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寶媽到項目經理:掌握流量密碼、流程化管理的“團長”背後誰在賺錢?

吳嘉斌家住上海楊浦,他是一家汽車公司的項目經理,制定流程并執行是他的專長,而這個專長最近被用到了團購上。疫情之下,封控以來,吳嘉斌所在的小區居民需要購買各類物資,他與幾位小夥伴組建了團購項目組,作為“團長”,他通過制定政策和細分流程,在4天内給居民們完成了2000份訂單。

像吳嘉斌這樣的“團長”還有很多。直至4月中旬,上海的大部分小區都還處于封控狀态,多數餐廳、商超、菜場、電商平台暫時也沒有完全恢複正常供應。團購成為居民們的日常,從寶媽到項目經理,小區内的“團長”成為了流量中心。然而,有些團購産品的物價比往日高出不少,有的甚至翻了好幾倍,相關部門也已經注意到了團購的價格問題。在這場團購物資的“争奪戰”中,究竟是誰賺得盆滿缽滿?

從寶媽到項目經理:掌握流量密碼、流程化管理的“團長”背後誰在賺錢?

“團長”成流量中心

封控期間,物流運力不足,很多商家隻能采取批量銷售來減少物流配送壓力,而這也誕生小區團購熱潮和一批“團長”。

陳依是浦東新區三林鎮的一位居民,自從3月28日浦東新區實行封控以後,她就再也沒出門買過菜了。“一開始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電商平台還能搶到菜,後來即使一天搶幾次、幾個平台都搶,手點麻了也搶不到。”她告訴第一财經記者。

後經鄰居的推薦,陳依走上了“團購之路”。通過某個團購群,陳依順藤摸瓜地加入了數十個團購群,不同的“團長”正在組織不同類型食品的成團。截至接受第一财經記者采訪,她已參與團購了14批食品。

從寶媽到項目經理:掌握流量密碼、流程化管理的“團長”背後誰在賺錢?

“後來有一個鄰居說要買草莓,30份就能成團,正好我很久沒有吃了,就跟她一起成為‘團長’了。”真正進入“團長”的角色後,劉可發現群裡居民對于肉、蛋、蔬菜等必需品的需求很大,便主動肩負起責任,幫居民尋找靠譜的供應商。

“首先要保證供應商是真實的,其次是誰越快發貨就選誰。疫情之下,大家對于成本效益的要求已沒那麼高了,1.3元一隻的雞蛋和1.5元一隻的雞蛋其實沒有什麼差別。”有一次,為了證明供應商的真實性,劉可撥打了面包包裝袋上的電話,以确定供應商的可信度。

另一位“團長”王米爾最近很忙,她是個寶媽,居家辦公、照顧孩子、兼顧家裡的大小事務,并負責社群部分居民的團購。王米爾表示,自己一共組織過2次團購,團的是和府撈面的鮮煮面産品。“做了媽媽後,總想着孩子能吃得營養又健康。”王米爾表示,為了每天能給孩子準備豐富營養的飯菜,封控期間自己加了很多團購群:“小區裡有專門團購蔬菜的微信群,也有專門團購肉的微信群,就連水果一類的物資,也都有專門的群可以買。”

小區居民的需求,也是促使王米爾開團的動力。

因為住處靠近張江高科技園區,王米爾的不少鄰居都是典型的“張江男”——不會下廚,有些人家裡甚至都沒有趁手的廚具,是以封控期間隻能靠友善食品度日。“當時我們小區裡都是團購食材的群,就是沒有一些友善類食品的團購群。是以就想着能不能幫他們解決一些問題。”王米爾表示,下單後,她就時刻關注物流資訊,“關注物流資訊的頻率,比我自己在淘寶買東西時還要多。”得知即将送達時,王米爾還提前到小區門口等着,生怕自己的團購有什麼差錯。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王米爾很快便開啟了第二輪團購。而且在第一次的口碑之下,第二次團購的人氣更旺,“我發完消息去洗了個碗,回來就看到報名參團的人數,已超出起送标準好多倍了。”

從寶媽到項目經理:掌握流量密碼、流程化管理的“團長”背後誰在賺錢?

