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月銷量簡評:長安緊咬一汽大衆,自主品牌市占率又沖高

2022年3月銷量排行榜,可以說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所謂意料之中,一汽大衆雖然同比大幅度下滑40.2%,但依舊是銷量冠軍;所謂意料之外,長安汽車迅速攀升,達到了120437輛,位居第二名,和一汽大衆相比僅差6000輛左右。

3月銷量簡評:長安緊咬一汽大衆,自主品牌市占率又沖高

在此之前,月銷量排行榜前五名基本上被合資企業所霸占。進入2022年,自主品牌持續發力,在混動、新能源領域中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話語權。随着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支援力度不斷加大,在銷量上也是不斷高漲,逐漸彰顯本土作戰的優勢。

據乘聯會資料顯示,一汽大衆3月份銷量為126131輛,雖然同比下滑幅度巨大,奈何銷量基數比較大,可謂是大而不倒,破船還有三千釘,位居第一名理所當然。

3月銷量簡評:長安緊咬一汽大衆,自主品牌市占率又沖高

不過這也給一汽大衆提了個醒,市場競争是極為激烈的,稍不留心就會被對手反超,甚至淘汰出局。最近幾年,一汽大衆憑借探嶽等一系列SUV車型,貢獻了不少銷量。雖然新車的更新速度比上汽大衆快,但是成本效益不及自主品牌,沒有拉開明顯差距。

3月銷量簡評:長安緊咬一汽大衆,自主品牌市占率又沖高

位于第二名的長安,3月份銷量達到了120437輛,緊緊咬住一汽大衆。長安汽車在最近幾年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以長安CS75 PLUS為首,UNI系列為輔,在顔值、配置上都有着很高的成本效益,在10-15萬的價格區間内,有着很強的市場的号召力,是不少消費者的首選。

3月銷量簡評:長安緊咬一汽大衆,自主品牌市占率又沖高

尤其是長安UNI-K新能源的上市,補齊了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領中的短闆。雖然是長安首次接觸混動,但是其産品力不容小觑。售價17.69-19.29萬元,作為一款中型SUV,繼承高顔值、高成本效益的優勢,同時智能科技配置不輸電動汽車,而且沒有續航焦慮。

3月銷量簡評:長安緊咬一汽大衆,自主品牌市占率又沖高

對于城市通勤的消費者來說,純電續航130公裡,基本上可以滿足全天用車需求,用車成本一點也不比電動車高。

說到新能源,就不能不提比亞迪,3月份銷量為103229輛,都來自于新能源汽車的貢獻。新能源汽車月銷量能破10萬的,隻有比亞迪能夠做到。具體來看,比亞迪宋貢獻最大,為26723輛。比亞迪在銷量上的突出表現,離不開超級混動系統。純電續航可以滿足市内用車,成本極低。當長途出行時,油電混動系統也能提供續航保證。

3月銷量簡評:長安緊咬一汽大衆,自主品牌市占率又沖高

吉利汽車3月銷量為93378輛,位居第四名,和第五名的廣汽豐田有5000多輛的領先優勢。其中帝豪系列貢獻了16336輛,星越L貢獻了11049輛。遺憾的是星瑞罕見地沒有過萬,隻有8576輛。

3月銷量簡評:長安緊咬一汽大衆,自主品牌市占率又沖高

随着吉利與沃爾沃不斷地融會貫通,越來越多的沃爾沃技術被應用到吉利旗下,産品競争力進一步得到提高。尤其是星瑞和星越L,幾乎可以看作是沃爾沃的下放産品,成本效益十分之高。

結語:排行榜前五名之中,自主品牌占據了三個名額,這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是一劑強心針。這麼多年消費者的支援總算沒有白費。當然,我們也不能就此驕傲起來,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要時刻保持警惕,不斷的鞭策自己,這樣才能長久的把合資品牌甩在身後,迎來自主品牌的高光時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