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亞迪停産燃油車
風向标意義受關注
1
輿論聚焦
在2022年3月純燃油車銷量已經為零後,4月3日晚,比亞迪公告稱,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車的整車生産。未來,比亞迪在汽車業務上将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
4月19日,比亞迪釋出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一季度實作歸母淨利潤6.50億元至9.50億元,同比增長174%至300%。比亞迪将業績大幅改善的貢獻歸結于新能源汽車銷量走高和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
圖:輿情熱度走勢圖(機關:篇/條)
1
輿論觀點
消息公布後,比亞迪停止生産燃油車的原因立即被聚焦。人民網文章認為,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正是圍繞國家“雙碳”戰略目标,引領汽車行業變革。國際線上文章指出,持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的比亞迪,正在加速推動新能源車對燃油車的替代。
“停産燃油車”的号角被吹響後,其他車企是否将加速擁抱新能源汽車大潮亦備受關注。《上海證券報》文章認為,雖然比亞迪不是一線燃油車企,但其此次動作将對其他車企樹立标杆;中國新聞網則援引專業人士觀點稱,比亞迪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僅是單一企業行為,别的企業不一定合适。插電式混動、純電動汽車都有各自的優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将在市場上共存。
對于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等延伸話題,《中國青年報》持樂觀态度,認為盡管汽車晶片短缺、原材料漲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中國借助新能源汽車賽道邁向汽車強國的視窗仍然長期存在。
2
輿情點評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車企,在被肯定風向标意義的同時,比亞迪也面臨着來自外界的諸多質疑與擔憂,如“刹車”激進、近年燃油車銷量持續走低、已售燃油車的售後保障等。對此,比亞迪通過公司董事長公開發言、曬“成績單”等方式,展示出在新能源車制造、銷售等方面的優秀表現,在使諸多猜測不攻自破的同時維護了較為積極的形象。
就其他車企而言,比亞迪已然明确表明“停産燃油車”,同業的停産燃油車時間表及延伸而來的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實力等都将成為外界探究的焦點。是以,車企做好業務調整計劃等資訊披露及解讀工作,預備關于新能源汽車産能、銷售終端價格波動、全産品線服務保障等輿論焦點的應答口徑,均為前置風險、釋放預期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