正因團購需求的升溫,“團長”如今俨然成為了社群流量中心。

浦東中芯花園社群的“團長”李雲每天都在對接家樂福等大型零售商,一大早,業主群内便發出好幾條通知,@all “咱小區團的蔬菜套餐到了、牛奶來了、水果套餐也來了,請各樓棟志願者到小區南門指定地點幫大家拿下”。随後,志願者們便從小區門口固定地點接回各自負責區域内樓層物資,逐個放在每家每戶門口。

李雲所在小區剛被封控後,自發成立了志願者社群。“團長”一天的工作幾乎是24小時線上,不僅連結門店,更多的是連結社群服務鄰居。從前端下訂單接龍的咨詢到接龍後付費及到貨、取貨、售後退換貨,以及終端每天上架商品及下架商品與資訊核對,每天晚間對賬核銷再到門店物資儲備同步等。可以說一位“團長”身兼小編、客服、營運及财務等多項職能,也掌握了更多社群消費的流量資料。

制表搞流程的專業“團長”

相比寶媽等,與一批具有專業背景的“團長”越來越成為“中流砥柱”。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上海“團長”大多數為“90後”和“95後”白領,他們來自各行各業,都善于将本職工作中的特長運用進“團長”工作。物流行業的“團長”擅長ERP系統,對于團購流程邏輯清晰;日常任職資料分析崗位的“團長”使用excel非常熟練,自創了表格模闆;來自合夥人助理崗位的“團長”與供應商和“團員”的溝通協調能力極強。

長甯區周家橋街道的“團長”劉可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在做“團長”十幾天裡,其工具一步步更新,幫手也逐漸增多。“一開始使用群接龍統計人數,後面人多了就用騰訊文檔,因為這樣可以全員線上編輯。再後來又引入了‘快團團’小程式,友善收款和統計。而且,還招募了“副團長”和樓裡的“樓團長”幫忙進行貨品分發工作。”

吳嘉斌是個80後男生,成為“團長”後,依托自己項目經理的專業優勢,他制定了一整套專業的政策和流程,其制定了四大站路步驟——初步搭建團隊、團購分組和精細化管理、搭建更多職能團隊并高效化社群管理、形成标準流程甚至開拓教育訓練。

“我們組成了一個團購項目組,分為管道組、志願者組、統計和财務組、物資分發組,統籌管理組以及資料分析組。管道組負責詢價、品質安全确認、下單、跟蹤物流資訊等;志願者負責居民成團、收貨、清點、分發等事務;統計和财務組則進行付款彙總、支付和退款等事宜;物資分發組負責制作物資分發檢查表、聯系運輸工具、物資消殺、清點并按樓棟配送;統籌管理組則根據團隊營運能力,整體把控團購節奏和頻率,根據收貨後的使用者回報來調整管道名單;資料分析組則發起使用者調研,根據每一筆訂單資料來制作分析報告。”吳嘉斌向第一财經記者展示了其精心制作的流程圖,目前其所在小區大緻都在按照此流程做團購。

更具有大資料專業概念的是,在掌握了使用者的流量資料後,吳嘉斌的工作組還有專門的“發言人”,對小區居民統一釋出資料組做的分析報告,包括每天的資訊和回報等,用于改進之後的團購。

和記者聊到一半,吳嘉斌接到了物資到貨通知,他立馬下樓去接物資并清點,然後踩着小區内的黃魚車,用大約半小時的時間和小夥伴們一起投放到各棟樓,此時已是晚間。4天内,吳嘉斌和他的團隊一共完成了2000份物資的訂購和發放。

從事攜程目的地供應鍊業務的李斌,則牽頭對小區進行了4個闆塊劃分,并由具體住戶-樓道組長-闆塊的塊長-團購組的鍊路,收集使用者采購需求,來進行已制定标準化流程的開團動作。當物資到達小區,志願者進行消殺之後,會由“團長”首先按小區三個不同弄号進行分揀及排放。李斌為此還制訂了“物品分揀依據小區地圖排放”的規則,物資配送組即可按照由遠即近的順序對物品進行配送。李斌表示,其目前有核酸組、物資配送組、團購組、老年關懷組、醫療組、文案組和聯絡組,7個組别,鄰裡的互幫互助讓不相識的鄰居們距離更近了。

從寶媽到項目經理:掌握流量密碼、流程化管理的“團長”背後誰在賺錢?

