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中新经纬4月14日电 如何让小众非遗走进大众日常?小罐茶“大胆”一试:用中国人最熟悉的“福”承载传统手艺,利用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作品通关元宇宙,而在自己擅长的茶行业,小罐茶把非遗制茶技艺装进了一个个小罐。有赞许,也有争议,但每一次讨论都让这些原本束在高阁的“老宝贝”再次站在世人面前。这可能也是小罐茶的暗藏“心机”:回归生活的文化,才能长存永续。

一、当远方的哭声渐近

前几年,大热的辩论综艺《奇葩说》提出过这样一个辩题:艺术馆着火,是救猫还是救画?画代表的是文明、文化、艺术;猫是当下的生命个体,眼前的急迫。用节目中辩手的话说:“画是远方的哭声”“猫是现实的呼喊”。辩题是虚设的讨论,若远方的哭声真的到了耳边,我们还能安之若素吗?

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传与无形文化遗产,激起国人“文化被抢了”的愤慨。“幸运”如端午,有亿万国人惦记,可其他成千上万类非遗文化的哭声却离我们越来越近。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韩国江陵端午祭,图片源自网络

近十年来,大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做出了诸多努力,不断完善非遗保护法律,建立国家、省、市、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并逐年增加非遗保护经费。

但还远远不够。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不少非遗技艺逐渐失去了其原本功能,又因不能很好地重新融入现代社会而面临消亡。单就非遗大省山西来说,从1984年开始,平均每4-5年就有一个小剧种消亡,三分之二的剧种和曲种在艺术舞台上消失。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表示:“每一分钟,都有文化遗产在消失。再不保护,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就没有东西留存了,如果我们再不行动,我们怎么面对子孙?”

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庞大、种类丰富,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传承人的保护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保护非遗的关键,但现在不少非遗却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学习一门非遗手艺,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愿意投入时间长年累月的打磨,才有可能取得一点点成绩,看上去“投入产出比”不高,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

如何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传统和现代的冲突,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商业社会,是非遗保护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非遗敲开元宇宙的门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三件非遗数字藏品(从左至右:“稷山螺钿”“乌铜走银”“楚式漆艺”)

2月23日,三件非遗数字藏品“稷山螺钿”“乌铜走银”“楚式漆艺”在鲸探平台正式上线。鲸探平台是蚂蚁集团旗下专注数字艺术文化收藏的平台,通过3D建模算法模拟及区块链技术,将艺术品转化为数字藏品。

鲸探平台于2021年10月21日上线了聚焦传统文化保护的“宝藏计划”,目前已经推出三期,第三期更是以“我是非遗守艺人”为主题,上线作品均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打造。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爱珍创作的“稷山螺钿”便是其中的作品代表。

“稷山螺钿”中的“螺钿”是一种将贝壳镶嵌入漆器的工艺,从胎型设计、画刻图案到镶嵌螺钿共有11道主工序,工艺极其复杂。“螺钿”在中国周朝时期就已经流行,在唐朝传入日本;但这门流传千年的古老技艺,在清末却面临失传。工艺师李爱珍在原材料不变和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创新产品种类,在产品文饰和造型上不断拓展,这才使生产的传统大漆镶嵌螺钿产品重新行销各地,让稷山螺钿迎来新发展。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小罐茶×百匠百福国粹作品长城展

小罐茶以三件非遗藏品为敲门砖,率先尝试以数字化形式来实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这是鲸探平台首次与消费品牌合作,也是茶行业首次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数字化。数字化后的非遗藏品,可以永久保存且可以像手机相册里的照片一样随时鉴赏和分享。

本次发布的三件数字藏品每件限量发行8000枚,发售当天上线近1分钟便全部售空。这让平时鲜少有机会与普通大众近距离接触的非遗作品,通过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形式,快速与24000位消费者产生了链接,让以往只局限在小众圈中的非遗技艺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全民参与”。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小罐茶×百匠百福非遗数字藏品发售1分钟即售罄

值得一提的是,小罐茶还将这次售卖数字藏品的全部收益捐赠给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非遗传承公益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在部分边远地区从事低收入手工艺制作(其中不乏非遗手工技艺)的女性群体,通过对一系列居家就业的探索来帮助这些生活困难的女性,比如开设手工艺培训、搭建运营平台、拓展产品渠道,手工艺品的创新应用等,在改善乡村女性经济状况的同时,让非遗反哺非遗,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小罐茶将数字藏品收益捐赠给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非遗传承公益项目

