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碎銀幾兩苦中求,颠沛流離幾時休

無疑,接下來的日子,既沒有期待的那麼好,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糟。想想看吧,人生本就是一個過程,就不要急于求結果。所有的好與糟都是一種體驗,所有的體驗就是生命的閱曆,所有的生命閱曆就是人生财富。過慣了這種患得患失的日子,就不再那麼較勁和執念。當我們一門心思去商海顆粒無收又滿是傷害的時候,也就飽嘗人世的辛酸。當我們總是憧憬着下一刻的美好時,難免會被許多不确定性因素所困擾。剛逃離一個危難之地,卻不知後面的危難在所難免。突然想起《西遊記》中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經曆,一路刀山火海、降妖除魔,也是渡難劫波、逢兇化吉啊!縱使此刻如大師兄那般抓耳撓腮猴急猴急般模樣,又有何用呢?還不如那二師兄心無雜念、吃飽喝足!

無疑,這一世的颠沛流離,真讓人悲催至極。說句實話,打疫情在上海東窗事發、肆意蔓延一來,人們的生活都沒有安穩過。近來,可怕的上海打亂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也讓周邊的地帶難逃牽連,出現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且不說蘇州火車站實施封閉管控,且不說物流車堵在高速路上,且不說救援蔬菜因為延時送達而腐爛,且不說核酸檢測時呼爹喊娘地侍候,且不說五湖四海的志願者鞍前馬後卻沒有溫情的招待,且不說出租房裡饑腸辘辘的外鄉人……大體還是那一句“做人不能太上海!”,無需多言,漏洞百出,大家細品即可。種種迹象足以表明,一座城市給人帶來的優越感,并不是高樓大廈的繁華氣象,也不是腰纏萬貫的貴族形象,而是那種高貴階層傳遞給世間的溫暖和熱誠,而是那種與人為善、謙卑涵容的親切感!

碎銀幾兩苦中求,颠沛流離幾時休

在即,日子困窘不在話下,保命年裡誰膽敢再做提桶俠?關乎上海早日解封,也是衆望所歸的渴盼。時下的光景,同樣禁閉在廠區,百無聊賴之間,除了能吃會睡,還能幹些啥呢?但也并不覺得空虛,畢竟空曠的園區裡頭并不單調,多少還是有得轉頭,不管是去籃球場過把瘾也好,還是去足球場濫竽充數一番;不管是去靜逸園坐秋千椅、打羽毛球,還是去閑庭院看孔雀開屏和黑天鵝戲水;也不管是躺在床上玩王者和吃雞遊戲,還是隔着窗賞泾河一帶的夜色……本以為這個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地方,足以讓人身心安頓,給人拭目以待的希望。可料得如今,既無所事事,又坐以待斃,如此曠日持久,豈不讓人惶恐?

此刻,當俄烏之戰愈演愈烈之際,國内疫情态勢也是居高不下、岌岌可危。且以生逢亂世,何嘗悲天憫人?在這樣一個左沖右突的大環境下,能夠相安無事活着都已經很不容易了,就不要到處亂跑、再來添亂。本是同一條船上的人,就要戮力同心,别以為“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别覺得“财大氣粗,高人一等”,那些光鮮亮麗的頂流階層,也未必有平常百姓好過。其實,一點一滴都影響着我們的日常。當疫情無端盛行,甭說發家緻富的理想,即便一日三餐的吃食,就已經心滿意足了。過好當下的生活是一種能力,首先得有一個好心态,再得有一個好信念,跟有沒有錢、發不發财沒有太大關系。但我們一門心思萌生搞錢的願景時,殊不知上海出租房的打勞工連吃一個饅頭、喝一杯水都成為最大的奢望。

碎銀幾兩苦中求,颠沛流離幾時休

隻此,生下來,活下去,誰都不易,豈可跟風攀比?生活不能被外界牽制,生活需要自己來主導。生活有兩大誤區:一是生活給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似乎因為自己無法證明自己的幸福,是以才需要用别人的眼光來證明,其實這是一種虛榮和自卑心理在作怪。不要活得太被動,不要諸事都盲從,因為這樣會讓你很辛苦。隻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行,自己感到快樂就好,用不着向别人證明什麼。不要光顧着看别人,走錯了自己腳下的路。 唯有沒心沒肺,方可活得不累。是以各位,提高自身能力,才是關鍵,别去做怨種,别去做害蟲。

隻此,此一時,彼一時,勿竊喜,勿生悲。人生好比一條曲折的道路,一路行來,有風光明媚,也有崎岖驚險。我們喜歡把橫阻在眼前的山、水,比喻為人生的困境;其實,當攀上人生的巅峰後,也需要峰回路轉,才能再開拓新的天地,否則,一味地自滿、自傲,隻有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人生,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沒有人是完美的,是以當順其自然,生命因放下而美麗,人生因務實而精彩。好與不好都走了,幸與不幸都過了。人生再多的幸運、再多的不幸,都是曾經,都是過去。一如窗外的雨,淋過,濕過,雨過,天晴。

碎銀幾兩苦中求,颠沛流離幾時休?

誰知遊子奔波苦,風霜雪雨度春秋。

碎銀幾兩苦中求,颠沛流離幾時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