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岩畫,是古代先民刻畫在洞穴、岩壁上的彩畫、刻畫形式的總稱。甘肅成縣黃渚關太山岩畫是在隴南境内首次發現的古岩畫,線條質樸、簡勁,刻畫較深,有多次磨刻的痕迹。據推測,黃渚關雙窯峽的大小崖洞是秦族采金的礦洞,而太山岩畫是秦族為祈求礦洞不受洪水沖淹而舉行祭祀活動時留下的遺迹。當地金石學者蔡副全教授對有關遺迹進行了考證,本文拟從其符号和文字入手對岩畫内容加以試讀,并将部分線索提供給有關專家作進一步研究。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考察現場 圖24

近來,在甘肅隴南市成縣黃渚鎮太山村雙窯狹一古礦硐(俗名老婆溝藏金洞)發現一幅分别用敲鑿、磨刻、鑿刻的人物、植物、符号等組成的岩畫,其間布有甲骨文、金文、魏書、簡化書體等不同時期的文字,并在其周圍發現石屋、古徑和古法選礦的馬蹄形“拉流漕”等遺迹。

太山岩畫概況

岩畫位于成縣黃渚鎮太山村雙窯峽一條小溪東側的古礦硐口。硐口高約5米,寬約6米,深不可測。硐體為千枚岩,硐内因地質變遷湧入大量黃土,高處闆結成岩。岩畫即刻在黃褐色矽質岩的一處斜坡面上(見圖1)。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1

岩畫分上下兩塊,左上為散點狀文字和人像圖刻,右下為密集的岩畫圖式,縱寬3米,高2.5米,分布面積約8平方米。岩畫中能夠辨識的文字、圖形和符号有:甲骨文“告”(見圖2)、變形表意字“禺”(見圖3)、甲骨文“丹”(見圖4)、面像畫和變形表意混合文“父”(見圖5)、疑似金文“鼏”(見圖6)、魏體“大地”(見圖7);魏體“天下”(見圖8)、魏體“楊忠元”(見圖9)、疑似“鬥”字(見圖10)、疑似台灣字“龍”(見圖11)、人形符号(見圖12)、平頂側身人像畫(見圖 13)、塔形畫(見圖 14)、人物坐像畫(見圖15)、冠飾及珠寶狀符号(見圖16)、植物和“龍須”狀圖畫(見圖17)、礦硐圖(見圖18)、龍形和弓箭圖(見圖19)、巫形圖(見圖20)、觋形圖(見圖21)。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2:甲骨文“告”

在岩畫西北約30餘米的山谷溝漕中發現馬蹄狀鑿孔70多眼,溝漕上段有30餘眼,下段約40多眼,孔徑20至25厘米,間距15至50厘米,深約20至30厘米,有的底部鑿有一個或兩個大小不一的小穴(見圖22)。這些馬蹄形孔眼估計為古人浮選礦石時所留遺迹。距岩畫南約40米的河岸巨石上鑿有寬0.5米,長8米的古徑一段(見圖23),又在岩畫南約20米的東側崖壁中部發現一燒鑿的連體雙洞,洞高4米,寬3米,深約6米,南洞略低北洞,北洞末端有石台炕,可容四五人寝息,洞内通風采光俱佳。洞口便徑上可至峰頂,下可至河谷。此洞應為古人居住用。(見圖24)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22

文字圖符試讀

圖2、3為敲鑿磨刻的“告禺”二字。“告”與甲骨文甚似。“告”是“祰”的本字。口,既是形旁也是聲旁,表示說話。告,甲骨文上部“牛”(犧牲品),下部口(祝禱),表示獻牛祝禱求福。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隸書将金文形中的“牛”寫成“告”,“祝禱”本義消失。此處“禺”頂端微飾小冠,下部為雨滴狀,應為表意“求雨”造字之法的最早例證。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3:變形表意字“禺”

圖4“丹”字,與甲骨文 一緻。丹,甲骨文為指事字,字形為在礦井中間加一指事符号 ,表示礦井中的礦物。“丹”字在古礦硐中出現,特别是礦硐圖右下的那一豎一點的标記,應為金礦或銅礦的具體位置。這些特殊的字迹,後人難立此意并摹刻,故應為殷商或更早時期的原始字迹。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4:甲骨文“丹”

圖5為“人面像”與“父”筆畫交織的圖文,這種圖文借用筆畫的圖文樣式較少發現。金文“父”字,為執斧之父,而太山岩畫中的“父”,變為“文”字的交體式寫法,這種與“禺”字的表意之法趨同,有贊頌這位長者智慧文雅的寓意。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5:面像畫和變形表意混合文“父”

圖6疑似“鼏”,與“秦公簋”中“簋”字形相似。“鼏”,鼎蓋。古通“幂”,覆寫東西的巾。“秦公簋”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在西陲秦國始國之際,為宗廟祭祖所作的,為開國始年的祭器。西陲經祁山道至與黃渚關80公裡,其原料應取自黃渚太山。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6:疑似金文“鼏”

