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亮程:拍攝《文學的日常》,我沒有被采訪着的感覺

還剩2天,《文學的日常》第二季就将重磅回歸。

作家有一種異乎常人的敏銳洞察和極其豐沛的情感能量,能從一花一木間捕捉到一個跳動的世界,劉亮程正是其中之一。

從拍攝時的閑談,到提前看片後的分享,劉亮程都以一種充滿詩意的眼光為我們推介着這個世界。

我隻是帶着攝制組朋友

在我的書院、在胡楊林行走、談天說地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1998年,一本叫做《一個人的村莊》的書,紅遍大江南北。

在這本散文集裡,一個“閑人”每天在村莊田野上遊蕩着,他眼中“萬物有靈”,拉車幹活的驢是曆盡滄桑的智者,沉默奔走的狗心裡藏着他人不懂的秘密。而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劉亮程。

劉亮程:拍攝《文學的日常》,我沒有被采訪着的感覺

劉亮程說:“作家是他生活之地的全知者。”當他在新疆昌吉菜籽溝村紮根,這兒的一切他便都要有所了解,在這片土地上,劉亮程是自在的、随性的,正如此次拍攝《文學的日常》時也一樣,他隻是帶着許久未見的好友們一同在遼闊的草原上聽風、漫步、閑聊。

劉亮程:“這次的拍攝經曆非常愉快。我幾乎沒有被采訪的感覺,一切都自然而然地發生,我隻是帶着攝制組朋友在我的書院、在菜籽溝村、在木壘遼闊的旱田、在沙漠戈壁、在胡楊林,行走、談天說地。”

劉亮程:拍攝《文學的日常》,我沒有被采訪着的感覺

大家都在忙事情時

作家在想事情和做夢

讀過劉亮程的人都知道,他筆下描繪的,不是一個異鄉的地方,而是自己生活的故鄉。

重回新疆生活安定後,他情不自禁地提筆,追憶自己小時候生活、滋養、教育過他的故鄉。沉澱了近10年的時間,《一個人的村莊》由此寫成。因緣際會,在如今的菜籽溝,他找回了童年時期的生活方式。

在《文學的日常》中,劉亮程說:“我通過《一個人的村莊》這本書的寫作,成功地修改了我的童年。文學寫作其實給作家提供了一個重返童年,去再經受一遍人生的這樣一個機會。”

劉亮程:拍攝《文學的日常》,我沒有被采訪着的感覺

除了談到童年,劉亮程還在片中談了《一個人的村莊》散文集與他個人生活的關聯,談了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睡着醒來、白天黑夜,談了家鄉、故鄉、人的今生和來世等等,他把事情從地上聊到了天上。

對劉亮程來說,文學就是一種日常陪伴。

他說:“我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喜愛勞作甚于寫作,作家可能就是一種狀态中的人,當靈感來臨,突然想寫東西時,坐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脫離開生活就能成為一個寫作者,當放下筆後,瞬間又能還原成一個生活者,該幹什麼去幹什麼。”

劉亮程:拍攝《文學的日常》,我沒有被采訪着的感覺

他還說:“可能日常生活的所有故事都是文學也都不是文學,我們在經曆一年年的歲月之後,一段生活被遺忘又突然地蘇醒過來,它變成了文學,變成了我們要去寫作的故事,是以文學也是人類的往事,當所有的人一往無前沿着時間的方向朝未來奔赴時,總有一些人回過頭去,朝着人類的過去緩緩走去,在人們遠去的背影中,撿拾那些被我們遺漏的最為珍貴的東西,這就是作家。作家是一個想事情的人,當大家都在忙事情時,作家在想事情和做夢,想完也并不去做,這便是作家。”

劉亮程:拍攝《文學的日常》,我沒有被采訪着的感覺

拍攝中最愉快的事

是結束後的聚會聊天

《文學的日常》中,劉亮程和洪啟兩位好友在新疆的夏季牧場與牧羊人談天,和牧羊犬玩耍,探讨自然與科學的關系;他們在戈壁灘上漫無邊際地行走,看無盡的黃沙,看黃沙中出沒的各種小生靈,看屹立不倒的胡楊樹,看随風飄揚的浮土;最後,他們回到木壘書院,種菜、修栅欄,靜靜感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

拍攝過程中讓劉亮程感到最愉快的事情,是在一天的拍攝結束後,他們聚在書院,飲酒聊天之時。最後的最後,劉亮程還笑着說:“聖志導演的酒量太大,總是别人喝好了,他還沒有喝好,這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一人獨醉啊。”

劉亮程:拍攝《文學的日常》,我沒有被采訪着的感覺

真是看着便覺得這才是“向往的生活”。

文學的日常,是一日三餐的煙火氣,也是萬物生長的精神鄉。

與文學為伴,細品日常。《文學的日常》第二季,6位實力派作家和好友已經準備好了,你呢?

劉亮程:拍攝《文學的日常》,我沒有被采訪着的感覺

編輯 | 翁翔

主編 | 張素桂

監制 | 王聖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