研究的隊列中,少部分人感覺完全恢複。與入院前相比,患者自我感覺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在出院1年後有所下降。系統性發炎和肥胖是潛在的可治療特征,值得在臨床試驗中進一步調查。

Funding

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

《柳葉刀-感染病學》(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丹麥SARS-CoV-2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德爾塔變異株感染的住院風險:一項觀察性隊列研究

背景:

開展SARS-CoV-2奧密克戎變異株(B.1.1.529)的嚴重性估計對于評估其全球快速傳播所帶來的公共衛生影響至關重要。研究團隊在丹麥估計比較了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B.1.1.529)和德爾塔變異株(B.1.617.2)後SARS-CoV-2相關的住院風險。丹麥的mRNA疫苗覆寫率高,且可以進行廣泛免費的PCR檢測。

方法:

這項觀察性隊列研究納入了丹麥所有RT-PCR确診的SARS-CoV-2感染病例,樣本采集時間介于2021年11月21日(首例奧密克戎陽性樣本的日期)至2021年12月19日。通過國家COVID-19監測系統資料庫識别病例,其中包括檢測奧密克戎病例的變異株特異性RT-PCR結果,以及SARS-CoV-2相關的住院資料(研究的主要結局)。研究采用具有穩健SEs的泊松回歸模型,計算了總體和按疫苗接種狀态分層後感染奧密克戎與感染德爾塔相比的住院風險比(RR),并對重複感染狀态、性别、年齡、地區、合并症和時間段進行了先驗調整。

結果:

2021年11月21日至2021年12月19日期間,在188,980名SARS-CoV-2感染者中,有38,669人(20.5%)攜帶奧密克戎變異株。在研究期間,與SARS-CoV-2相關的住院病例和奧密克戎病例都有所增加。總的來說,188,980人中有124,313人(65.8%)接種了疫苗,與沒有接種或隻接種了一劑疫苗的病例相比,接種疫苗與較低的住院風險有關(調整後RR值為0.24,95% CI:0.22-0.26)。與感染德爾塔相比,感染奧密克戎的調整後住院風險RR值為0.64(95% CI:0.56-0.75;38,669個奧密克戎病例中有222個[0.6%]入院,而150,311個德爾塔病例中有2,213個[1.5%]入院)。在不同疫苗接種情況下進行類似的比較,沒有接種或隻接種一劑疫苗病例的住院RR值為0.57(0.44-0.75),接種兩劑疫苗的病例為0.71(0.60-0.86),接種三劑疫苗病例中為0.50(0.32-0.76)。

結論:

研究發現,在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個體中,與感染德爾塔變異株相比,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住院風險明顯較低,這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固有嚴重程度降低。本研究結果可以指導正在進行的對全球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影響的模組化,進而指導衛生服務系統進行準備。

Funding

None.

《柳葉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SARS-CoV-2滅活疫苗同源和異源加強針的有效性:一項大規模前瞻性隊列研究

背景:

一些國家已經授權或開始使用針對COVID-19的疫苗加強針。政策制定者迫切需要證據來證明額外疫苗針劑的有效性及其對擁有完全初級免疫接種計劃個人的臨床表現,特别是在初級免疫接種計劃裡使用了滅活SARS-CoV-2疫苗的國家。

方法:

利用個人層面的資料,本研究通過一項隸屬于智利國家醫療基金保險計劃的全國性前瞻觀察性個人隊列(年齡≥16歲),評估了CoronaVac(科興生物)、AZD1222(牛津-阿斯利康)或BNT162b2(輝瑞生物)疫苗加強針對已完成CoronaVac初級免疫接種計劃個人的有效性,并與沒有接種的個人進行對比。研究評估了從2021年2月2日到2021年11月10日這一預定研究結束日期之間接種疫苗的個人;排除了2021年2月2日或之前可能确診感染SARS-CoV-2(RT-PCR或抗原檢測)的個體,以及2021年2月2日之前至少接種過一劑任何類型COVID-19疫苗的個體。本研究估計了加強針對實驗室确診的症狀性COVID-19病例、COVID-19結局(住院、進入重症監護室[ICU])和死亡的疫苗有效性。本研究使用逆機率權重法和分層生存分析模型來估計HR值,考慮了随時間變化的疫苗接種狀态,并調整了相關人口、社會經濟和臨床混雜因素。本研究估計了從未接種疫苗、完成初級免疫到接種加強針疫苗後的風險變化。

結果:

11,174,257人符合本研究的條件,其中4,127,546人完成了CoronaVac的初級免疫接種計劃(兩劑),并在研究期内接受了加強針接種。1,921,340人(46.5%)接種了AZD1222加強針,2,019,260人(48.9%)接種了BNT162b2加強針,186,946人(4.5%)接種了CoronaVac的同源加強針。本研究計算了調整後的疫苗有效性(權重分層Cox模型),在預防症狀性COVID-19方面,CoronaVac接種三針的有效性為78.8%(95% CI:76.8%-80.6%),BNT162b2加強針為96.5%(96.2%-96.7%),AZD1222加強針為93.2%(92.9%-93.6%)。疫苗對COVID-19相關的住院、進入ICU和死亡的調整後有效性如下:同源CoronaVac加強針為86.3%(83.7%-88.5%)、92.2%(88.7%-94.6%)和86.7%(80.5%-91.0%),BNT162b2加強針為96.1%(95.3%-96.9%)、96.2%(94.6%-97. %3)和96.8%(93.9%-98.3%),AZD1222加強針為97.7%(97.3%-98.0%)、98.9%(98.5%-99.2%)和98.1%(97.3%-98.6%)。

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對已完成CoronaVac初級疫苗接種計劃的個體接種同源或異源加強針,可對COVID-19提供高水準防護,包括重症和死亡。在所有結局中,異源加強針顯示出比同源加強針更高的疫苗有效性,為混合接種方法提供了輔助支援。

Funding

Agencia Nacional de Investigación y Desarrollo through the Fondo Nacional de Desarrollo Científico y Tecnológico, Millennium Science Initiative Program, and Fondo de Financiamiento de Centros de Investigación en reas Prioritarias.

*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所有内容以英文原文為準。

本文完

責編:Jerry

關注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