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史|《永樂大典》的編纂、流失與回歸

文史|《永樂大典》的編纂、流失與回歸

空前絕後的古代類書

永樂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的年号,這個年号從1403年一直使用到1424年。永樂時代,是明朝國力強盛的時代。遷都北京、建設紫禁城、鄭和下西洋等大事,都發生在永樂時代。永樂時代,還見證了中國古代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類書的誕生,這部類書以“永樂”為名,是為《永樂大典》。

1403年即永樂元年,朱棣命解缙等人編纂一部類書,其诏令稱:“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篇帙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采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爾……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蔔、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由此诏令可知,朱棣希望這部類書包舉天下所有的文獻,囊括所有的知識門類。類書與叢書不同,我們熟悉的《四庫全書》是叢書,它依據自己的選擇标準,完整收錄單獨的書,而類書則從單獨的書中析出材料,再分門别類排列在一起。類書和資料庫很像,輸入一個關鍵字,就能查閱到散在各書中的相關材料。

文史|《永樂大典》的編纂、流失與回歸

解缙

解缙接到任務後,組織人手開始編書,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朱棣賜名《文獻大成》。但朱棣對此書并不滿意,認為并沒有将天下文獻囊括殆盡,又命姚廣孝、解缙等人在南京文淵閣開館重修,此項工程始于1405年,竣稿于1408年,這便是《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僅目錄與凡例就有60卷,全書共計22877卷,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以《洪武正韻》韻目編排内容,“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洪武正韻》是朱元璋命宋濂等人編纂的一部韻書,它包括76個韻目,每個韻目下包括許多字,如韻目“東”下包括冬、通、桐等字。《永樂大典》就用這種方法,将紛繁複雜的内容井然有序地進行排列。

像《永樂大典》這樣宏大的文化工程,隻有在一個國家國力強盛并留意于文化事業時才能完成。由于《永樂大典》卷帙浩繁,成書之後并沒有刊印出來。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永樂大典》正本也從南京移藏北京。此後,直到嘉靖年間才又抄寫了一個副本,而僅僅是抄寫副本也花去了五年時間。

我們今天看到的所有《永樂大典》遺冊,都來源于嘉靖年間抄寫的副本,永樂年間的正本連一頁紙也沒有流傳下來,它的下落至今仍是個謎。副本抄好後,收藏在嘉靖皇帝新設的曆史存檔機構皇史宬中,到清朝雍正年間,轉移到翰林院。實際上,《永樂大典》在此時已逐漸散佚,乾隆年間曾點查過一次冊數,剩下九千餘冊。

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利用《永樂大典》輯出許多已消失在曆史塵埃中的書籍,但與此同時,一些館臣也利用職務之便,将《永樂大典》攜帶回家,作為自己的私藏。

對于《永樂大典》而言,更大的劫數還在後面。

《永樂大典》一度被當成磚使用

近代以來,中國屢遭列強侵略,書的命運也如人的命運一樣,在風雨飄零中苟延殘喘。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争進入到了最後時刻,這年十月,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搶走了海量中國珍寶,收藏在翰林院中的《永樂大典》也未能幸免,其中以英軍搶掠冊數最多。

四十年後的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再度占領了北京,翰林院一帶成為戰場,部分《永樂大典》被戰火焚毀,還有一些則被聯軍用來遮擋彈雨。在同時代人雷震的筆記《新燕語》中,有一則标題為“斯文掃地”的筆記,其中提到“洋兵入城時,曾取該書之厚二寸許、長尺許者以代磚,支墊軍用等物。武進劉葆真太史拾得數冊,閱之,則《永樂大典》也,此真斯文掃地矣。”據學者統計,在1900年的戰事中,損失的《永樂大典》至少有605冊。

文史|《永樂大典》的編纂、流失與回歸

國家圖書館《永樂大典》

到1912年,民國肇建,今天國家圖書館的前身京師圖書館僅藏《永樂大典》64冊,不及原數的1%。而這64冊成功入藏京師圖書館,與魯迅有密切關系。原來,這64冊曆劫而存的《永樂大典》,被翰林院掌院學士陸潤庠拿回家中收藏。魯迅在民國成立後,出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主管圖書館工作,他多次以教育部名義緻函陸潤庠,希望他将珍藏的《永樂大典》交由京師圖書館保管收藏。1912年7月16日,這批典籍入藏京師圖書館。

當時,公共圖書館的觀念仍有待更多人接受,京師圖書館的成立是中國公共圖書館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中國作為文獻大國,其國家級的公共圖書館,理應有能與之地位比對的文獻入藏。京師圖書館的這64冊《永樂大典》,開啟了國家圖書館持續至今的搜求《永樂大典》的曆程。

在這一曆程中,鄭振铎的名字不能忘記。鄭振铎對《永樂大典》的興趣,反映了時代的潮流與風向。1938年,鄭振铎發表了《中國俗文學史》,這部具有奠基意義的著作,将視野轉向此前并不為文學研究者所多關注的“俗文學”上,如歌謠、變文、鼓子詞、子弟書等,這些興起于民間的文學形式,其實擁有比“雅文學”更多的閱聽人,它深刻影響了社會心理的形成。這些民間文學的材料,許多就儲存在《永樂大典》中。

《永樂大典》當然不隻儲存了許多民間文學的材料,它堪稱“典籍淵薮”,尤其它收錄文獻很少删改,基本保持原貌。從清代至今,對《永樂大典》的輯佚工作,讓已消失的重生,讓遺忘的再度被記起。

國家圖書館成最大收藏地

1949年以後,鄭振铎成為第一任國家文物局局長。1951年8月3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鄭振铎的《關于永樂大典》一文,文章介紹了《永樂大典》的編纂、流失與收藏。同月,在鄭振铎等人的策劃下,北京圖書館舉辦了一場《永樂大典》展覽,在二十天的正式展期中,總共有八千二百多人一睹《永樂大典》真迹。

1951年,北京圖書館收藏的《永樂大典》冊數從前一年的109冊一躍至144冊,其中新增的33冊來源于以下三處:這年3月,蘇聯列甯格勒大學東方學系圖書館将所藏11冊還贈中國;7月,在上海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張元濟的提議下,商務印書館将所藏21冊全部捐給政府;8月,時任天津市副市長、實業家、收藏家周叔弢将所藏1冊捐給政府。這33冊均轉交北京圖書館統一收藏。

流散的典籍,如同漂泊的遊子,似乎天然有着“鳳還巢”的願望。1951年,定居在香港的藏書家陳清華要出讓一批古籍。由于陳清華的藏書素以珍貴著稱,鄭振铎得知此事後,迅速向周恩來總理報告。當時國家财政窘迫,但仍決定購買這批藏書,1955年陳清華第一批藏書入藏北京,其中包括4冊《永樂大典》。為了讓這批古籍安全回家,鄭振铎要求不得乘坐飛機。

然而,誰能想到,1958年,鄭振铎因為飛機失事而殉職。逝世後,他的家人将其所有藏書捐獻給了北京圖書館。

時至今日,國家圖書館已成為全球收藏《永樂大典》冊數最多的圖書館,224冊得來不易,曆百年才有這樣的成績。這其中凝聚了收藏者化私為公的襟懷、管理者對書籍的認真搜求與妥善保護,還有社會大衆的關心。

文脈系乎國運。《永樂大典》的聚散沉浮,生動展示了書與人的命運是如何緊密相連的,國家強盛,才能赓續與弘大文脈。從皇史宬到圖書館,從宮廷秘藏到人民所有,《永樂大典》的傳奇經曆,也正是曆史潮流的注腳。

來源:各界雜志2022年第4期

作者:易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