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族的祖先是谁?千万别说是炎黄二帝!你知道历史上汉族的由来吗

作者:陈词a

自古以来,华夏子民对于祖先的由来颇有争议。曾有人言称汉族是炎帝、黄帝的后裔,但这种说法实在是太过武断。借由历史的见证,我们或许能解开汉族源头的谜团。究竟汉族的祖先是谁?又是怎样的一段传奇故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汉族的祖先是谁?千万别说是炎黄二帝!你知道历史上汉族的由来吗

华夏之名,非汉族所自称

在上古时期,我们祖先自称为"华夏"、"华胄"。这个称呼来源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华"本为华胥氏族的一支,后来逐渐演变成对土著居民的泛称。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华"本指中原文明中心地带,后来泛指中原人。无论哪一种解释,可以肯定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祖先都是自称"华夏族"或"华胄"。

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汉代。在汉朝建立之初,"华夏"一词仍被广泛使用。汉高祖刘邦曾在诏书中提及:"朕夫洪业,基自华夏"。可见,在刘邦及早期统治者心目中,"华夏"一词代表的正是他们所统治的民族。

然而,历史是滚滚向前的。随着时间推移,华夏族人的血统逐渐被同化、混杂。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被纳入版图,或是被大规模迁徙至中原,导致族裔发生了巨大变化。到了后期汉朝,很多地区的人已经很难说自己是纯正的华夏族人了。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时候"汉族"的称谓已经被外族人用来指代这片土地上的主体族裔。东西交流日渐频繁,汉朝雄厚国力曾对西域、匈奴等异族发动过多次军事行动。于是在外族人眼中,那些英勇善战的军队自然被称为"汉军"。相应地,他们也将原先的华夏族人称为"汉人"。

值得一提的是,从一开始,"汉人"这个称呼并不为华夏族所认同。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华夏子孙,是炎黄之裔。但随着时间推移,汉朝版图内族裔渐趋混杂,单一的华夏血统逐渐无法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在这种背景下,"汉族"的称谓反而变得更加贴切、更具代表性。

汉高祖劝臣纳外族

汉朝建立之初,统一天下的重任艰巨。面对四面环视的局势,刘邦深知需要广纳贤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此,他屡次在朝会上劝谕文武百官,主张用人唯贤,不分门户。

有一次,太常谏大夫上疏直言:"今日天下,虽已平定,然世族大家、诸侯王、守宰卿相犹在,势力未尽削平。陛下宜循古人例,断其根本。"这番话无疑是想让刘邦铲除异己,专权以自重。但刘邦听后并未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说:"古人所行,朕自有打算。今日天下已定,宜收罗门户,纳谷纳士,共扶持国家,岂可复闻此言乎!"

汉族的祖先是谁?千万别说是炎黄二帝!你知道历史上汉族的由来吗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刘邦有意融合天下群臣,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他不但没有排斥旧贵族士绅,反而极力吸纳他们,以求彼此不再对立。

于是,汉初就有不少外族人材得到重用。有的担任要职,有的被编入朝廷。比如说匈奴人祁彪,他本是降匈奴,后被刘邦录用为亲卫将军。又如说月氏人司马相如,最初也只是一名掾属下级文官,但凭借才华被刘邦赏识,后成为卓有建树的著名文学家。

除此之外,汉高祖刘邦还多次大规模迁民于京师,将西北边陲和南方山地的一些少数民族迁徙至关中,逐步改变了中原人口结构。同时朝廷也鼓励各地通婚,中原汉人和外族人口逐渐融合。

这种开放包容的政策,为新朝廷打下了坚实的民族同化基础。从此,无论是士绅阶层还是平民百姓,外来人口逐渐进入汉族社会,并在其中扎根生息。一些有识之士更是从外族入主汉室、出任重要职位,成为新时期的栋梁之才。

比如宦官丁荀就是西域人,曾一度很得汉武帝宠信,几乎掌控朝中大权。再如张骏是匈奴人的后裔,凭借军功被封为将军,后来更是平定了朝廷一次严重的党锢之祸。由此可见,无论是士人还是平民、中原人还是外族,只要能贤良肩担重任,皆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一时期,即使是皇室也难逃融合的潮流。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曾下令征召各地游女为妃嫔,选中的不乏胡人女子。由于地位显赫,她们和汉族人通婚的机会必然也就更多。子嗣混血的现象在上层统治阶层时有发生,这无疑加快了不同民族融合的进程。