誰在賺團購的錢?

陳依近期購買了一份價值60元的蔬菜禮包,裡面有2顆白菜、1個洋芋、1個洋蔥、2根胡蘿蔔和2根黃瓜,售價比平時要明顯要高。

第一财經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百聯、盒馬、大潤發和永輝等大型零售商的整體物價是穩定的,因為供應鍊優勢和規模化直采有利于穩定價格。但市場上流通的貨品并非100%都出自這些大型零售商,還有一些具有批發管道的商家,他們的定價就不太統一了。

第一财經記者以“團長”的身份咨詢了幾家蔬菜供應商,其中一家嘉定的供應商透露:“一批2噸~3噸的蔬菜的淨利潤目前能有1萬元,而本輪疫情之前的淨利潤隻有3000元~4000元。相當于翻倍賺錢了。”另一家蔬菜供應商說:“現在售價118元的蔬菜盲盒,以前售價30多元,不過我們的成本也增加了1倍。”他還表示,“團長”可以加價賣128元,有些“團長”就是賣這個價格。

“這些中小型供應商或批發商,很難整體管理,是以他們的價格是不穩定的,而一些找他們拿貨的‘團長’就會成本很高。這首先就讓供應商掙了一筆翻倍的利潤。然後就看‘團長’自己了,有些‘團長’不會加價,有些則會在供應商的基礎上加價。是以有一部分供應商和‘團長’是賺錢的。”一位零售業人士透露。

第一财經記者采訪後了解到,一部分“團長”的初衷較為簡單,主要是幫鄰居解決物資煩惱,甚至有些“團長”是貼錢的。但也有一部分“團長”希望能通過團購掙點錢。

第一财經記者又以“團長”身份加入了一個返利團購群,裡面會有人不定時分享一些可以返利的團購資源,每個團大概返利400元~500元。單看一份商品,利潤率大約在10%~15%左右。此外,還有一些團購群單是入群就需要繳納5元的“團費”,之後才可享受群裡的團購資訊。

一些居民認為,“團長”賺點辛苦費是合理的,更何況是疫情期間為大家尋求物資,還幫送貨,但收取的費用要在合理範圍内。

對于供應商來說,除了菜品本身成本的增長,物流成本也在劇增。有供應商表示,現在貨車送貨一趟運費2000多元,以前隻要幾十元。而一些接單的小哥也有加價現象,記者就遇到過貨品價格100元,而跑腿費要200元的單子。

對此,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團購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社群團購要加強價格自律,守法依規經營。規範明碼标價,真實說明資訊。對以套餐形式銷售商品的,在标明銷售總價的同時,應當标明所含商品的品名和數量。對于另行收取打包費、配送費等服務性費用的,應當标示服務項目、價格及計價機關,不得在标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費用。優化組織管理,保障消費者權益。對相關經營者送出的行政許可、身份、位址、聯系方式等真實資訊進行核驗登記,明确售後服務聯系人和聯系方式,及時協調解決漏發、錯發、退款等問題。

據“上海市場監管”微信号消息,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公布了一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價格欺詐”、“不明碼标價”等。

4月13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釋出會上,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表示,為了進一步規範“社群團購”價格行為,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根據市民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制定釋出了《關于規範疫情防控期間社群團購價格行為的提示函》,提示相關組織者、經營者在開展“社群團購”中,應當根據經營成本,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商品,不得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目前,已經有一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例被查處。

還有部分社群居委會則給出了相關的提示,要求“團長”具備一定的資質并簽訂承諾書後方可開團,“團長”要對團購商品負責到底,若發現賺取差價者将進行曝光。

(文中陳依、劉可均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