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族的祖先是誰?千萬别說是炎黃二帝!你知道曆史上漢族的由來嗎

作者:陳詞a

自古以來,華夏子民對于祖先的由來頗有争議。曾有人言稱漢族是炎帝、黃帝的後裔,但這種說法實在是太過武斷。借由曆史的見證,我們或許能解開漢族源頭的謎團。究竟漢族的祖先是誰?又是怎樣的一段傳奇故事?讓我們一探究竟。

漢族的祖先是誰?千萬别說是炎黃二帝!你知道曆史上漢族的由來嗎

華夏之名,非漢族所自稱

在上古時期,我們祖先自稱為"華夏"、"華胄"。這個稱呼來源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華"本為華胥氏族的一支,後來逐漸演變成對土著居民的泛稱。另一種說法則認為"華"本指中原文明中心地帶,後來泛指中原人。無論哪一種解釋,可以肯定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我們的祖先都是自稱"華夏族"或"華胄"。

這個稱呼一直延續到漢代。在漢朝建立之初,"華夏"一詞仍被廣泛使用。漢高祖劉邦曾在诏書中提及:"朕夫洪業,基自華夏"。可見,在劉邦及早期統治者心目中,"華夏"一詞代表的正是他們所統治的民族。

然而,曆史是滾滾向前的。随着時間推移,華夏族人的血統逐漸被同化、混雜。周邊的一些少數民族被納入版圖,或是被大規模遷徙至中原,導緻族裔發生了巨大變化。到了後期漢朝,很多地區的人已經很難說自己是純正的華夏族人了。

更為關鍵的是,這個時候"漢族"的稱謂已經被外族人用來指代這片土地上的主體族裔。東西交流日漸頻繁,漢朝雄厚國力曾對西域、匈奴等異族發動過多次軍事行動。于是在外族人眼中,那些英勇善戰的軍隊自然被稱為"漢軍"。相應地,他們也将原先的華夏族人稱為"漢人"。

值得一提的是,從一開始,"漢人"這個稱呼并不為華夏族所認同。他們始終認為自己是華夏子孫,是炎黃之裔。但随着時間推移,漢朝版圖内族裔漸趨混雜,單一的華夏血統逐漸無法為大多數人所認同。在這種背景下,"漢族"的稱謂反而變得更加貼切、更具代表性。

漢高祖勸臣納外族

漢朝建立之初,統一天下的重任艱巨。面對四面環視的局勢,劉邦深知需要廣納賢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以,他屢次在朝會上勸谕文武百官,主張用人唯賢,不分門戶。

有一次,太常谏大夫上疏直言:"今日天下,雖已平定,然世族大家、諸侯王、守宰卿相猶在,勢力未盡削平。陛下宜循古人例,斷其根本。"這番話無疑是想讓劉邦鏟除異己,專權以自重。但劉邦聽後并未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說:"古人所行,朕自有打算。今日天下已定,宜收羅門戶,納谷納士,共扶持國家,豈可複聞此言乎!"

漢族的祖先是誰?千萬别說是炎黃二帝!你知道曆史上漢族的由來嗎

從這番話可以看出,劉邦有意融合天下群臣,擴大自己的社會基礎。他不但沒有排斥舊貴族士紳,反而極力吸納他們,以求彼此不再對立。

于是,漢初就有不少外族人材得到重用。有的擔任要職,有的被編入朝廷。比如說匈奴人祁彪,他本是降匈奴,後被劉邦錄用為親衛将軍。又如說月氏人司馬相如,最初也隻是一名掾屬下級文官,但憑借才華被劉邦賞識,後成為卓有建樹的著名文學家。

除此之外,漢高祖劉邦還多次大規模遷民于京師,将西北邊陲和南方山地的一些少數民族遷徙至關中,逐漸改變了中原人口結構。同時朝廷也鼓勵各地通婚,中原漢人和外族人口逐漸融合。

這種開放包容的政策,為新朝廷打下了堅實的民族同化基礎。從此,無論是士紳階層還是平民百姓,外來人口逐漸進入漢族社會,并在其中紮根生息。一些有識之士更是從外族入主漢室、出任重要職位,成為新時期的棟梁之才。

比如宦官丁荀就是西域人,曾一度很得漢武帝寵信,幾乎掌控朝中大權。再如張駿是匈奴人的後裔,憑借軍功被封為将軍,後來更是平定了朝廷一次嚴重的黨锢之禍。由此可見,無論是士人還是平民、中原人還是外族,隻要能賢良肩擔重任,皆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一時期,即使是皇室也難逃融合的潮流。據史書記載,漢武帝時曾下令征召各地遊女為妃嫔,選中的不乏胡人女子。由于地位顯赫,她們和漢族人通婚的機會必然也就更多。子嗣混血的現象在上層統治階層時有發生,這無疑加快了不同民族融合的程序。

