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疫關鍵時刻 重症救治與預防如何齊頭并進?

這兩天,上海疫情中有兩組資料牽動人心,一是重型和危重症型患者的數量,第二個就是死亡病例數。

4月21日舉行的上海疫情防控新聞釋出會上介紹,截至4月20日24時,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139例、危重型患者20例。有基礎性疾病的陽性感染者,尤其是老年人,出現重症的風險高。

戰疫關鍵時刻 重症救治與預防如何齊頭并進?

此外,4月20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8例,平均年齡77.5歲,最大年齡93歲。8位患者合并有晚期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冠心病,高血壓等嚴重心血管疾病、腦出血、腦梗等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尿毒症等。其中2例曾接種過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餘未接種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所緻。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危重症科副主任醫師歐陽洋介紹,由于本輪疫情,感染者基數較大,同時上海又是一座老齡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一些本身患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在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後,更容易轉化為重症和危重症,是以堅持“動态清零”是上海抗疫的最佳方案。雖然近期危重症患者增多,給救治一線造成了一些壓力,但是上海作為現代化大都市,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并且在全國各地醫療團隊的援助下,可以保證醫療系統安全有序運作。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4月20日在上海市公衛臨床中心,有7名80歲以上老人新冠治愈出院,年齡最大者89歲。

戰疫關鍵時刻 重症救治與預防如何齊頭并進?

本輪疫情以來,收治的患者中不乏90歲以上高齡老人。除了高齡老人,上海市公衛臨床中心目前還收治着大量合并多種基礎疾病以及孕産婦和需要血透等高危因素患者,針對“老、小、孕、重”四大類收治人群,嚴格落實分類、分層、分區收治政策。同時積極搭建救治平台,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則,動态調整救治力量,同時開展多學科專家會診,全力守護患者的生命安全。

歐陽洋表示,從4月17日以來上海報告的25例死亡病例的情況來看,存在有基礎性疾病、多未接種疫苗等特點,更加說明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特别是高危人群和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會導緻原有的基礎性疾病加重,并且引發缺氧,是以現階段主要是在給予氧療的同時,進行基礎性疾病的治療和對髒器的保護,并且根據患者的病情,定制一套中西醫結合方案,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征,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對于這些有基礎疾病的陽性感染者,特别是老年人群,歐陽洋建議還是要去定點醫院就診,目前上海市建立了方艙、定點醫院、市公共衛生中心三級關聯機制,目前方艙主要收治無症狀或者輕症患者,采用中醫的方法進行治療。

定點醫院配備了各大醫院的精兵強将,可以在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病情識别與治療。市公共衛生中心配備了由全國各大重症醫學專家組成的診療團隊,以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診療。在三級關聯機制的保障下可以實作早發現早治療,大大減少輕症向重症的轉歸。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畢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