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新發食管癌約占全球一半,避免食管損傷和精準篩查是防治關鍵

2022年4月15日至4月21日是第28個“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在此期間,我們将推出五期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專題采訪。第五期,我們特别采訪北京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北京市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研究所遺傳研究室的柯楊教授,為讀者帶來食管癌防治相關的内容。食管癌是中國高發的惡性良性腫瘤之一,世界上近一半的食管癌發生在中國。食管癌的預防最主要依靠生活習慣的改變,細嚼慢咽,不吃燙的食物、硬的食物,以及早期篩查。

請您簡單介紹中國食管癌的疾病負擔情況

食管癌是中國高發的惡性良性腫瘤之一,世界上近一半的食管癌發生在中國。最新統計資料顯示,食管癌在中國的發病率位居第六,死亡率位居第五。雖然近年有緩慢降低的趨勢,但因食管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性很大,總體的疾病負擔還是非常重的。

食管癌有兩大特點,第一,它是食管細胞的鱗狀上皮癌,食管有兩種惡性良性腫瘤,一種是腺細胞癌,一種是鱗狀細胞癌,中國人90%以上都是鱗狀上皮癌,西方國家的腺癌研究成果我們很難借鑒。第二,中國有高發區和高發人群,高發人群最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西沿太行山一帶、福建福州、廣東汕頭、四川也有小部分高發人群。

請您簡單介紹食管癌的預防

食管癌是典型的複雜性疾病,從病因的角度來說,沒有像宮頸癌那樣明确的病毒,更不能和傳染病相比,有明确的環境緻病因素。食管癌的發生有複雜的因素,比如遺傳因素,食管癌不是遺傳病,但是有遺傳易感性,比如環境因素,還有個人生活習慣等,每一種因素貢獻都是有限的,沒有一個主效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打疫苗預防(一級預防)是非常困難的。

食管癌的預防最主要是依靠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早期篩查(二級預防)。生活習慣方面,應該保護食道免受實體化學的損傷,燙的食物,熱茶、熱粥,硬的食物,因為口腔的各種原因,沒有經過很好的粉碎和柔軟的食物,刺激性大的對食道損傷的食物,吃得快等等,都會造成食道的損傷,在修複損傷的過程當中出錯,長期的損傷,反複的出錯,其實就是緻癌的因素,是以細嚼慢咽,不吃燙的食物、硬的食物,就是很好的預防手段。

從預防癌症的角度,一些普遍适用的手段也适用于食管癌,比如不吸煙、不飲酒、規律的生活和鍛煉都會有好處。對于高發人群,來自于高發區、有家族史、年齡大、男性、體重比較輕的人,應該在一定年齡後主動尋求二級預防,早期篩查做胃鏡。

請您簡單介紹食管癌的治療

食管癌治療以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為主。研究發現,早期食管癌手術後沒有淋巴結轉移,再進行放療、化療不但不獲益,還可能更早的出現死亡,是以需要安排科學的綜合治療。另外,目前也在探索新的治療方法,比如免疫療法,精準基因檢測,特異性通路上的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都在開展。

請您簡單介紹團隊近期的研究進展

團隊近20年主要集中在食管癌的防治研究上面,最主要的工作是二級預防的精準篩查。食管癌沒有可以實施一級預防的靶标,是以二級預防就非常重要。近年來,各地都實施了食管癌的早期篩查,通過胃鏡篩查是否有早期病變,上百萬人接受了篩查,同時也有上萬例的早期惡性良性腫瘤被發現。但普及也有一定難度,同時粗放的篩查會産生大量的陪綁,因為技術問題,不可避免的有很多漏網,并且篩查也有附帶的損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經濟成本,造成陪綁的人并沒有獲益,該獲益的人也可能沒獲益。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利用自然人群的大量資料,建立了精準篩查模式,在篩查前判斷高危人群。胃鏡篩查時看到誰是快速進展,誰是沒有風險的。這個模型的建立改變了篩查的理念和模式,現在我們把模型變成微信小程式,可以通過簡單的問答判斷是否需要篩查。我們稱其為“篩查的2.0版”。新的模式使老百姓主動參與,讓高危人群能夠得到精準的治療,将來普及就特别容易。我們的目标是希望引領創新,精準篩查,普惠百姓。

《柳葉刀-區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2021年6月發表我們團隊的一項關于上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的相關研究。研究旨在追蹤高發區的病人經過食管癌篩查後,是否真正受益。我們發現,貧困地區30%的病人篩查後沒有接受治療。第二,研究認為,以死亡率作為唯一衡量标準并不全面,生命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名額之一。我們旨在評估患者在治療後短期和長期生命品質的變化,國際上對生命品質的評估用是否适用。

同時我們也回到實驗室進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我們的研究平台有很大的優勢在于篩查對象是來自社群自然人群,高發人群,我們有患者篩查前後的動态資料,研究産生很多對食管癌的生物學特性的認識和今後篩查治療的一些科學資料。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