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年樂事》: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精彩内容請點選視訊收看

本期視訊: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與茶的結緣

還得從一個偶然的機會說起

1988年

林建樂回雁蕩老家

看望他爺爺和奶奶

二老當時已是78歲高齡

仍舊在照料着自家的高山茶園

當他跟随爺爺前往茶園時

途中竟被他爺爺遠遠地甩在身後

問爺爺為什麼能這樣健步如飛

他爺爺說

喝了一輩子這片茶園裡的“雁蕩毛峰”

是茶讓他自己和老伴延年益壽

身體硬朗

《陳年樂事》: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林建樂今年57歲

藥劑師、茶學碩士

溫州市十大制茶大師

國家一級評茶師、茶藝技師

樂清市大龍湫茶葉有限公司的創始人

1988年

從事茶葉加工和銷售工作

1989年開始跟随爺爺葉小玉

學習雁蕩毛峰手工制作技藝

逐漸掌握了

整個生産流程和各個工藝的要領

2003年承包老茶園

創辦茶廠

堅持有機茶的種植和加工

同年師從浙農大茶學系的楊素娟老師

2007年擔任樂清市茶葉協會會長

曆任六年

《陳年樂事》: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雁蕩毛峰古稱“雁茗”

種植曆史悠久

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茶史

有着500多年的宮廷貢茶曆史

《陳年樂事》: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由于雁蕩獨特的高山氣候

孕育了雁蕩毛峰品質特征的“幽香清甜”

茶葉外形細緊微曲

翠綠顯毫

湯色嫩綠明亮

香氣悠長

滋味清韻爽口

葉底嫩勻鮮活

《陳年樂事》: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雁蕩毛峰的制作工序為

采摘、攤青、殺青、揉撚

烘炒和揀剔

自從和茶結緣以來

林建樂就一頭紮在

對“雁蕩毛峰”的研制

和新品種的開發上

《陳年樂事》: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根據史料記載

清代道光年間

樂清曾有過以“雁蕩毛峰”的茶青

為原料的紅茶出口

後來銷聲匿迹

時隔百餘年

林建樂經過精心制作

再次讓“雁蕩毛峰”紅茶出現在世人面前

《陳年樂事》: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2018年1月

他被評定為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雁蕩毛峰”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林建樂一直認為

一個人不僅在于他擁有多少的财富價值

更在于他對周邊的人有有益的影響

對人民、對群衆、對社會

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林建樂是這樣說的

也是這樣做的

他積極推動茶葉品牌的建設與文化推廣

每年都要舉辦“雁蕩毛峰”茶文化節

近年來

他還以自有技術和資金

積極幫助山區茶農的共同緻富

與所聘的茶農共同管理着

600餘畝的茶園

《陳年樂事》: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作為樂清市政協委員

林建樂積極建言獻策

呼籲政府加大扶持茶産業發展力度

林建樂說

作為“雁蕩毛峰”的非遺傳承人

更要介紹樂清的茶文化走出去

讓“雁蕩毛峰”這張金名片走向世界

使青山綠水

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

使樂清的廣大茶農更多地受益

《陳年樂事》是快點溫州APP與自媒體創作者陳樂先生推出的一檔講述溫州文化的專欄,每周一18:00更新。

陳樂,人如其名,以“陳”為樂。大半輩子闖蕩商海,建高樓大廈。業餘時間捕捉城市線條、捕捉時尚。臨近退休,畫風突變。抛棄攝影,拿起手機,玩起短視訊,走老街串舊巷,行走在光影交錯之間,用心捕捉歲月浸潤出的溫州城的美好記憶。從剪紙到竹絲鑲嵌,從馄饨到羽毛畫……他滿懷欣喜地采撷着東瓯大地上的藝術精華,孜孜不倦,短視訊作品漸成一道獨特風景。從文案到解說,從拍攝到後期,他一人包辦。經過網絡傳播,溫州民間藝術得到了世界各地溫州人的喜愛和點贊,“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台也多次轉載。

《陳年樂事》專欄展示各類溫州民間藝術微視訊,使您在光影中走進溫州文化精華,享受藝術的美好。相關作品在視訊号(快點溫州短視訊)、抖音(快點溫州電視台)、快手(快點溫州TV)亦有播出。

《陳年樂事》:林建樂的“茶人”情懷

來源:快點溫州APP《陳年樂事》專欄

編導:陳樂

初審編輯:王冰慧

責任編輯:谷璋彤

稽核官:錢中彪

主任監制:陳泰漲

監制:吳曉 陳希瑜

總監制:陳振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