圖7、8、9為“大地”、“天下”、“楊忠元”三組魏體文字,方入斜收,放縱雄肆的筆觸,應為楊忠元(史無記載)等人光顧此地解讀岩畫時留下的字迹。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7:魏體“大地”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8:魏體“天下”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9:魏體“楊忠元”

圖10、11疑似為“鬥”、“龍”二字,為尖狀物劃寫的字迹,證明這裡自古以來多為世人關注。圖12為人形輪廓圖、圖13為平頂側身人像,這兩幅圖像與甯夏中衛大麥地岩畫的人面像非常相似(見圖 25、26)。其線條的粗細、虛實變化精巧微妙,使石上之人動感十足。這種祭祀性的“藝術圖式為非現實的人形生靈,可能具有圖騰意味。”(注 楊超:《岩畫的神話斷代法初探——以賀蘭山人面像岩畫為例》,《三峽論壇》,2012年第2期,第89頁)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25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25

宋耀良在其所著的《中國史前神格人面岩畫》中說:“可以肯定的說,人面岩畫是祭祀的一部分。當時的祭祀一定分兩部分:一是巫師和衆子民參加的祭祀儀式和過程;二是鑿刻岩畫,秉告上蒼,讓神祇明知,使這祭祀儀式或禱告的内容,獲得宗教法律上的認可”。(注:宋耀良:《中國史前神格人面岩畫》,上海三聯出版書店1992年10月版,第285頁)“世界各地的民族學家、考古學家、岩畫學家在昔日巫教盛行的地區,發現了許許多多由面像組成的聖像壁,這無疑是古代巫師制作的神靈形象。制作神像,并通過祭祀神像,以達到‘同化自然力’的目的。這是巫師的主要職司之一。”(注:蓋山林:《賀蘭山巫師岩畫初探》,《甯夏社會科學》,1992年第3期,第6頁)由此可知,圖12、圖13這些人面像應是太山岩畫中較早的岩畫,同時也表明這裡是重要的祭祀場所。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12:人形符号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13:平頂側身人像畫

圖14、15、16、17、18、19、20、21是一組神秘的圖畫,這些人物、植物、符号、礦硐圖、巫觋和龍形圖符等,不可能是孤立的符号,而應該是用于祭祀而刻畫的神靈題材。神話學家袁珂先生說:“神話是原始先民文化思想的總彙”。(注:袁珂:《中國神話史》,重慶出版社2007年版,第4頁)文學家沈冰雁先生也說:“我們的古代史,至少是禹以前的,實在都是神話”。(注:陸思賢:《神話考古》的“後記”,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第369頁)文明時代隻有三四千年的曆史,在文字出現之前的文化形式可能就屬岩畫了。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14:塔形畫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15:人物坐像畫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16:冠飾及珠寶狀符号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17:植物和“龍須”狀圖畫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18:礦硐圖

圖19:龍形和弓箭圖

太山岩畫出現在古礦硐之中,若是神話,應該是采礦鑄造有關的題材。查閱諸多與采礦鑄造有關的神話故事時,發現“黃帝鼎成乘龍”、“禹母吞薏珠生禹”、“無弋爰劍和劓女”三則神話與太山岩畫中的情景基本吻合。《史記·封禅書》雲:公孫卿曰:“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堕,堕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号,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号。”其意是黃帝采銅成鼎之後,有龍垂首恭迎。黃帝騎龍,龍騰身要飛,小臣們七十多人不能上,扯斷龍須,扯墜黃帝之弓,并持而嚎哭。随後弓箭化成了桑柘,即烏桑。太山岩畫圖中有龍、鼏、龍須、弓箭和桑拓等畫面,其中龍形圖與河南南陽鴨河岩畫中的“太極龍圖”酷似(見圖27)。這些圖畫很可能是祭祀“黃帝”祈求保佑采礦者安全的祭祀性岩畫。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27

《遁甲開山圖》榮氏注雲:“女狄暮汲石紐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雞子,愛而含之,不覺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注:袁珂:《中國神話大詞典》,華夏出版社,2015年8月,第121頁)在古文獻中多有禹母有莘氏女,叫狄莫、修己,除了傳說吞月精神珠而孕禹之說,也有吃了薏苡孕禹說。太山岩畫中那位靜坐者,三角形面龐,五官不清,頭戴高平冠,與羌族女性冠飾相似,手舉寶狀物凝視,其左為薏苡夾雜龍須狀植物。這些圖像可能是祭祀“禹母”,秉告禹帝的岩畫,“告禺”二字應是夏商時期文字出現後續岩畫祭告禹母、禹帝後的祭祀題記。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20:巫形圖

