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車企宣布停止接單。4月25日,南都記者注意到,長安新能源日前釋出公告稱,近期受上遊原材料短缺的影響及整車和零部件産能限制,導緻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傳遞周期較長,現定于本月25日0時起暫停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訂單收取。此前已認證官方指定管道下訂的使用者,公司将保障已訂車使用者盡快提車。廣州一家長安新能源汽車門店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這一公告内容早在3月便已在廣東省内門店落實。

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已暫停接單,廣東省内門店早在3月已落實
“早在3月,廣東省内門店就已經暫停接收奔奔國民版車型訂單了。”25日,廣州一家長安新能源汽車門店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這次的公告應該是面向全國。”
該門店負責人還表示,奔奔E-Star款“好幾個月前就更改了銷售模式”,目前隻能通過官方線上管道下訂單,線下僅支援體驗試駕,“線上訂車差不多都要六個月,門店不會有現貨”。
長安汽車官網顯示,奔奔E-Star目前共有三款型号在售,分别為國民版多彩款(含多彩限量)、清心版與賞心版,價格從5.38萬到7.48萬元遞增。其中,國民版現已标注“暫停收訂”字樣,在微信公衆号購車管道,則無法找到國民版在售資訊。
南都記者注意到,奔奔E-Star在4月初剛經曆一波價格上調。受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長安新能源決定對旗下奔奔E-Star國民版多彩款價格進行調整,4月1日0時起官方指導價上調4000元。由此,國民版售價從4.98萬元上漲到目前的5.38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自2020年4月上市後,指導售價為6.98萬-7.48萬元的長安奔奔E-Star車型,主要經曆過兩次版本疊代。第一版是去年1月上市、售價2.98萬元的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該車型一度被視作五菱宏光MINI EV的競争對手。第二版則是去年11月上市的國民多彩版車型,起售價提升至4.98萬元。此時,原國民版心動、心悅、心怡三款車型均已停售。
去年底這輪調整後,奔奔E-Star的起售價漲幅雖逼近兩萬,卻并未打擊到其銷量。乘聯會資料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奔奔E-Star累計銷量2.61萬輛,同比增長147%,在新能源轎車銷量排行榜上位列第7,但距離一季度銷量9.5萬輛的五菱宏光MINI EV仍有不小差距。
多家車企停止接收訂單,專家稱成本上漲對微型新能源車影響較大
南都記者注意到,這并非長安新能源首次暫停接收訂單。2021年11月,長安新能源曾向經銷商釋出通知稱,決定暫停奔奔E-Star車系和CS55 E-Rock車系訂單收取。另一份通知則稱,“長安新能源正全力克服缺芯少電困難,加班加點生産。”
而奔奔E-Star對标的五菱宏光MINI EV,近期也釋出聲明稱,受上遊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上汽通用五菱将對旗下五菱宏光MINIEV系列車型、五菱NanoEV車型、寶駿KiWi EV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4000元-8000元不等,價格調整生效時間為24日零點。
“由于晶片短缺、零配件供應無法保證生産等諸多原因,黑白貓車型訂單積壓較多。”長城歐拉也宣布自2月15日零點起,所有經銷商停止接收歐拉汽車黑貓和白貓兩款車型的訂單。歐拉CEO董玉東公開表示,2022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後,黑貓單台車虧損超萬元。按目前生産量計算,如繼續接單,新訂單的傳遞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秘書長章弘曾向南都記者表示,近期新能源車價格普漲主要是因為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動力電池的主要材料之一碳酸锂為例,從今年2月底開始,平均價格已漲至48萬元/噸,去年年初電池級碳酸锂的價格才6.8萬元/噸。此外,自去年延續至今的晶片短缺問題,以及從今年開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也是此輪漲價的重要原因。
本輪漲價潮對奔奔E-Star、五菱宏光MINI EV等微型新能源車型的影響更為顯著。據悉,目前動力電池約占整車成本的25%至40%。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新能源分會會長李金勇曾向南都記者表示,微型新能源車的電池成本占比高,以奇瑞小螞蟻車型為例,7萬左右的售價,電池成本約占近4萬。而對高端車型而言,電池成本占售價比重相對更低,電池漲價的影響仍有空間消化。
李金勇認為,入門級新能源車最大的優勢在于使用的經濟性,對于10萬元以下的乘用車,燃油車的使用成本遠高于新能源車。此外,入門級新能源車外觀時尚、内飾美觀,加之智能座艙體驗感好,“使用感跟四、五萬元的低端燃油車截然不同”。但這類消費群體對價格的敏感度非常高,漲價對車輛銷量影響較大。
采寫:實習生 何嘉豪 南都記者 方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