但仍有不少人觉得,非遗文化应该是小众的、传统的、手工的,这才有“原汁原味的文化感”。可文化离开了人,注定很难被滋养。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将把非遗文化重新带回人们的生活中。

这不是小罐茶对非遗文化创新保护的首次尝试,也不是首次面对此类争议。

三、非遗技艺的突围,传承为底创新为引

小罐茶所处的中国茶行业长期处在农产品经验思维下发展,靠天大于靠人,经验大于科学。小罐茶带着科学发展的“消费品思维”入场,做茶叶的标准化、品牌化,甫一进入市场便引起众多争议。

有人说茶就应是传统、手作、再加点天意,迷恋手工和仪式感。但令人看不懂的茶却把年轻人越推越远,这样的中国茶真的会更好吗?

就拿制茶技艺来说,中国上千种茗茶,千般滋味来自不同的制作方法。但现在能受得住风吹日晒、枯坐炉前吃苦学习传统制茶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截至2021年6月,已有37项茶叶传统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传承这些非遗制茶技艺的大师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后继无人。

如何将非遗制茶技艺与现代商业结合,实现创新发展,小罐茶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滇红茶制作技艺一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承,为云南滇红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红茶奠定了基石。张成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与小罐茶合作的制茶大师。张成仁数十年来都坚守工匠精神做好滇红茶,他深知“做茶不难,做好茶难,把好茶做好更难。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拿捏的非常准确,制茶师傅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滇红茶制作一共有四道工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传统的萎凋工艺需要用手来判断茶叶的萎凋状况,张成仁常想:自己手上的这些只有自己知道的感觉,要怎么才能说清楚道明白。而揉捻更是对经验和精力的考验,传统揉捻机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手动调整压力,不同的人揉捻

出的茶叶品质都不一样,即便经验丰富如张成仁,最多也只能同时看两三台机器。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在传统萎凋工序中,张成仁需要用手判断茶叶萎凋状态

张成仁意识到“承袭中国传统制茶工艺,单靠一个人肯定不行”。

在与小罐茶的合作中,张成仁看到了非遗制茶技艺传承的新思路——将经验进行数字化复刻,把“说不清道不明”的个人感觉变为可视可控可调的参数,通过智能化、工业化方式来实现稳定的规模化生产。同样是揉捻,用智能揉捻机可以精确记录在不同时段需要的不同压力值,不论张成仁是否在场,都能实现大师技艺的完美还原;而在发酵环节,智能发酵机对温度、湿度、含氧量进行实时监测、控制,还能预测茶叶色香味的变化趋势。“不夸张地说它就像是我的得意门生,甚至有时候比我还要精准。”

如今,这条融合了大师技艺的现代化生产线已在小罐茶云南凤庆滇红工厂投入使用,形成了整套滇红春茶生产的标准化流程,从鲜叶进厂到完成初加工,都实现了不落地自动生成。智能化将更多像张成仁这样的大师从工厂解放出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技艺优势,有时间和精力去带着年轻一代茶人研发新产品,给大家带来更多样的中国茶。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小罐茶滇红生产线

“一款好茶,最后得到消费者和市场认可,那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小罐茶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历史上首个官方指定用茶

小罐茶以一罐非遗标准好茶,让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可以品尝到高品质中国茶,同时也将中国好茶带向了世界。2021年,小罐茶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年来首个茶类合作伙伴为现场各国嘉宾提供茶饮,成为了论坛历史上第一个“官方指定用茶”。在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小罐茶累计提供了近1.6万杯原叶茶饮、特调茶饮和功夫茶饮。今年小罐茶还将继续作为指定用茶出现在博鳌亚洲论坛,为各国来宾展现以茶会友的中国式待客之道。而递出的每一杯小罐茶,都是对非遗制茶技艺的又一次“激活”。

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来不应是抱残守缺,只有走进人群中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存在,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需要更多像小罐茶这样的企业去大胆尝试,将非遗技艺更好地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也需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每一次创新。

让非遗走进生活,让远方不再有哭声。(中新经纬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