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性读书会丨塑形、漠视与觉醒

27年前在北京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带给中国女性最大的变化,就是提升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没有人不会对中国今天在两性平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备受振奋:中国在职工作女性在全球名列前茅、立法育儿假、全职家庭主妇离婚后可获家务劳动补偿金……但这还不够。

被拐卖的女性,家庭暴力、偷拍依然存在。而近期爆火的“百草纲目”让一众女性纷纷跟着收集屏幕前的刘畊宏跳起了健身操,大有排队抢占超级猩猩明星教练C位训练的架势。然而她们究竟为何而健身?此前,罗塞塔石碑沙龙举办了“塑造身材观”主题读书会,并与新月伴列出书单,联合举办“女性权益保护”主题读书会。阅读塑造着读者的人生,也连接着更广阔的天地,时值世界读书日,让我们走进她们的阅读体验。

读书会策划人丨刘胜楠 崔硕

女性读书会丨塑形、漠视与觉醒

喧嚣的乌鸦

这本书的第一章讲述了一个体重较高的女孩在减重的过程中学会与自己的身体、与周遭眼光和解的故事。而我周围也存在着她所面对的身体歧视。上了初中,体检时我们会下意识把手放在体重与身高那栏上,掩盖住自己对自己身体的尴尬,没人管你的身高体重的比例,只在乎你上90了吗,上100了吗。而此时此刻,书中的女孩因为他人的嘲讽陷入困境,没人知道一句话伤害能有多大。

上学期,隔壁班级转来了一个女生,她身材高大,体重似乎不轻,一起上体育课时,因为太热没穿校服被老师骂,老师却对另一个也没穿校服的瘦点的女生视若无睹,她想说什么,可没有说。她成绩似乎不太好,一些同学下意识把体重与学习建立关联,都对她敬而远之,自由活动她都是一个人。如书中所说:“如果一个女性的身材肥胖,她往往会被认为是对自己的身体缺乏控制力,也就是说她意志力薄弱。”她好孤独啊。

我也会因为腿不好看,有点粗而放弃在夏天换上裙子和短裤。为了变白而在烈日下穿上秋季校服外套。书中的内容离我们并不遥远。

世人怎会有如此偏见,世界怎么会让大叫的乌鸦掌控审美,去大声说着:“应该是这样的。” 可这并不是我们的错,不是胖的人就不自律,不是胖的人穿衣服就不好看,不是胖的人就不美。我们就是我们,无论胖瘦,健健康康,这就够了。美丑是被定义的,胖瘦也是,这些,就让乌鸦们去定义吧,就让无数的眼睛尽情的看吧,花朵争相开放,做一枝路边野花,也开得灿烂可爱。

用书中的话结束:没人值得我去糟蹋自己的身体,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认同且深爱现在的自己。

文丨刘婉乔

身体凝视下的健身

读完第二章,我意识到了全世界女性都曾被困在自己不完美的身体里。虽然中西方对“fitness”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女生们都曾被刻板的审美绑架着 ,还在被社会的凝视束缚着。国外这种更开放、更包容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当地健身房内的轻松氛围,但是女性练习者的健身目的是否还在受所谓审美的影响?

结合我对健身房的认知,健身房对我来说既吸引我也“劝退”我。我很怕穿着紧身的训练服和形形色色的人们身处一个空间,我厌恶他们看待一个不符合流行审美的身体的眼神。因此,对于那些走进健身房的女生,我由衷地佩服她们的勇气,因为无论她们健身的目的是什么,她们运动了,是“生命在于运动”的受益人。

多元文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国外女性的健身模式将会被更多人接纳,让我们收起自己对于自己、他人身体的凝视。

世上没有一帆风顺实现事业目标或人生理想的旅途,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动摇一个充满热忱的赤子之心。但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追求中坚守初心。

文丨李瑞璇

女性读书会丨塑形、漠视与觉醒

一粒种子

在对女权主义不太了解的时候,就听朋友说过《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是一本女权主义入门级读物。阅读之后,发现这的确是一本很“入门级”的书。书中没有长篇论述高深、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以对话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女性在生活中总能遇到的种种不快,通过这种日常来初步介绍女权主义。

以上也是本书的一大优点,能够让读者,尤其是没有经历过女性处境的男性读者,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书中记载了许多让作者田房永子烦恼的事情,比如世代间的“暴力”传递、家庭分工等等。前者我并没有个人经历,只能通过作者的述说来了解;后者则是在读书时,才开始让我联想到自己家庭的诸多情况,不觉从中获得了更多启发。

