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孤獨:我和“社恐”不一樣

孤獨:我和“社恐”不一樣

文獻:Lieberz, Jana, et al. "Behavioral and neural dissociation of social anxiety and lonelines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42.12 (2022): 2570-2583.

DOI:10.1523/JNEUROSCI.2029-21.2022

作者:狗尾巴花 |封面:Render Mix

“孤獨”是現代社會中不容小觑的現象。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孤獨感所帶來的心理健康風險越發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作為導緻早死(premature mortality)的風險因素,孤獨感可以與吸煙、肥胖相提并論。目前,降低孤獨感的認知行為療法(CBT)通常都是由治療社交恐懼症(social anxiety)相關的療法改編而來。其背後的邏輯也很簡單:社交恐懼症常常與社交隔離(social isolation)、主觀上的低社會支援和低品質友誼相關,這些因素會導緻社交恐懼症患者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較低——而低人際關系滿意度,正是孤獨感的關鍵特征。

另外,社交恐懼症的核心機制之一是“回避社交場合”,在部分學者的假設中,這也是孤獨感較高的人傾向于做的事情。有了“低人際關系滿意度”和“回避社交場合”兩大重合點,将孤獨與社交恐懼聯系到一起似乎合情合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孤獨:我和“社恐”不一樣

本研究中,42名高孤獨感的被試和40名低孤獨感的被試(均沒有臨床診斷,屬于一般人群)參與了社交賭博遊戲(social gambling game)。該遊戲中,被試可以選擇保守選項,即保留本輪配置設定到的錢;或者冒險選項,要麼赢得雙倍的錢,要麼輸掉配置設定的錢。當賭赢了時,被試會收到積極回報,輸了則收到消極回報。回報的形式有兩種:社交回報和機器回報。各種情形參考下圖A、B。在fMRI機器中進行的遊戲裡,所有圖檔均由文字取代。

孤獨:我和“社恐”不一樣

- Lieberz et al.,J. Neurosci.-

研究結果表明,高孤獨組的社交焦慮得分确實高于低孤獨組(下圖A),不過兩組在遊戲中做出的決定并沒有區分(初始配置設定到的錢越多,願意賭一把的就越少,下圖B),而是在對回報的感受中有些許差別。具體來說,相對于來自電腦的消極回報,高孤獨者更樂于收到來自“人類”的消極回報(打出的“愉悅感”(pleasantness)分數更高);低孤獨者則相反,社交意義上的消極回報更令他們不快(下圖C)。兩組對不同來源的積極回報感受相似。這部分行為學結果表明,高孤獨者對社交回報的認知模式與低孤獨者并不相同。

孤獨:我和“社恐”不一樣

- Lieberz et al.,J. Neurosci.-

fMRI結果與行為學結果一緻,在被試沒有在做決定的階段,研究者沒有發現兩組杏仁核(amygdala)活動的明顯差異(下圖A),而是在接收回報階段發現了相反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活動模式(下圖B)。伏隔核是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的一部分,一般認為它與動機-行為連結有關。對比機器消極回報,高孤獨者的伏隔核活動在社交消極回報中較低,低孤獨者則正好相反——腦成像結果印證了行為學結果,在消極社交回報的認知模式上,高孤獨者與低孤獨者擁有的神經活動層面不同。

孤獨:我和“社恐”不一樣
孤獨:我和“社恐”不一樣

- Lieberz et al.,J. Neurosci.-

當研究人員将孤獨與社交恐懼症狀聯系在一起時,可以發現低孤獨者與高孤獨者有着相反的杏仁核活動模式(下圖A、B)。最有趣的莫過于下圖C的結果,對于高孤獨者來說,其社交恐懼症狀越多,參與社交場合的主觀價值就越高,再一次與低孤獨者相反。

孤獨:我和“社恐”不一樣

- Lieberz et al.,J. Neurosci.-

這項研究表明,孤獨與社交恐懼症擁有不同的認知-行為和神經學模式。不同于在社交恐懼症患者中常見的社交回避,高孤獨人群與低孤獨人群的不同在于對消極回報的反應——高孤獨人群受到消極回報的影響更大,但社交因素的加入會削弱這種影響。是以,針對高孤獨感的行為認知療法應當與針對社交恐懼症的療法區分,其治療目标并不是社交回避。

我們或許可以将這些研究結果籠統地概括為“越孤獨的人越渴望社交”。盡管并不擅長社交(社交焦慮得分較高),其他人類對于高孤獨者來說既是一種被珍惜的存在(參與社交場合的主觀價值随社交焦慮得分增加而增加),也是應對消極回報的保護機制(認知-行為與腦成像結果都支援這一假設)。

孤獨:我和“社恐”不一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