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性讀書會丨塑形、漠視與覺醒

27年前在北京舉辦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帶給中國女性最大的變化,就是提升了女性的自我意識。沒有人不會對中國今天在兩性平等領域取得的成就備受振奮:中國在職工作女性在全球名列前茅、立法育兒假、全職家庭主婦離婚後可獲家務勞動補償金……但這還不夠。

被拐賣的女性,家庭暴力、偷拍依然存在。而近期爆火的“百草綱目”讓一衆女性紛紛跟着收集螢幕前的劉畊宏跳起了健身操,大有排隊搶占超級猩猩明星教練C位訓練的架勢。然而她們究竟為何而健身?此前,羅塞塔石碑沙龍舉辦了“塑造身材觀”主題讀書會,并與新月伴列出書單,聯合舉辦“女性權益保護”主題讀書會。閱讀塑造着讀者的人生,也連接配接着更廣闊的天地,時值世界讀書日,讓我們走進她們的閱讀體驗。

讀書會策劃人丨劉勝楠 崔碩

女性讀書會丨塑形、漠視與覺醒

喧嚣的烏鴉

這本書的第一章講述了一個體重較高的女孩在減重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身體、與周遭眼光和解的故事。而我周圍也存在着她所面對的身體歧視。上了國中,體檢時我們會下意識把手放在體重與身高那欄上,掩蓋住自己對自己身體的尴尬,沒人管你的身高體重的比例,隻在乎你上90了嗎,上100了嗎。而此時此刻,書中的女孩因為他人的嘲諷陷入困境,沒人知道一句話傷害能有多大。

上學期,隔壁班級轉來了一個女生,她身材高大,體重似乎不輕,一起上體育課時,因為太熱沒穿校服被老師罵,老師卻對另一個也沒穿校服的瘦點的女生視若無睹,她想說什麼,可沒有說。她成績似乎不太好,一些同學下意識把體重與學習建立關聯,都對她敬而遠之,自由活動她都是一個人。如書中所說:“如果一個女性的身材肥胖,她往往會被認為是對自己的身體缺乏控制力,也就是說她意志力薄弱。”她好孤獨啊。

我也會因為腿不好看,有點粗而放棄在夏天換上裙子和短褲。為了變白而在烈日下穿上秋季校服外套。書中的内容離我們并不遙遠。

世人怎會有如此偏見,世界怎麼會讓大叫的烏鴉掌控審美,去大聲說着:“應該是這樣的。” 可這并不是我們的錯,不是胖的人就不自律,不是胖的人穿衣服就不好看,不是胖的人就不美。我們就是我們,無論胖瘦,健健康康,這就夠了。美醜是被定義的,胖瘦也是,這些,就讓烏鴉們去定義吧,就讓無數的眼睛盡情的看吧,花朵争相開放,做一枝路邊野花,也開得燦爛可愛。

用書中的話結束:沒人值得我去糟蹋自己的身體,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認同且深愛現在的自己。

文丨劉婉喬

身體凝視下的健身

讀完第二章,我意識到了全世界女性都曾被困在自己不完美的身體裡。雖然中西方對“fitness”的了解存在差異,但女生們都曾被刻闆的審美綁架着 ,還在被社會的凝視束縛着。國外這種更開放、更包容的社會環境造就了當地健身房内的輕松氛圍,但是女性練習者的健身目的是否還在受所謂審美的影響?

結合我對健身房的認知,健身房對我來說既吸引我也“勸退”我。我很怕穿着緊身的訓練服和形形色色的人們身處一個空間,我厭惡他們看待一個不符合流行審美的身體的眼神。是以,對于那些走進健身房的女生,我由衷地佩服她們的勇氣,因為無論她們健身的目的是什麼,她們運動了,是“生命在于運動”的受益人。

多元文化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國外女性的健身模式将會被更多人接納,讓我們收起自己對于自己、他人身體的凝視。

世上沒有一帆風順實作事業目标或人生理想的旅途,有許多不确定因素會動搖一個充滿熱忱的赤子之心。但願我們都能在自己的追求中堅守初心。

文丨李瑞璇

女性讀書會丨塑形、漠視與覺醒

一粒種子

在對女權主義不太了解的時候,就聽朋友說過《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是一本女權主義入門級讀物。閱讀之後,發現這的确是一本很“入門級”的書。書中沒有長篇論述高深、抽象的理論體系,而是以對話的形式,向讀者展示了女性在生活中總能遇到的種種不快,通過這種日常來初步介紹女權主義。

以上也是本書的一大優點,能夠讓讀者,尤其是沒有經曆過女性處境的男性讀者,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書中記載了許多讓作者田房永子煩惱的事情,比如世代間的“暴力”傳遞、家庭分工等等。前者我并沒有個人經曆,隻能通過作者的述說來了解;後者則是在讀書時,才開始讓我聯想到自己家庭的諸多情況,不覺從中獲得了更多啟發。

