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方不回你消息,并不是“讨厭你”那麼簡單

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對方不回你消息,并不是“讨厭你”那麼簡單

周國平老師在《人與永恒》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天性不宜社交,在多數的場合下,不是我覺得别人乏味,就是擔心别人覺得我乏味。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想讓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其實,很多時候社交都是一種“天賦”。

與其說是天賦,也可以了解為:從小到大,他所經曆的事情,人際關系,讓他變成了一個熱愛社交,并且在社交中遊刃有餘的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不擅長社交的。

盡管也能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得落落大方,讓自己不出醜,不犯錯;但心中,對于過度社交還是感到疲憊,充滿壓力。

而在與人聊天時,也容易讓人産生“社交壓力”。

當對方不回你消息的時候,難道隻是讨厭你嗎?

并非如此。

對方不回你消息,并不是“讨厭你”那麼簡單

-01

社交壓力大

在當下的環境中,一個人每天都投入很多時間到網絡中。

要麼跟網友互動,要麼不斷刷朋友圈,回複别人的聊天。

從早晨睜開眼,到晚上睡覺之前,手機基本上很少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内。

人每天會接收到各種各樣的資訊,複雜,多樣,各種資訊充斥着你的眼球。

時間久了,人的精神和情緒都會處于“高壓狀态”。

比如說:

你的工作,要求你每天必須跟很多人聊天,每天跟别人通話。

一旦有休息、放松的時間,你會特别讨厭跟别人聊天。

這就可以了解為“社交壓力”。

而在這個時候,當朋友給你發消息,聊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你就懶得回複。

并不是讨厭對方,也不是對他有什麼意見,僅僅是太累了,實在是不願意展開這場社交。

對方不回你消息,并不是“讨厭你”那麼簡單

就像我自己的工作與文字有關。

每天除了看書就是坐在電腦面前打字工作,當我處于一天中最疲憊的時間和狀态下,朋友給我發資訊,我就很難去應對。

常常反應慢半拍,無法給對方及時的回饋。

開始的時候,朋友很不了解,會旁敲側擊地問我原因。

後來大家都知道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也就不會勉強我,在工作日階段,他們有事情就會直接告訴我,而不是聊一些漫無目的的話題。

是以說,如果朋友不回你消息,你可以試着了解對方。

他可能是當下的階段,處于“社交壓力”之中。

回複你消息,可能無法跟你建立良性的社交;不回你消息,又擔心你多想。

對方不回你消息,并不是“讨厭你”那麼簡單

-02

社交焦慮,感到無趣

還有一些人不回你消息,是因為他們正處于“無聊”狀态。

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即便是聊天的行為,在他眼中看來也是無趣的。

比如說:

你不喜歡喝酒,不會喝酒,但偏偏不得不參加一場酒局;在你看來,那些喝酒的人,喝酒的行為是無趣的。

你不會抽煙,但當下的聚會周圍的人都在抽煙,你内心就十分焦慮,又不得不忍受這份煎熬和無趣。

你會唱歌,但此刻的你不想唱歌;聽着朋友撕心裂肺地唱着跑調的歌曲,在你看來,這更是一種煎熬。

同樣的道理。

當你此刻不想聊天,對回消息不感興趣,疲憊且焦慮的你隻想放下手機睡一覺。

可這時,朋友給你發了十幾條消息,你可能就懶得回複了。

對方不回你消息,并不是“讨厭你”那麼簡單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類人的社交模式屬于:

“低取悅,低社交”狀态。

可以了解為:

他們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興趣,對社交也提不起太多的欲望。

休息日的時間,他們甯可宅在家裡享受自己的生活,也不想出去湊熱鬧。

朋友叫他出去吃飯聊天,他總是找各種理由推掉,無法推脫之後,才會不情願地參加某些飯局。

在跟朋友聊天時,他不回複你。

不是不承認跟你的友情,而是單純地不想回複,沒有興趣。

就像你此刻很困,隻想睡覺,不願意做任何事,這是同樣的心情。

對方不回你消息,并不是“讨厭你”那麼簡單

總體來說:

外向型社交的人,能夠通過社交,來為自己補充能量;越是社交,他們就感到越開心。

而内向型社交的人,每一次處理人際關系,對他們而言都是一種消耗,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緩解自己的焦慮和壓力。

對方不回你消息,并不是“讨厭你”那麼簡單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不想回消息的階段?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