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极度静止的日子我已经尽量屏蔽繁杂的资讯,但如今网络上的群体狂欢你总是不能免俗的,19号一场回味十年前朋友圈的活动突然毫无征兆的开启,一场略有羞耻的翻阅后,我突然发现除了视频,我们还能用文字这样最简单的方式沟通。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今天是在20天封锁里难得时差正常的一回,趁着他们在睡觉,水开三分半的水煮溏心蛋沾了两滴酱油填饱肚子,打开窗帘发现室外已是一派春天的迹象,但我的整个世界似乎在向孤立和封闭的方向疯狂陷落,刚开始的日子我们还维持着线上办公的体面,但逐渐发现这就是一场人类的自我欺骗,工作效率低的就像是史前时代,六个员工每天都在操心吃什么、什么时候下楼,什么时候抢菜这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慢慢的工作群里没了声音,节目更是没了动静。

可我终归是一个不入流的“车评人”,每一条值得一聊的车圈资讯都会在我的朋友圈地震,昨天新七系的上市,再次掀起一场美丑的对立。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从奔驰W223开始到如今的G70,传统豪华品牌的设计好像完全脱离了我们的想象,轻佻浮夸小气的恶评充盈着整个互联网世界,W223上市的时候我也一度嗤之以鼻,并让朋友立马抄底W222,以此来安慰我最后一点审美坚持。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W223 S-CLASS)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W222 S-CLASS)

但一年后的今天,土豪们还是用实际行动狠狠打了我的脸,S级全球交付87064台,增长40%,中国市场贡献了35.5%的销量,而我的朋友也未曾听我劝告,也在到店后毫不犹豫的提了W223,另一边的宝马M4,上市之初的双肾让很多人倍感不适,但去年同比增长75.91%的销量,同样割裂着互联网和现实。

自那以后,我对每一款激进改款的车型都持中立态度,直到这次G70上市,我第一眼觉得这分体大灯看起来就像把一台领克20摆在台上,硕大双肾都拉不下来的视觉重心让整台车看起来很小气,内饰的双联屏和功能岛的按钮设计,怎么看都像我的爆改凌渡L。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G70 7-Series)

但当我生出这样想法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害怕,在其他车款大改的时候,我至少会想审美是见仁见智的,是审美偏好驱使了我们的讨论。但每当这些旗舰车型出现与大众审美偏差的时候,调动我情绪的似乎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一种下意识的程序,这种过程的重复,让我对旗舰车型的改动变成下意识的判断,就像W223那样。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对品牌的恶意,哪个男生小时候的梦想不是一台蓝天白云,但在如今这个世代,每一个品牌都被冠以标签:大众代表着踏实上进的普通人,奔驰代表着人生辉煌的生意人,奥迪代表着仕途赢家,宝马代表着事业有成的年轻人。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而这份对G70的恶意,似乎根本不是出于客观事实,而是我对那份年轻有为的嫉妒,大众车主是我们,奔驰车主是不可及的梦想,奥迪车主惹不起,所以大肆的讨论宝马的美丑似乎是个安全的选项,我不会对难以企及的高度产生嫉妒,但会对有可能实现的梦想嫉妒,所以当我们贬低M4,贬低G70,事情已经不是美丑的对立,而变成了身份的对立。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愿意掏出百万现金的准车主不会在意网络上的讨论,甚至这份与众不同或许会加速他们刷卡的决心,领先同级的尺寸,完全变革的内饰,贯穿后排的8K屏幕,即使先不谈无法试驾到的机械素质和交互体验,对于能够下定的人来说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宝马7系成了这个样子?我越来越不懂我的审美了

W223实车依然是比例协调的大气,我也很想在之后有机会试驾G70或者I7体验顶级工业设计的魅力。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封闭式的资讯孤岛,大数据精准的兴趣推送,把一群趣味相投的人圈在自己的信息茧房,让我难以获取不同的声音,每一个细小的看法终将被大潮裹挟,没几个人愿意在被环伺的情况下做耗时耗力的辩驳。

今天回看十年前的朋友圈,那时的互联网是有趣且无畏的,我们肆无忌惮的表露自己的看法,不需要谨慎的字斟句酌,兴趣和爱好还没有被分裂成孤岛,但如今我的朋友圈已经成了商业工具,关于自己的内容一年不到十条,微信意在分享的人际关系也在逐渐走向沉默,并非怀念过去,而是想念那时候的天真热情,和对汽车不会附加价值的喜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