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年乐事》: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精彩内容请点击视频收看

本期视频: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与茶的结缘

还得从一个偶然的机会说起

1988年

林建乐回雁荡老家

看望他爷爷和奶奶

二老当时已是78岁高龄

仍旧在照料着自家的高山茶园

当他跟随爷爷前往茶园时

途中竟被他爷爷远远地甩在身后

问爷爷为什么能这样健步如飞

他爷爷说

喝了一辈子这片茶园里的“雁荡毛峰”

是茶让他自己和老伴延年益寿

身体硬朗

《陈年乐事》: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林建乐今年57岁

药剂师、茶学硕士

温州市十大制茶大师

国家一级评茶师、茶艺技师

乐清市大龙湫茶叶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1988年

从事茶叶加工和销售工作

1989年开始跟随爷爷叶小玉

学习雁荡毛峰手工制作技艺

逐渐掌握了

整个生产流程和各个工艺的要领

2003年承包老茶园

创办茶厂

坚持有机茶的种植和加工

同年师从浙农大茶学系的杨素娟老师

2007年担任乐清市茶叶协会会长

历任六年

《陈年乐事》: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雁荡毛峰古称“雁茗”

种植历史悠久

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茶史

有着500多年的宫廷贡茶历史

《陈年乐事》: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由于雁荡独特的高山气候

孕育了雁荡毛峰品质特征的“幽香清甜”

茶叶外形细紧微曲

翠绿显毫

汤色嫩绿明亮

香气悠长

滋味清韵爽口

叶底嫩匀鲜活

《陈年乐事》: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雁荡毛峰的制作工序为

采摘、摊青、杀青、揉捻

烘炒和拣剔

自从和茶结缘以来

林建乐就一头扎在

对“雁荡毛峰”的研制

和新品种的开发上

《陈年乐事》: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根据史料记载

清代道光年间

乐清曾有过以“雁荡毛峰”的茶青

为原料的红茶出口

后来销声匿迹

时隔百余年

林建乐经过精心制作

再次让“雁荡毛峰”红茶出现在世人面前

《陈年乐事》: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2018年1月

他被评定为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雁荡毛峰”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林建乐一直认为

一个人不仅在于他拥有多少的财富价值

更在于他对周边的人有有益的影响

对人民、对群众、对社会

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林建乐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他积极推动茶叶品牌的建设与文化推广

每年都要举办“雁荡毛峰”茶文化节

近年来

他还以自有技术和资金

积极帮助山区茶农的共同致富

与所聘的茶农共同管理着

600余亩的茶园

《陈年乐事》: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作为乐清市政协委员

林建乐积极建言献策

呼吁政府加大扶持茶产业发展力度

林建乐说

作为“雁荡毛峰”的非遗传承人

更要介绍乐清的茶文化走出去

让“雁荡毛峰”这张金名片走向世界

使青山绿水

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使乐清的广大茶农更多地受益

《陈年乐事》是快点温州APP与自媒体创作者陈乐先生推出的一档讲述温州文化的专栏,每周一18:00更新。

陈乐,人如其名,以“陈”为乐。大半辈子闯荡商海,建高楼大厦。业余时间捕捉城市线条、捕捉时尚。临近退休,画风突变。抛弃摄影,拿起手机,玩起短视频,走老街串旧巷,行走在光影交错之间,用心捕捉岁月浸润出的温州城的美好记忆。从剪纸到竹丝镶嵌,从馄饨到羽毛画……他满怀欣喜地采撷着东瓯大地上的艺术精华,孜孜不倦,短视频作品渐成一道独特风景。从文案到解说,从拍摄到后期,他一人包办。经过网络传播,温州民间艺术得到了世界各地温州人的喜爱和点赞,“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也多次转载。

《陈年乐事》专栏展示各类温州民间艺术微视频,使您在光影中走进温州文化精华,享受艺术的美好。相关作品在视频号(快点温州短视频)、抖音(快点温州电视台)、快手(快点温州TV)亦有播出。

《陈年乐事》:林建乐的“茶人”情怀

来源:快点温州APP《陈年乐事》专栏

编导:陈乐

初审编辑:王冰慧

责任编辑:谷璋彤

审核官:钱中彪

主任监制:陈泰涨

监制:吴晓 陈希瑜

总监制:陈振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