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察丨在遙遠的曆史深處,武都老粗布曾溫暖過多少人的日子

作者:隴上非遺
觀察丨在遙遠的曆史深處,武都老粗布曾溫暖過多少人的日子
觀察丨在遙遠的曆史深處,武都老粗布曾溫暖過多少人的日子

在解放前的許多年代,織布機是女人的舞台,雖說物質極度匮乏,但勤勞勇敢的婦女們守着織布機前的一縷縷麻線,編織着日子,編織着未來。老粗布,又叫土布,是幾千年來勞動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種手工織布工藝,是綠色環保無污染的佳品。武都民間織布技藝,是采用自制織布機、以麻為原料經過繁雜工序紡織布匹的傳統手工技藝。《武都縣志》記載,解放前武都縣人們的服飾簡樸,除少數大财主能穿綢緞外,大多數人均穿自織土布。目前,武都民間織布技藝流傳分布廣泛,要分布在魚龍、隆興、安化、甘泉、三河、洛塘等十餘個鄉鎮地,在白龍江流域和西漢水流域都有流傳。

觀察丨在遙遠的曆史深處,武都老粗布曾溫暖過多少人的日子

武都民間織布技藝極為複雜,當地老藝人傳言:大工序二十四道,小工序七十二道,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麻布優點很多,譬如耐磨強度高、吸濕、導熱、透氣性極佳等。從種植到手織布制品,無污染,不經化學處理、漂白、印染等,無任何化學成分,無任何添加。穿着柔軟舒适、透氣、吸汗、冬暖夏涼、不起靜電、抗輻射的作用,具備市場經濟價值,是真正的綠色環保産品。

觀察丨在遙遠的曆史深處,武都老粗布曾溫暖過多少人的日子

在武都當地,織麻布用的是小麻,也叫胡麻。将成熟的胡麻收掉籽後,紮成小把子進行熟麻。熟麻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将麻放在預先挖好的漚麻池裡浸泡一個月即可;另一種是直接鋪在地上讓雨淋,通過四十天的風吹日曬,小麻就熟好了。熟好的小麻曬幹後就用掰床刀進行敲打,實際上是将麻纖維從麻稈上分離出來,敲打透以後,就要用木梳進行梳理,梳理好的麻纖維紮成把子理順待用。

觀察丨在遙遠的曆史深處,武都老粗布曾溫暖過多少人的日子

接下來是撚線,用線杆或者紡車,線杆撚線操作簡單,一個小竹棍下面鑲一個圓木陀螺,竹棍上頭放一個挂線的小鐵鈎子即可。而紡車結構複雜,體積大,隻能在家固定操作,但是紡車撚線比線杆速度快。撚好的麻線用線盤纏成桄子,紮成小把然後在河裡槌打清洗,洗好後曬幹并纏成線團,線團也分兩種,經線是圓球形的,線頭由外向裡抽用,緯線是梭子形的,線頭由裡向外用,大小正好與梭子的裝線槽相吻合。

觀察丨在遙遠的曆史深處,武都老粗布曾溫暖過多少人的日子

線纏好就可以開始織布了,首先要扯經線做“交”。做交時在院子或比較寬闊的場地進行,要根據所織麻布的精細确定經線的多少,而所織麻布長度就是經線的長度,盤經線時要绾好交,也就是為穿緯線打好基礎,扯線绾交時要備用十幾個裝線團的器具,一個線團一個線團一個器具,然後拉着線頭來回盤線,一頭做交,一頭固定,待經線數量盤夠為止。經線穿食糠,把做好交的經線用穿食刀刀兒逐條穿在食糠上。緊接着就上架涮線,此道工序就是把穿好線的食糠固定在麻布架子的鹿角兒上,另一頭用扯線固定後拉直,中間放一個闆凳,然後用麸子打成的漿糊線,麸子打漿糊時一定要待鍋裡水燒開時下麸皮攪拌,直到麸皮燙熟為止。

觀察丨在遙遠的曆史深處,武都老粗布曾溫暖過多少人的日子

如果麸皮燙不熟,涮出的線容易起纖維,食在滑動的過程中容易斷線。涮漿糊時一個手拿涮子從線的上面涮,另一隻手盛漿糊線上的下面與涮子相對配合涮線,涮線時動作要舒展,兩手配合平穩,涮的要勻稱,涮好的麻線看起來光亮圓滑,涮上一段距離,就在鹿角上纏一段,直到全部涮全為止。緊接着就織麻布。涮好的麻線在織麻布前要在鹿角上敲打纏好,纏線時一邊纏一邊用木棒敲打整齊瓷實,然後将一端的線頭固定,開始穿掙線,掙線用綿線代替,隔一條經線拉一條掙線,這樣在織麻布時就可以上下提動經線,以便交叉,緯線也可以來回走動了。

觀察丨在遙遠的曆史深處,武都老粗布曾溫暖過多少人的日子

如今,随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中國早已成為當代的紡織大國,在世界紡織行業中遙遙領先。用傳統技藝織布雖然工序繁多,但在商業化的今天,人們越發懂得匠心與初心的珍貴,于是,那些具有濃郁鄉土氣息和鮮明民族特色的老傳統,愈發讓人懷念。目前,武都區政府部門已加強對武都織布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工作。留住手藝,傳承匠心,讓優秀傳統工藝繼承和發揚下去!

責任編輯:何瀚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須知:非遺項目、圖檔、視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