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保護:從一人到億萬人

中新經緯4月14日電 如何讓小衆非遺走進大衆日常?小罐茶“大膽”一試:用中國人最熟悉的“福”承載傳統手藝,利用數字化技術為非遺作品通關元宇宙,而在自己擅長的茶行業,小罐茶把非遺制茶技藝裝進了一個個小罐。有贊許,也有争議,但每一次讨論都讓這些原本束在高閣的“老寶貝”再次站在世人面前。這可能也是小罐茶的暗藏“心機”:回歸生活的文化,才能長存永續。

一、當遠方的哭聲漸近

前幾年,大熱的辯論綜藝《奇葩說》提出過這樣一個辯題:藝術館着火,是救貓還是救畫?畫代表的是文明、文化、藝術;貓是當下的生命個體,眼前的急迫。用節目中辯手的話說:“畫是遠方的哭聲”“貓是現實的呼喊”。辯題是虛設的讨論,若遠方的哭聲真的到了耳邊,我們還能安之若素嗎?

2005年,南韓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科教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傳與無形文化遺産,激起國人“文化被搶了”的憤慨。“幸運”如端午,有億萬國人惦記,可其他成千上萬類非遺文化的哭聲卻離我們越來越近。

非遺保護:從一人到億萬人

南韓江陵端午祭,圖檔源自網絡

近十年來,大陸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上做出了諸多努力,不斷完善非遺保護法律,建立國家、省、市、級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并逐年增加非遺保護經費。

但還遠遠不夠。

随着時代發展、社會變遷,不少非遺技藝逐漸失去了其原本功能,又因不能很好地重新融入現代社會而面臨消亡。單就非遺大省山西來說,從1984年開始,平均每4-5年就有一個小劇種消亡,三分之二的劇種和曲種在藝術舞台上消失。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骥才曾表示:“每一分鐘,都有文化遺産在消失。再不保護,五千年曆史文明古國就沒有東西留存了,如果我們再不行動,我們怎麼面對子孫?”

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産體量龐大、種類豐富,是以人為核心、以生活為載體的活态傳承實踐。傳承人的保護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保護非遺的關鍵,但現在不少非遺卻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學習一門非遺手藝,需要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願意投入時間長年累月的打磨,才有可能取得一點點成績,看上去“投入産出比”不高,讓不少年輕人望而卻步。

如何以更開放的心态面對傳統和現代的沖突,讓非遺更好地融入現代商業社會,是非遺保護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二、非遺敲開元宇宙的門

非遺保護:從一人到億萬人

三件非遺數字藏品(從左至右:“稷山螺钿”“烏銅走銀”“楚式漆藝”)

2月23日,三件非遺數字藏品“稷山螺钿”“烏銅走銀”“楚式漆藝”在鲸探平台正式上線。鲸探平台是螞蟻集團旗下專注數字藝術文化收藏的平台,通過3D模組化算法模拟及區塊鍊技術,将藝術品轉化為數字藏品。

鲸探平台于2021年10月21日上線了聚焦傳統文化保護的“寶藏計劃”,目前已經推出三期,第三期更是以“我是非遺守藝人”為主題,上線作品均由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打造。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愛珍創作的“稷山螺钿”便是其中的作品代表。

“稷山螺钿”中的“螺钿”是一種将貝殼鑲嵌入漆器的工藝,從胎型設計、畫刻圖案到鑲嵌螺钿共有11道主工序,工藝極其複雜。“螺钿”在中國周朝時期就已經流行,在唐朝傳入日本;但這門流傳千年的古老技藝,在清末卻面臨失傳。工藝師李愛珍在原材料不變和繼承傳統制作工藝的基礎上,創新産品種類,在産品文飾和造型上不斷拓展,這才使生産的傳統大漆鑲嵌螺钿産品重新行銷各地,讓稷山螺钿迎來新發展。

非遺保護:從一人到億萬人

小罐茶×百匠百福國粹作品長城展

小罐茶以三件非遺藏品為敲門磚,率先嘗試以數字化形式來實作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弘揚,這是鲸探平台首次與消費品牌合作,也是茶行業首次利用區塊鍊技術促進數字化。數字化後的非遺藏品,可以永久儲存且可以像手機相冊裡的照片一樣随時鑒賞和分享。

本次釋出的三件數字藏品每件限量發行8000枚,發售當天上線近1分鐘便全部售空。這讓平時鮮少有機會與普通大衆近距離接觸的非遺作品,通過一種全新的數字化形式,快速與24000位消費者産生了連結,讓以往隻局限在小衆圈中的非遺技藝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作“全民參與”。

非遺保護:從一人到億萬人

小罐茶×百匠百福非遺數字藏品發售1分鐘即售罄

值得一提的是,小罐茶還将這次售賣數字藏品的全部收益捐贈給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天才媽媽”非遺傳承公益項目。該項目主要針對在部分邊遠地區從事低收入手工藝制作(其中不乏非遺手工技藝)的女性群體,通過對一系列居家就業的探索來幫助這些生活困難的女性,比如開設手工藝教育訓練、搭建營運平台、拓展産品管道,手工藝品的創新應用等,在改善鄉村女性經濟狀況的同時,讓非遺反哺非遺,實作非遺的可持續發展。

