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車原創這幾年的汽車圈并不缺乏新面孔,“蔚小理”以及背靠傳統車企的埃安、極氪、智己等陸續走進全國各大城市的繁華地段,紛紛搶占消費者的目光。
論造新品牌,作為後來者的長安汽車更為激進。
近日,在長安汽車全球夥伴大會上,長安汽車正式釋出全新純電動品牌——深藍,同時宣布UNI系列也将被品牌化營運。
再加上去年11月才釋出的阿維塔,長安已手握N個品牌,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長安汽車一下子推出這麼多品牌,可能很容易讓大家都蒙圈。
其實我們可以簡單了解為:阿維塔是獨立營運的高端智能純電動品牌,其前身是長安蔚來。蔚來放手後改由長安與甯德時代、華為合作共創。
而全新的純電品牌“深藍”、即将推出全新微型車LUMIN、品牌化營運的UNI電動化系列都歸屬于“長安新能源車”。
深藍C385官圖
常言道廣撒網多斂魚,長安汽車如此布局目的顯而易見:
阿維塔在甯德時代、華為的支援下,對标特斯拉等高端智能電動品牌;
深藍、UNI電動化系列面向中低端市場,對标比亞迪、小鵬等更大衆化的品牌;
LUMIN、奔奔則負責低端市場,對标五菱。
LUMIN糯玉米官圖
車企針對不同細分市場,推出不同品牌精準打擊,快速收割市場,屬于市場進攻者的正常打法。
放眼國内市場,上汽有智己、飛凡,吉利有極氪、幾何,長城有沙龍、歐拉,北汽有極弧和北汽新能源。
幾乎各家車企都用不同的品牌戰略,把高-中-低端的電動車市場填滿,借助擺脫過去形象的新品牌,友善講新故事,試錯成本也更低。
而對于長安汽車來說,布局中高端市場尤為重要。
長安奔奔E-star
根據乘聯會顯示,長安汽車1-3月新能源車銷量達到30645輛。
雖然已經跻身廠商前十名,但略顯有些隐憂的是,這個成績絕大部分由定位微型車的奔奔EV所貢獻(1-3月銷量為26119輛)。
乘聯會1-3月新能源車銷量
雖說人民需要平價代步車,但車企總不能隻靠薄利多銷,來實作盈利和可持續發展。阿維塔和深藍就是要打破這一不平衡,沖破高端化瓶頸,完成品牌價值轉型提升。
當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快速革新也是中國品牌向上的千載難逢機遇。“蔚小理”已證明道路的可行性,有新技術、新營銷加持的阿維塔與深藍或許也可以。
一方面是品牌向上的内因,另一方面則是市場需求驅動的外因。從目前來看,國内新能源車市場呈現出典型的“啞鈴”消費結構,即高端産品放量,低端産品爆發,中端産品少且銷量低。
随着新能源車的需求普及,中高端市場逐漸爆發出巨大的潛力。此前,沈晖就判斷預計到2030年,15萬元-25萬元價格區間的電動車型将占據約60%的市場佔有率,滲透率将從3%增長至40%。
深藍正是長安汽車面向這片藍海駛出的遠航之船。
說起新能源,長安汽車實際上并不完全算是後來者。早在2001年,長安汽車就開始涉足新能源領域;
2017年,長安汽車還釋出了新能源全新戰略“香格裡拉計劃”,宣布2025年時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并實作全譜系産品的電氣化。
在當時看來,這轉型思維甚至比起比亞迪還要超前。
四五年過去了,如今的長安汽車已經弱化“禁售燃油車”的字眼,畢竟國家的新政策指導方針也沒有對燃油車一刀切,而且循序漸行地向混動化過渡。長安汽車難以一下子割舍自己在燃油車領域的優勢。
而在新能源領域,長安的表現并不盡人意。
原因一是依賴低端車走量,其他油改電産品難以與市面上熱銷産品競争;二是産品更新疊代速度相對較慢,以至于目前聲量還不及比亞迪、極氪、埃安等。
随着MPA、EPA、CHN三大産品技術架構以及未來的SDA智能純電架構到來,這樣的曆史将會被改寫。
(1)MPA架構相容燃油車,以及插混、混動等電氣化産品。
(2)EPA架構覆寫三個細分市場,EPA0、EPA1、EPA2分别能衍生出微型和小型車、緊湊型、中型及以上車型,其中率先釋出的是LUMIN、C385、C673。
(3)CHN架構則是由長安與華為、甯德時代打造的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平台,率先釋出的是對标特斯拉Model Y的阿維塔11。
阿維塔11
三者互為補充,締造出長安新能源産品的DNA,其應用範圍還将涵蓋歐尚、凱程等品牌,實作全系産品的電動化過渡。
單在今年,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就将推出8款新能源車。随着架構的逐漸落地,其産品攻勢将愈發強烈,所勾勒的未來藍圖也逐漸清晰。
按照規劃,到2025年,長安汽車總銷量目标400萬輛,其中長安品牌目标300萬輛,新能源銷量目标105萬輛,新能源占比35%。
到2030年,長安汽車總銷量目标為550萬輛,其中長安品牌銷量目标為450萬輛,其中新能源銷量目标為270萬輛,占比60%;海外市場占30%。
以目前成績來看,長安汽車在實作新能源占比達35%和60%的道路上,仍然任重而道遠。不過,從如今這場釋出會巨大的資訊量來看,長安轉型的決心和行動力又不容小觑。
過去一年,傳統燃油車市場現存85個品牌,月銷量千台以下的品牌有34個,有9個品牌消亡。預計未來3-5年,80%的品牌将面臨關停并轉……
此番言論已被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頗有點販賣焦慮的意味。
現實的确是一個接一個的汽車品牌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鈴木、雷諾、寶沃、讴歌以及一大批曾經聲勢浩大的新勢力黯然離場,也不得不讓長安汽車居安思危。
在釋出會後半段,長安汽車還略微提到“将釋出國産首款氫燃料轎車“、“量産半固态電池”、”建立歐洲與北美總部“等,不甘示弱的氣勢透過螢幕都能感受。
如今新能源車的普及率已達到20%左右,正如在鴻溝理論中,當一個行業的技術或産品的滲透率達到16%參考數值,意味着迎來了技術鴻溝向大衆化市場快速普及的關鍵點。
在這節點下,長安汽車在“深藍”與“阿維塔”雙線并行的路上需要走快一點,再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