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饞了?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嗎?不是,可能是它們……

又饞了?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嗎?不是,可能是它們……

衆所周知,被稱為“第二大腦”的腸道微生物組(腸道菌群)是機體最大的生态系統,和我們共同進化出一種非常複雜的關系。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它們對健康具有包括從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深遠影響:或有利于健康,或不利于健康。

腸道細菌釋放的化合物存在于血液中,可以調節宿主的生理過程,如免疫、代謝和大腦功能。這一系列操作正是通過“腸-腦軸”來實作的。

又饞了?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嗎?不是,可能是它們……

2022年4月16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證明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即腸道細菌與大腦發生了直接對話,神經元可以直接感覺細菌,并相應地調整食欲和體溫控制。

又饞了?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嗎?不是,可能是它們……

言外之意,我們的生理和行為可能是由這些看不見的“小鬼”主宰。

今天,讓我們繼續趁熱打鐵。

大家都知道,沖動是魔鬼,而引發你想要吃某種食物,而且明知道是垃圾食物卻依然欲罷不能的沖動可能是肚子裡的這些“小鬼”。是以,是吃健康的果蔬+全麥面包,還是吃讓你變得更胖的“奶茶+巨無霸”,我們可能在任由腸道細菌擺布。

2022年4月19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生物科學系的兩位科學家首次表明,在吃什麼飲食的問題上,動物的腸道菌群影響其對食物的選擇。

又饞了?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嗎?不是,可能是它們……

适當的營養素對生命至關重要,是以包括人類在内的動物已經進化出複雜的内部感官系統,通過調節常量營養素的攝入來幫助維持營養穩态。雖然機制複雜,但必需營養素的可用性會強烈影響飲食選擇行為。

由于腸道菌群已被證明可以代謝出相同必需營養素,是以,幾十年來,科學家們認為腸道菌群可能也在影響宿主的飲食偏好。然而,這種大膽假設也僅僅在小小的果蠅上得到了求證,還未在更大且與人類相似度更高的動物中調查過。

在這項新研究中,兩位科學家選擇了三組具有不同飲食習性的齧齒動物作為實驗室無菌小鼠(缺乏腸道菌群)的微生物供體。它們分别是10隻食肉動物食蝗鼠(Onychomys torridus)、10隻雜食動物白足鼠(Peromyscus leucopus),以及10隻食草動物山地田鼠(Microtus montanus)。

又饞了?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嗎?不是,可能是它們……

每組小鼠都選擇了富含不同營養素的食物。具體而言,定植食草鼠菌群的小鼠自願選擇較高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比例的飲食;而定植雜食和食肉鼠菌群的小鼠選擇較低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比例飲食。這表明,腸道菌群改變了它們的飲食偏好。

又饞了?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嗎?不是,可能是它們……

這一結論可以說是與《Science》的那篇研究“隔刊呼應”。我們已經知道第二大腦(腸道)和第一大腦可以直接對話,通過消化産生的某些分子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

然而,“中間人”可能是自私自利的,它們會劫持“腸-腦軸”這條通訊線路,并改變資訊含義,進而奪走了我們的飲食選擇權,以“為我所用”。

下面,我們來用一個例子說明這個問題:食困。

很多人吃完飯後會感到困倦,原因之一就是我們體内的色氨酸。

色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在谷物和堅果類含量豐富。當色氨酸進入大腦時,它會轉化為血清素,這是一種餐後引發飽腹感的信号。最終,它會被轉化為褪黑素,讓你産生濃濃睡意。

然而,一些腸道細菌也具有産生色氨酸的能力。

在這項研究中,兩位科學家發現,在選擇不同飲食之前,具有不同腸道菌群的小鼠血漿色氨酸水準也不同,而且那些血漿色氨酸水準更高的小鼠腸道中能産生色氨酸的細菌數目也更多。具體而言,食草性動物的腸道菌群産生了更多的色氨酸,進而導緻宿主大腦血清素水準更高,引發了飽腹感,并限制了進食,進而減少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又饞了?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嗎?不是,可能是它們……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但色氨酸隻是複雜化學通訊網絡中的一條線路。他們認為,可能有幾十種信号每天都會影響進食行為,而腸道細菌産生的色氨酸可能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它确實建立了一種看似合理的方式,即腸道菌群可以改變我們對食物的選擇。

該研究通訊作者Kevin Kohl說說:“或許,你前一天吃的東西比你的腸道微生物對你的影響更大。我們在實驗中還忽略了許多關于人類的事情。但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此前的廣泛研究已經證明,吃健康的食物會塑造健康的腸道菌群。這樣,就會讓這些“小鬼”和我一條心,最終将有利于“我”(我和我的腸道菌群)的健康。

論文連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