總的來說,漢高祖勸臣納外族,對同化政策生根發芽起了關鍵推動作用。伴随着不同人口的大規模流動以及通婚現象的日益普遍,中原本族與外來種族逐漸締結了血緣關系,由此鋪墊了未來漢族真正形成的曆史程序。

滿漢通婚催生新民系

漢族與滿族的通婚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那時,滿洲貴族為了擴大勢力範圍,曾與中原王室旺世子嗣通親。這一舉措雖因明王朝覆亡而終止,但已為後世滿漢融合播下了種子。

到了順治年間,滿清入主中原,情況出現了新的變化。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順治帝親自下诏,大力提倡滿漢通婚。旨在以"親親"之策,增進民心向背。

順治帝首先從自身做起,次年即迎娶漢族宗室女韓氏為妃。此後,不少漢族女子先後被納入宮中。有的出身顯赫,如徐宗元的女兒徐氏;有的家世平平,如李姓女子李氏。她們進宮後,或被冊封為妃嫔,或留宮為才人。無一例外,都是皇室親近之人。

漢族的祖先是誰?千萬别說是炎黃二帝!你知道曆史上漢族的由來嗎

可以想見,作為皇嗣的子孫,他們都必然是滿漢混血出身。眷顧之下,滿漢通婚風氣逐漸在上層顯貴家族蔓延開來。

例如說永和葉赫那拉氏,他就是滿漢混血後裔。葉赫那拉氏母親是出身漢族名門的張氏,父親則是愛新覺羅氏族中的王公貴胄。祖上本是"純正"的滿洲貴族,但通過與漢人通婚,血統早已混雜。

葉赫那拉氏成年後,又與漢族世家閻氏女閻複年通婚。二人所生的兒女,無疑是漢滿血統的雜糅體。此外,不少名門望族如申、王、曹、赫哲等家族,也因通婚關系而出現了混血子嗣。

這種現象在康熙、雍正年間趨于普及。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寒門達官,隻要地位顯赫,娶漢室女便成了時尚。反過來,滿洲貴族又娶了不少漢人世家的閨秀入室。于是,門第日漸擴大,滿漢混血後代越來越多。

曆經數代,一種新的混合民系逐漸在上層社會形成并壯大起來。他們具有雙重血統,既有滿族淵源,又融入了漢族文化。由于祖上多有顯赫門第,他們在朝中自成上流社會,被視為高門貴種。

這股新興門閥之是以能夠立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清王朝的納漢政策。朝廷大力提倡"華夷一家"理念,鼓勵漢人風俗滲透,對漢族文化也予以較高地位和尊重。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滿漢通婚已不再受到歧視。上層統治階級更是以身作則,在官員子弟及顯貴人家中廣為流行。他們以"君權神授"自居,視同化為正途,極力揚長漢文化的優良傳統。

正因為如此,這股新興的混血門閥才能夠很快适應漢文化,并将其視為自身血脈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雖出身滿族,卻同時擁有漢人的語言、習俗和價值觀。這使得混合血統不再成為阻礙,反而成為權力凝聚、融合各族的紐帶。可以說,滿漢通婚催生的新民系,為今後形成統一的漢族打下了基礎。

清廷采納漢人化政策

清入關後,盡管曾一度執行差別于漢民的旗民制度,但清王朝從一開始便有意将漢文化納于統治道路之中。這給滿漢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

雍正臨禦後期,清廷即已開始醞釀實施漢化政策。為此,雍正帝首先在飲食起居、儀仗禮制等方面,廢除了許多滿洲舊俗,改革沿襲漢民習慣。他也下诏整頓士人品行,"學夫漢書,重本朝禮法",力圖重振儒家文教。

漢族的祖先是誰?千萬别說是炎黃二帝!你知道曆史上漢族的由來嗎

到了乾隆中葉,這一政策從内廷外延。乾隆帝頒下"掃去陋習,同化風俗"的訓誨,要求朝野臣民全面向漢族文化靠攏。

在許多重要場合,乾隆帝都親自垂範,身着漢服示人。據《清史稿》記載,當時大臣曾勸說乾隆改袷旗章,乾隆極為贊同,徑自命制了華袍,随意穿着。他說:"朕愛好華服,亦遵王化,衣冠所自尚矣。"

除了服飾之外,乾隆帝也力主漢俗禮儀。他曾谕旨:"自朕禦極以來,所曆年号,均用中國漢字,所行禮俗,幾皆祖宗遺制。"對于滿族的一些陋習,如挖痕、挽發等,他均一概禁止,力勸"同化漢人之俗"。