非遺保護:從一人到億萬人

小罐茶将數字藏品收益捐贈給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天才媽媽”非遺傳承公益項目

但仍有不少人覺得,非遺文化應該是小衆的、傳統的、手工的,這才有“原汁原味的文化感”。可文化離開了人,注定很難被滋養。隻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将把非遺文化重新帶回人們的生活中。

這不是小罐茶對非遺文化創新保護的首次嘗試,也不是首次面對此類争議。

三、非遺技藝的突圍,傳承為底創新為引

小罐茶所處的中國茶行業長期處在農産品經驗思維下發展,靠天大于靠人,經驗大于科學。小罐茶帶着科學發展的“消費品思維”入場,做茶葉的标準化、品牌化,甫一進入市場便引起衆多争議。

有人說茶就應是傳統、手作、再加點天意,迷戀手工和儀式感。但令人看不懂的茶卻把年輕人越推越遠,這樣的中國茶真的會更好嗎?

就拿制茶技藝來說,中國上千種茗茶,千般滋味來自不同的制作方法。但現在能受得住風吹日曬、枯坐爐前吃苦學習傳統制茶工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截至2021年6月,已有37項茶葉傳統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但傳承這些非遺制茶技藝的大師們,卻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後繼無人。

如何将非遺制茶技藝與現代商業結合,實作創新發展,小罐茶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滇紅茶制作技藝一直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相承,為雲南滇紅發展成為世界知名紅茶奠定了基石。張成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項目紅茶制作技藝(滇紅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也是與小罐茶合作的制茶大師。張成仁數十年來都堅守工匠精神做好滇紅茶,他深知“做茶不難,做好茶難,把好茶做好更難。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拿捏的非常準确,制茶師傅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影響到茶葉的品質。”

滇紅茶制作一共有四道工序:萎凋、揉撚、發酵、幹燥。傳統的萎凋工藝需要用手來判斷茶葉的萎凋狀況,張成仁常想:自己手上的這些隻有自己知道的感覺,要怎麼才能說清楚道明白。而揉撚更是對經驗和精力的考驗,傳統揉撚機每過一段時間就需要手動調整壓力,不同的人揉撚

出的茶葉品質都不一樣,即便經驗豐富如張成仁,最多也隻能同時看兩三台機器。

非遺保護:從一人到億萬人

在傳統萎凋工序中,張成仁需要用手判斷茶葉萎凋狀态

張成仁意識到“承襲中國傳統制茶工藝,單靠一個人肯定不行”。

在與小罐茶的合作中,張成仁看到了非遺制茶技藝傳承的新思路——将經驗進行數字化複刻,把“說不清道不明”的個人感覺變為可視可控可調的參數,通過智能化、工業化方式來實作穩定的規模化生産。同樣是揉撚,用智能揉撚機可以精确記錄在不同時段需要的不同壓力值,不論張成仁是否在場,都能實作大師技藝的完美還原;而在發酵環節,智能發酵機對溫度、濕度、含氧量進行實時監測、控制,還能預測茶葉色香味的變化趨勢。“不誇張地說它就像是我的得意門生,甚至有時候比我還要精準。”

如今,這條融合了大師技藝的現代化生産線已在小罐茶雲南鳳慶滇紅工廠投入使用,形成了整套滇紅春茶生産的标準化流程,從鮮葉進廠到完成初加工,都實作了不落地自動生成。智能化将更多像張成仁這樣的大師從工廠解放出來,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技藝優勢,有時間和精力去帶着年輕一代茶人研發新産品,給大家帶來更多樣的中國茶。

非遺保護:從一人到億萬人

小罐茶滇紅生産線

“一款好茶,最後得到消費者和市場認可,那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非遺保護:從一人到億萬人

小罐茶成為博鳌亞洲論壇曆史上首個官方指定用茶

小罐茶以一罐非遺标準好茶,讓越來越多普通消費者可以品嘗到高品質中國茶,同時也将中國好茶帶向了世界。2021年,小罐茶作為博鳌亞洲論壇20年來首個茶類合作夥伴為現場各國嘉賓提供茶飲,成為了論壇曆史上第一個“官方指定用茶”。在為期4天的博鳌亞洲論壇年會中,小罐茶累計提供了近1.6萬杯原葉茶飲、特調茶飲和功夫茶飲。今年小罐茶還将繼續作為指定用茶出現在博鳌亞洲論壇,為各國來賓展現以茶會友的中國式待客之道。而遞出的每一杯小罐茶,都是對非遺制茶技藝的又一次“激活”。

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從來不應是抱殘守缺,隻有走進人群中成為“看得見”“摸得着”“帶得走”的存在,才能一代代傳承下去。我們需要更多像小罐茶這樣的企業去大膽嘗試,将非遺技藝更好地與現代社會發展結合,也需要以包容開放的心态去看待每一次創新。

讓非遺走進生活,讓遠方不再有哭聲。(中新經緯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