总的来说,汉高祖劝臣纳外族,对同化政策生根发芽起了关键推动作用。伴随着不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以及通婚现象的日益普遍,中原本族与外来种族逐渐缔结了血缘关系,由此铺垫了未来汉族真正形成的历史进程。

满汉通婚催生新民系

汉族与满族的通婚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那时,满洲贵族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曾与中原王室旺世子嗣通亲。这一举措虽因明王朝覆亡而终止,但已为后世满汉融合播下了种子。

到了顺治年间,满清入主中原,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顺治帝亲自下诏,大力提倡满汉通婚。旨在以"亲亲"之策,增进民心向背。

顺治帝首先从自身做起,次年即迎娶汉族宗室女韩氏为妃。此后,不少汉族女子先后被纳入宫中。有的出身显赫,如徐宗元的女儿徐氏;有的家世平平,如李姓女子李氏。她们进宫后,或被册封为妃嫔,或留宫为才人。无一例外,都是皇室亲近之人。

汉族的祖先是谁?千万别说是炎黄二帝!你知道历史上汉族的由来吗

可以想见,作为皇嗣的子孙,他们都必然是满汉混血出身。眷顾之下,满汉通婚风气逐渐在上层显贵家族蔓延开来。

例如说永和叶赫那拉氏,他就是满汉混血后裔。叶赫那拉氏母亲是出身汉族名门的张氏,父亲则是爱新觉罗氏族中的王公贵胄。祖上本是"纯正"的满洲贵族,但通过与汉人通婚,血统早已混杂。

叶赫那拉氏成年后,又与汉族世家阎氏女阎复年通婚。二人所生的儿女,无疑是汉满血统的杂糅体。此外,不少名门望族如申、王、曹、赫哲等家族,也因通婚关系而出现了混血子嗣。

这种现象在康熙、雍正年间趋于普及。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寒门达官,只要地位显赫,娶汉室女便成了时尚。反过来,满洲贵族又娶了不少汉人世家的闺秀入室。于是,门第日渐扩大,满汉混血后代越来越多。

历经数代,一种新的混合民系逐渐在上层社会形成并壮大起来。他们具有双重血统,既有满族渊源,又融入了汉族文化。由于祖上多有显赫门第,他们在朝中自成上流社会,被视为高门贵种。

这股新兴门阀之所以能够立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清王朝的纳汉政策。朝廷大力提倡"华夷一家"理念,鼓励汉人风俗渗透,对汉族文化也予以较高地位和尊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满汉通婚已不再受到歧视。上层统治阶级更是以身作则,在官员子弟及显贵人家中广为流行。他们以"君权神授"自居,视同化为正途,极力扬长汉文化的优良传统。

正因为如此,这股新兴的混血门阀才能够很快适应汉文化,并将其视为自身血脉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出身满族,却同时拥有汉人的语言、习俗和价值观。这使得混合血统不再成为阻碍,反而成为权力凝聚、融合各族的纽带。可以说,满汉通婚催生的新民系,为今后形成统一的汉族打下了基础。

清廷采纳汉人化政策

清入关后,尽管曾一度执行区别于汉民的旗民制度,但清王朝从一开始便有意将汉文化纳于统治道路之中。这给满汉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雍正临御后期,清廷即已开始酝酿实施汉化政策。为此,雍正帝首先在饮食起居、仪仗礼制等方面,废除了许多满洲旧俗,改革沿袭汉民习惯。他也下诏整顿士人品行,"学夫汉书,重本朝礼法",力图重振儒家文教。

汉族的祖先是谁?千万别说是炎黄二帝!你知道历史上汉族的由来吗

到了乾隆中叶,这一政策从内廷外延。乾隆帝颁下"扫去陋习,同化风俗"的训诲,要求朝野臣民全面向汉族文化靠拢。

在许多重要场合,乾隆帝都亲自垂范,身着汉服示人。据《清史稿》记载,当时大臣曾劝说乾隆改袷旗章,乾隆极为赞同,径自命制了华袍,随意穿着。他说:"朕爱好华服,亦遵王化,衣冠所自尚矣。"

除了服饰之外,乾隆帝也力主汉俗礼仪。他曾谕旨:"自朕御极以来,所历年号,均用中国汉字,所行礼俗,几皆祖宗遗制。"对于满族的一些陋习,如挖痕、挽发等,他均一概禁止,力劝"同化汉人之俗"。