我從本書中主要獲得了兩點啟示。一是通過了解女性主義運動的曆史(第一二章内容),學習到了如何發展女性主義。“個人的即政治的”,應該是本書中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對女性的異化并不隻是個體行為,它通過男權文化長期積累,并且最終馴化個體、反映在每一個個體身上。是以我們在生活中所見到的性别不平等,雖是通過一個個事件表現出來,卻是整個文化之中的結構性問題。這是在現象上從“個人的”看到“政治的”。在進行女性主義鬥争時,人們則需要二者兼顧。要向男權文化下的個體不斷宣傳、交鋒,來削弱大衆文化中性别不平等傳統所需要的個體基礎;同時也要直接對文化(主要是向媒體)進行改造,公開表達女性的不滿和訴求,如抵制某些廣告或呼籲下架日本便利店的黃色刊物。

第二點是在性别議題上要對自身加以觀察、批判和思考。如前文所說,“個人的即政治的”,如果認真觀察,我們甚至可能從自己身上看到大衆文化烙下的烙印。不僅男性,“女性也有女性的厭女症”。通過對自己心理與行為的剖析,也許更能明白文化的結構性問題如何影響、馴化個體。我從自己身上看到的是對生活中性别問題的忽視。閱讀時,時常發現令作者十分煩惱的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盡管我曾經有所了解,但并未引起過我的注意。

閱讀整本書之後,我對女權主義并沒有形成什麼足夠系統性的了解,更像是經曆了一場思想交鋒,讓我看到了之前沒有關注的問題,對女性的處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引子,将許多問題擺在讀者的面前,引起關注和思考。

接下來我打算繼續讀上野千鶴子女士的《厭女》,這會是本足夠系統的女性主義理論著作。然而如上野在《厭女》序中所寫的一樣,每個國家、不同文化都有自己的厭女症,她所研究的是日本的厭女症。至于其他國家的研究,還需要後人耕耘。期待有一天,我們能有自己的理論體系,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迎來真正的性别平等。

文丨張昊喆

女性讀書會丨塑形、漠視與覺醒

房間裡的性侵與家暴

“這隻是一本小說你們都不敢去讀,可這是我的人生你們卻勸我活下去。”

——林奕含

這本書的大部分我是利用學校晚自習的時間讀的。課間的時候同學看到我在閱讀這本書,總會發出感歎,感歎這本書的壓抑,說自己不敢讀,很害怕走不出來;我的老師也告訴我,這本書比較緻郁,不要陷入太久。但是我仍然堅持讀這本書。

書中揭露出的兩個問題引發了我的思考:兒童性侵與家庭暴力。

書中的故事僅涉及到了女童的性侵問題,但現實中,男童被性侵的問題并不是不存在。被廣泛玩梗的影片《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中就揭露了這一問題,但是更多人是覺得它很有趣,而沒有關注到其中的社會問題。

兒童性侵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家庭暴力更是十分常見,像許伊紋屢次遭到衆人眼中完美的丈夫錢一維醉酒後的暴力,身上青紫的淤痕随處可見,她不得不戴着墨鏡掩飾紅腫的眼睛,就連悶熱的夏天也要穿着高領長袖的衣服掩蓋傷痕;在伊紋懷孕後,錢一維的暴力卻沒有停止,最終在他的踢打下流産。家庭暴力對受害者的肉體造成傷害,同時也對其心靈烙印下不可磨滅的傷疤。

除此之外,我還注意到了性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問題。在大陸,性教育是尤其缺失的,家長對性沒有正确的認識,并把性視作會吞噬孩子的洪水猛獸。在書中,思琪的媽媽認為性教育是沒有必要的,她認為性教育是給需要性行為的人的。這樣的觀點在當下仍然十分常見。青少年學到錯誤的性知識,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伊紋對怡婷說:“你可以把一切寫下來,但是,寫,不是為了救贖,不是升華,不是淨化。雖然你才十八歲,雖然你有選擇,但是如果你永遠感到憤怒,那不是你不夠仁慈,不夠善良,不富同理心,什麼人都有點理由,連奸污别人的人都有心理學、社會學上的理由,世界上隻有被奸污是不需要理由的。你有選擇--像人們常常講的那些動詞——你可以放下,跨出去,走出來,但是你也可以牢牢記着,不是你不寬容,而是世界上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

我們應該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憤怒,保持對暴力的憤怒,保持對不公正的憤怒。我們應齊心協力,用無論什麼形式的拳頭,把虛僞的美夢打碎,露出血肉模糊的現實,重建真正的樂園。

文丨孫藝睿

女性讀書會丨塑形、漠視與覺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