我从本书中主要获得了两点启示。一是通过了解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第一二章内容),学习到了如何发展女性主义。“个人的即政治的”,应该是本书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对女性的异化并不只是个体行为,它通过男权文化长期积累,并且最终驯化个体、反映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性别不平等,虽是通过一个个事件表现出来,却是整个文化之中的结构性问题。这是在现象上从“个人的”看到“政治的”。在进行女性主义斗争时,人们则需要二者兼顾。要向男权文化下的个体不断宣传、交锋,来削弱大众文化中性别不平等传统所需要的个体基础;同时也要直接对文化(主要是向媒体)进行改造,公开表达女性的不满和诉求,如抵制某些广告或呼吁下架日本便利店的黄色刊物。

第二点是在性别议题上要对自身加以观察、批判和思考。如前文所说,“个人的即政治的”,如果认真观察,我们甚至可能从自己身上看到大众文化烙下的烙印。不仅男性,“女性也有女性的厌女症”。通过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的剖析,也许更能明白文化的结构性问题如何影响、驯化个体。我从自己身上看到的是对生活中性别问题的忽视。阅读时,时常发现令作者十分烦恼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尽管我曾经有所了解,但并未引起过我的注意。

阅读整本书之后,我对女权主义并没有形成什么足够系统性的了解,更像是经历了一场思想交锋,让我看到了之前没有关注的问题,对女性的处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引子,将许多问题摆在读者的面前,引起关注和思考。

接下来我打算继续读上野千鹤子女士的《厌女》,这会是本足够系统的女性主义理论著作。然而如上野在《厌女》序中所写的一样,每个国家、不同文化都有自己的厌女症,她所研究的是日本的厌女症。至于其他国家的研究,还需要后人耕耘。期待有一天,我们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迎来真正的性别平等。

文丨张昊喆

女性读书会丨塑形、漠视与觉醒

房间里的性侵与家暴

“这只是一本小说你们都不敢去读,可这是我的人生你们却劝我活下去。”

——林奕含

这本书的大部分我是利用学校晚自习的时间读的。课间的时候同学看到我在阅读这本书,总会发出感叹,感叹这本书的压抑,说自己不敢读,很害怕走不出来;我的老师也告诉我,这本书比较致郁,不要陷入太久。但是我仍然坚持读这本书。

书中揭露出的两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儿童性侵与家庭暴力。

书中的故事仅涉及到了女童的性侵问题,但现实中,男童被性侵的问题并不是不存在。被广泛玩梗的影片《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中就揭露了这一问题,但是更多人是觉得它很有趣,而没有关注到其中的社会问题。

儿童性侵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家庭暴力更是十分常见,像许伊纹屡次遭到众人眼中完美的丈夫钱一维醉酒后的暴力,身上青紫的淤痕随处可见,她不得不戴着墨镜掩饰红肿的眼睛,就连闷热的夏天也要穿着高领长袖的衣服掩盖伤痕;在伊纹怀孕后,钱一维的暴力却没有停止,最终在他的踢打下流产。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肉体造成伤害,同时也对其心灵烙印下不可磨灭的伤疤。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到了性教育和社会环境的问题。在大陆,性教育是尤其缺失的,家长对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并把性视作会吞噬孩子的洪水猛兽。在书中,思琪的妈妈认为性教育是没有必要的,她认为性教育是给需要性行为的人的。这样的观点在当下仍然十分常见。青少年学到错误的性知识,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尊重他人。

伊纹对怡婷说:“你可以把一切写下来,但是,写,不是为了救赎,不是升华,不是净化。虽然你才十八岁,虽然你有选择,但是如果你永远感到愤怒,那不是你不够仁慈,不够善良,不富同理心,什么人都有点理由,连奸污别人的人都有心理学、社会学上的理由,世界上只有被奸污是不需要理由的。你有选择--像人们常常讲的那些动词——你可以放下,跨出去,走出来,但是你也可以牢牢记着,不是你不宽容,而是世界上没有人应该被这样对待。”

我们应该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愤怒,保持对暴力的愤怒,保持对不公正的愤怒。我们应齐心协力,用无论什么形式的拳头,把虚伪的美梦打碎,露出血肉模糊的现实,重建真正的乐园。

文丨孙艺睿

女性读书会丨塑形、漠视与觉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