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極度靜止的日子我已經盡量屏蔽繁雜的資訊,但如今網絡上的群體狂歡你總是不能免俗的,19号一場回味十年前朋友圈的活動突然毫無征兆的開啟,一場略有羞恥的翻閱後,我突然發現除了視訊,我們還能用文字這樣最簡單的方式溝通。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今天是在20天封鎖裡難得時差正常的一回,趁着他們在睡覺,水開三分半的水煮溏心蛋沾了兩滴醬油填飽肚子,打開窗簾發現室外已是一派春天的迹象,但我的整個世界似乎在向孤立和封閉的方向瘋狂陷落,剛開始的日子我們還維持着線上辦公的體面,但逐漸發現這就是一場人類的自我欺騙,工作效率低的就像是史前時代,六個員工每天都在操心吃什麼、什麼時候下樓,什麼時候搶菜這些與工作無關的事情,慢慢的工作群裡沒了聲音,節目更是沒了動靜。

可我終歸是一個不入流的“車評人”,每一條值得一聊的車圈資訊都會在我的朋友圈地震,昨天新七系的上市,再次掀起一場美醜的對立。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從奔馳W223開始到如今的G70,傳統豪華品牌的設計好像完全脫離了我們的想象,輕佻浮誇小氣的惡評充盈着整個網際網路世界,W223上市的時候我也一度嗤之以鼻,并讓朋友立馬抄底W222,以此來安慰我最後一點審美堅持。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W223 S-CLASS)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W222 S-CLASS)

但一年後的今天,土豪們還是用實際行動狠狠打了我的臉,S級全球傳遞87064台,增長40%,中國市場貢獻了35.5%的銷量,而我的朋友也未曾聽我勸告,也在到店後毫不猶豫的提了W223,另一邊的寶馬M4,上市之初的雙腎讓很多人倍感不适,但去年同比增長75.91%的銷量,同樣割裂着網際網路和現實。

自那以後,我對每一款激進改款的車型都持中立态度,直到這次G70上市,我第一眼覺得這分體大燈看起來就像把一台領克20擺在台上,碩大雙腎都拉不下來的視覺重心讓整台車看起來很小氣,内飾的雙聯屏和功能島的按鈕設計,怎麼看都像我的爆改淩渡L。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G70 7-Series)

但當我生出這樣想法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害怕,在其他車款大改的時候,我至少會想審美是見仁見智的,是審美偏好驅使了我們的讨論。但每當這些旗艦車型出現與大衆審美偏差的時候,調動我情緒的似乎不是事實本身,而是一種下意識的程式,這種過程的重複,讓我對旗艦車型的改動變成下意識的判斷,就像W223那樣。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對品牌的惡意,哪個男生小時候的夢想不是一台藍天白雲,但在如今這個世代,每一個品牌都被冠以标簽:大衆代表着踏實上進的普通人,奔馳代表着人生輝煌的生意人,奧迪代表着仕途赢家,寶馬代表着事業有成的年輕人。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而這份對G70的惡意,似乎根本不是出于客觀事實,而是我對那份年輕有為的嫉妒,大衆車主是我們,奔馳車主是不可及的夢想,奧迪車主惹不起,是以大肆的讨論寶馬的美醜似乎是個安全的選項,我不會對難以企及的高度産生嫉妒,但會對有可能實作的夢想嫉妒,是以當我們貶低M4,貶低G70,事情已經不是美醜的對立,而變成了身份的對立。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願意掏出百萬現金的準車主不會在意網絡上的讨論,甚至這份與衆不同或許會加速他們刷卡的決心,領先同級的尺寸,完全變革的内飾,貫穿後排的8K螢幕,即使先不談無法試駕到的機械素質和互動體驗,對于能夠下定的人來說已經足夠有吸引力了。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寶馬7系成了這個樣子?我越來越不懂我的審美了

W223實車依然是比例協調的大氣,我也很想在之後有機會試駕G70或者I7體驗頂級工業設計的魅力。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已經是封閉式的資訊孤島,大資料精準的興趣推送,把一群趣味相投的人圈在自己的資訊繭房,讓我難以擷取不同的聲音,每一個細小的看法終将被大潮裹挾,沒幾個人願意在被環伺的情況下做耗時耗力的辯駁。

今天回看十年前的朋友圈,那時的網際網路是有趣且無畏的,我們肆無忌憚的表露自己的看法,不需要謹慎的字斟句酌,興趣和愛好還沒有被分裂成孤島,但如今我的朋友圈已經成了商業工具,關于自己的内容一年不到十條,微信意在分享的人際關系也在逐漸走向沉默,并非懷念過去,而是想念那時候的天真熱情,和對汽車不會附加價值的喜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