為了貫徹漢化,乾隆朝還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比如禦制《欽定滿洲源流考》,将滿族淵源定性為"薩穆耳之裔",試圖同化滿漢身份;又如設立國子監等學府,大力提倡漢學。甚至連祭天的儀式,都改用了祭祀黃帝的方式。

除皇室之外,朝野文武百官也都卷入了這股漢化浪潮。當時不少大臣均着力傳授漢族文化,如福康安、紀昀、梅文鼎等,都是著名的儒學家。他們通過編纂漢學文獻、力主科舉考試,将漢族文化價值觀深入推廣。

滿族貴族子弟更是主動向漢文化靠攏。順治年間出生的楊升榮,便是一位漢學大儒。他受父親影響,自幼酷愛經史子集,後來不僅治學有成,還将儒家思想滲透于手足之間。

影響之下,楊氏子孫不僅掌握了精深的漢學知識,更将儒家文化視為自身文化根基。在詩文創作、家規訓誡等方面,他們大量運用漢族元素。可以說,如此之類的門閥士人,實為漢化大軍中的生力軍。

民間亦是如此。當時流行一種"扮華"的風氣,西北一些原住民為了揚名,常冒充漢人姓氏。有些人甚至改易姓名,如張希珍便是芫芍女真人改名而來。由此可見,漢文化的吸引力,已在無形中影響到底層草民。

總的來說,清廷主導的漢化政策雖因種種曆史原因中斷,但其影響廣泛而深遠。朝野上下,滿漢兩族之間,無不是以走向了彼此接近與融合,為最終建構統一的民族認同奠定了基礎。

民國時期完成民族認同

清朝覆亡後,滿漢兩族進一步融合,最終走向完全同化。這一程序在民國時期達到了頂峰。

漢族的祖先是誰?千萬别說是炎黃二帝!你知道曆史上漢族的由來嗎

辛亥革命爆發後,統一的民族國家概念被提上日程。革命黨人主張以"中華民族"自居,反對以前統治者的認識,即将漢族與滿族分而治之。這一理念很快在各地響應。

1912年,滿清遺老們集會于北京遺老館,商議今後出路。其中不少是權貴門閥出身,但他們均表示:"今吾人與中國同化何疑?當從革命同志也。"于是,遺老館通電各省,要求"悉依照民國常例行事"。

滿族旗人從此也被并入新的政體,逐漸接受"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像張學良、張蔭桓、孫殿英等滿族将領及官紳,均視中華民國為祖國,毫無異議。

共和革命後,新政府也積極推動民族融合工作。北洋政府曾一度強制執行"改夷制華"政策,拆除了一些滿洲旗營,鼓勵旗民同化。遼甯、黑龍江等東北地區,旗民被要求立即"開放"、"漢化"。

民國時期,更有識者呼籲統一稱謂。徐樹铮等人認為,滿族已在漢化過程中失去民族意識,稱其為"中華民族"更為恰當。在他們的影響下,滿族逐漸放棄了"旗民"此一稱呼,開始自稱"中華民族"。

這股同化浪潮也反映在語言文字的使用上。為推廣國語,政府曾在東北農村開辦許多國語傳習所,以取代滿語。至于滿文,由于字形繁瑣、使用範圍小,也在逐漸廢棄的路上。

民國時期出版的教科書,已極少提及滿族一詞。相反,卻紛紛書寫"中華民族"的血統曆史,将滿族淵源并入其中。比如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通史》,在論及民族來曆時,就解釋中華民族是"東夷、西戎、北狄、南蠻混血而成"。

政界人士更是如此。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提出要統一"中華民族",并指出:"今之所謂漢族者,系華夷雜種而成"。言下之意,即認定滿族已無存在必要,而應融入中華民族之中。

各地報刊也是如此宣傳。1917年,《民國日報》在"民族之分" 一文中提及,當下中國應稱為"中華民族",并以諸多理由證明滿族已不複存在,漢族才是其法定名稱。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觀點并非僅限于漢人提出。不少滿族人士也持相同看法。比如北洋重臣、滿族貴族張學良,曾公開表态:"吾人已判然為中華民族耳。"

在這股融合思潮的影響下,民國時期滿族漸行漸遠,幾近消亡。前清貴族後裔王亞汀等人都坦承,自己隻是"精華中的一部分",不應再被單獨看作一個民族。

可以說,從這個時候開始,"滿族"這一族群的民族意識已經基本喪失。即便在滿人聚居的東北,漢族文化正在迅速主導風氣。很快,滿洲語言習俗就在現代化的大潮中土崩瓦解,融入了更加廣闊的漢語語系之中。

結尾

由此,漢族與滿族實作了徹底的民族認同與文化融合,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意識終于統一為一個整體。這不僅填平了自古以來滿漢沖突的曆史鴻溝,也為今後民族大團結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資源和力量源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