成縣黃渚太山史前神話題材岩畫及符号文字考

圖21:觋形圖

圖20、21為巫、觋圖。巫者體形象甲骨“文”字,尖頂長發,雙手緊握,呈驚呆狀。男觋小頭無飾物,寬胸細腿,呈側身拉扯巫作奔跑狀。巫觋岩畫與以上二則神話無關,但與成縣古氐羌民族的早期神話“無弋爰劍和劓女”情景相投。《後漢書·西羌傳》載:“羌無弋爰劍者,秦厲公時為秦所拘執,以為奴隸。不知劍何戎之别也。後得亡歸,而秦人追之急,藏于岩穴中得免。羌人雲:‘爰劍初藏洞穴,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為其蔽火,得以不死。既出,又與劓女遇與野,遂為夫婦。女恥其狀,被發覆面。羌人因以為俗,遂俱亡入三河間。’諸羌見爰劍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為豪。”,“女恥其狀,被發覆面。羌人因以為俗”。(注:趙逵夫:《三目神與氐族淵源》文史出版社,1997年6月)羌人稱奴隸為“無弋”,稱首領“爰劍”,故稱“無弋爰劍”。爰劍在秦為奴時學會諸多農業技術,逃亡遇險時為一虎形怪獸遮蔽烈焰相救,神助為豪,其子孫自成部落,居白龍江流域,成為甘青及疊部境内羌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巫觋二圖可能為氐羌先民為祭祀其祖爰劍者,在古祭祀之地祭祀時鑿刻的岩畫。

以上三則神話,作為史前神話的重要内容,将其镌刻在太山這個産金出銀古祭祀之地,從各種角度分析,都符合史前文化特征。

隴南成縣黃渚

甘肅隴南市成縣黃渚鎮為曆史文化古鎮,以名列全國第二的鉛鋅礦聞名遐迩。黃渚關尚存一通镌刻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的《保釐永思碑》,記述了成縣知縣高如菘采冶銀礦和平息争礦械鬥的曆史。黃渚采冶金、銀、銅、錫、鐵由來已久。特别是有名的西城礦田富含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黃銅礦、黝銅礦、斑銅礦等,以成縣黃渚為中心的兩當、徽縣、西和、文縣等地的岩金、沙金廣布西漢水、白龍江、白水江和兩當東河等河谷。文縣高樓山黃金儲量被譽為亞洲之最,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稱此地為“寶貝地帶”。文縣碧口田梁銅礦、康縣陽壩銅礦、陝西甯強茅坪銅礦、徐家坪銅礦等均為大型銅礦。這些地方與軒轅故裡天水齊壽、西周國都鳳翔、秦人故地西陲、寶雞、鹹陽,近不足百公裡,遠僅為三四百公裡,青銅之鄉的那些青銅原料,出此莫屬。

炎黃集團屬于先羌族,為華夏族的前身。炎黃集團由西北向東方遷移的發展史已成為三皇學說的基本觀點,古籍所載的軒轅國、軒轅丘、軒轅谷、姜水、涿鹿、橋山等,均為黃帝駐留之地。《國語 晉語四》曰:“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其中的“成”字,就是古成州今成縣“成”字之源。作為“寶貝地帶”和祁山古道上的重要關隘,早期的黃帝涉此或命他人在此采銅鑄鼎,後人續之,并祭祀刻畫,留此圖文,當屬平常。

《史記·六國年表》載:“禹興于西羌”。《墨子·耕柱》中說:“昔者夏後開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鑄于昆吾之墟,……九鼎既成,遷于三國。”從這些記載可知,禹帝與秦人之祖蜚廉都有采金(銅)鑄鼎的曆史,故在秦地的史料中就留有“受天命,鼏宅禹賚(績)”、“繼禹之迹,亦世賴福”“嶓冢導漾,東流為漢”之句。“嶓冢”古山名,現代漢語字典标注在今成縣東北(注:《新華字典》第10版,第35頁),即成縣黃渚地界。

知名學者蘇海洋說:“夏商西周時期,中原夏文化、西北的寺窪和早秦文化經天水、隴南與早蜀文明發生了密切聯系。春秋戰國時期,在區域交通的基礎上,文化傳播路線形成了川蜀經隴南、天水經中亞、西亞、北亞地區聯通的國際貿易通道。”(注:蘇海洋、雍際春:《從考古看絲綢之路祁山道的形成》,《絲綢之路》,2009年第4期)“正是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隴南社會文化形成了鮮明的邊緣性和多元化特色。既有古代氐、羌、藏民族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又有秦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大交彙。”(注:劉吉平:《氐羌遺風:陝甘川毗鄰地域的祀神美術的文化淵源》,《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第11頁)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和試讀,初步認定甘肅隴南成縣黃渚太山岩畫,是以“黃帝鼎成乘龍”、“禹母吞薏珠生禹”、“無弋爰劍和劓女”三則神話故事為題材的祭祀性岩畫,并伴随采礦鑄造業的持續發展逐漸形成了集符号、古文字、今文字為一體的岩畫。

作為多民族、多文化交彙地帶和資源富庶之地的隴南成縣,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依據"中國地名文化遺産鑒定标準體系"和"地名文化遺産重點保護對象鑒定标準",在中國現存的800多個上千年的古縣中,優選出的100個曆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地名文化内涵豐富的"千年古縣"之一。在這個區域發現神話題材的岩畫與上古代當地民族神話故事相符,應該得到有關專家和學者的重視。同時,這幅岩畫對文字書法學、美術學、神話學、民族學和宗教學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系職業警察,全國公安文聯書法家協會理事、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第四屆簡牍委員會委員、隴南成縣政協文史撰稿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