为了贯彻汉化,乾隆朝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御制《钦定满洲源流考》,将满族渊源定性为"薩穆耳之裔",试图同化满汉身份;又如设立国子监等学府,大力提倡汉学。甚至连祭天的仪式,都改用了祭祀黄帝的方式。

除皇室之外,朝野文武百官也都卷入了这股汉化浪潮。当时不少大臣均着力传授汉族文化,如福康安、纪昀、梅文鼎等,都是著名的儒学家。他们通过编纂汉学文献、力主科举考试,将汉族文化价值观深入推广。

满族贵族子弟更是主动向汉文化靠拢。顺治年间出生的杨升荣,便是一位汉学大儒。他受父亲影响,自幼酷爱经史子集,后来不仅治学有成,还将儒家思想渗透于手足之间。

影响之下,杨氏子孙不仅掌握了精深的汉学知识,更将儒家文化视为自身文化根基。在诗文创作、家规训诫等方面,他们大量运用汉族元素。可以说,如此之类的门阀士人,实为汉化大军中的生力军。

民间亦是如此。当时流行一种"扮华"的风气,西北一些原住民为了扬名,常冒充汉人姓氏。有些人甚至改易姓名,如张希珍便是芫芍女真人改名而来。由此可见,汉文化的吸引力,已在无形中影响到底层草民。

总的来说,清廷主导的汉化政策虽因种种历史原因中断,但其影响广泛而深远。朝野上下,满汉两族之间,无不因此走向了彼此接近与融合,为最终建构统一的民族认同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完成民族认同

清朝覆亡后,满汉两族进一步融合,最终走向完全同化。这一进程在民国时期达到了顶峰。

汉族的祖先是谁?千万别说是炎黄二帝!你知道历史上汉族的由来吗

辛亥革命爆发后,统一的民族国家概念被提上日程。革命党人主张以"中华民族"自居,反对以前统治者的认识,即将汉族与满族分而治之。这一理念很快在各地响应。

1912年,满清遗老们集会于北京遗老馆,商议今后出路。其中不少是权贵门阀出身,但他们均表示:"今吾人与中国同化何疑?当从革命同志也。"于是,遗老馆通电各省,要求"悉依照民国常例行事"。

满族旗人从此也被并入新的政体,逐步接受"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像张学良、张荫桓、孙殿英等满族将领及官绅,均视中华民国为祖国,毫无异议。

共和革命后,新政府也积极推动民族融合工作。北洋政府曾一度强制执行"改夷制华"政策,拆除了一些满洲旗营,鼓励旗民同化。辽宁、黑龙江等东北地区,旗民被要求立即"开放"、"汉化"。

民国时期,更有识者呼吁统一称谓。徐树铮等人认为,满族已在汉化过程中失去民族意识,称其为"中华民族"更为恰当。在他们的影响下,满族逐渐放弃了"旗民"此一称呼,开始自称"中华民族"。

这股同化浪潮也反映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为推广国语,政府曾在东北农村开办许多国语传习所,以取代满语。至于满文,由于字形繁琐、使用范围小,也在逐步废弃的路上。

民国时期出版的教科书,已极少提及满族一词。相反,却纷纷书写"中华民族"的血统历史,将满族渊源并入其中。比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通史》,在论及民族来历时,就解释中华民族是"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混血而成"。

政界人士更是如此。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统一"中华民族",并指出:"今之所谓汉族者,系华夷杂种而成"。言下之意,即认定满族已无存在必要,而应融入中华民族之中。

各地报刊也是如此宣传。1917年,《民国日报》在"民族之分" 一文中提及,当下中国应称为"中华民族",并以诸多理由证明满族已不复存在,汉族才是其法定名称。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观点并非仅限于汉人提出。不少满族人士也持相同看法。比如北洋重臣、满族贵族张学良,曾公开表态:"吾人已判然为中华民族耳。"

在这股融合思潮的影响下,民国时期满族渐行渐远,几近消亡。前清贵族后裔王亚汀等人都坦承,自己只是"精华中的一部分",不应再被单独看作一个民族。

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满族"这一族群的民族意识已经基本丧失。即便在满人聚居的东北,汉族文化正在迅速主导风气。很快,满洲语言习俗就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土崩瓦解,融入了更加广阔的汉语语系之中。

结尾

由此,汉族与满族实现了彻底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融合,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终于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不仅填平了自古以来满汉矛盾的历史鸿沟,也为今后民族大团结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资源和力量源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