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說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晚年更幸福?心理學給出原因,很真實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想先問問大家:你覺得獨生子女和多子女的父母,哪個晚年更加幸福呢?

對于這個問題,想必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同的生活經曆,也必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但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分析,“多子多福”是镌刻在我們骨子裡的對生活的美好期待,一直以來被許多人奉為真理。

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多生育兒女,既能滿足家族式抱團發展的需要,也能為“老有所養”提供多一份的保障。

然而,随着時代的發展,過去的生存法則,似乎不再适用。

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斷感慨,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到了晚年可能會更加幸福。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咱們今天就通過心理學的角度,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原因真的很現實。

為啥說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晚年更幸福?心理學給出原因,很真實

01.獨生子女家庭,親子情感濃度更高

在多子女家庭,我們常探讨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

如何把一碗水端平?

可事實上,真正置身其中的時候,我們就會恍然明白,哪怕再怎麼一視同仁,也總有顧此失彼的時候。

也就是說,在多胎家庭,無論是時間、精力、情感等投入,在某個瞬間,必然會發生傾斜。

再講的通俗一點,孩子們得到的是父母看似公平配置設定之後的“愛”,并且這種愛,也很難達到百分百的平均。

用化學名詞來解釋就是:多一個孩子,相當于原本的親子情感濃度,多了一次“稀釋”。

但這種現象,卻不會出現在獨生子女家庭。

因為家裡一個孩子,往往是衆星捧月、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存在。

無論是長輩還是父母,所給予這個孩子的愛,都是完整的。

而孩子從父母身上所感受到的關愛、養育、照顧、陪伴,缺乏比較、競争對象,整個成長過程,是在全身心的汲取。

如此一來,雙方之間的情感濃度,必然更高,關系也更加緊密。

心理學家艾爾波特,就提出過一個名為“社會滲透理論”的說法。

指的是,随着關系的深入,個體之間的情感交流逐漸從表層資訊,擴充到深層次的私人資訊。

在獨生子女家庭,因為關注點隻有一個,精力和時間不會被分散,也就充分創造了父母和孩子深入交流的條件和環境。

雙方的情感粘性更高,依賴感更強,等到老人晚年了,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來往也就會更加密切。自然而然會覺得更加幸福一些。

為啥說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晚年更幸福?心理學給出原因,很真實

02.多子女家庭,家庭資源被分散

在多子女家庭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一種現象:

提起養老,兒女們之間總是精于算計,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

就比如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故事。

一個老太太有七八個孩子,但是到了晚年,卻沒有一個願意在跟前盡孝。

不僅如此,有一個算一個的還直勾勾的盯着老人家的房子。

到後來,有人給老太太出了個主意,就說家裡有個祖傳的寶貝,誰最有孝心,這個寶貝就傳給誰。

等到風聲散出去之後,果然,兒女們趨之若鹜,立刻變了一副嘴臉。

很多人不了解,為什麼孩子多了,養老反而成了一件難事呢?

其實,這跟家庭資源被分散,有着莫大的關系。

社會學家吉爾登的家庭資源配置設定理論指出,家庭中的資源,包括情感、時間和金錢,都是有限的。

而在多子女家庭中,這些資源更容易分散,也更容易發生傾斜。

簡單來說,每個孩子都沒有獲得完整的資源,就容易在心理上出現“養老責任平攤或傾斜”的想法。

但事實上,養老責任的平攤,就跟多胎家庭,父母要把一碗水端平一樣,根本無法實作。

到最後,就會演變成抱怨、争執、吵鬧,甚至是撂挑子的擺爛狀态。

而獨生子女家庭,卻完美規避了這個問題,既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也不會耿耿于懷資源上的配置設定不公,自然就隻能依靠自己,給老人晚年帶來更多的關注和溫暖。

為啥說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晚年更幸福?心理學給出原因,很真實

03.獨生子女,更有責任感

在“生成與停滞理論”當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在中年階段,往往會通過照顧下一代或支援父母來獲得成就感和心理滿足。

也就是說,每個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有“烏鴉反哺”的心理推動力。

但是在多子女家庭中,這種推動力,會因為養老責任的共同分擔,失去效應。

而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因無人分擔,卻可以無限放大這種推動力。

當然,從表面上看,我們也可以了解為獨生子女的責任感,會更強一些。

這種“責任感強烈”的源頭,一方面是他們體會了“你養我小”的全面溫柔和細膩,另一方面是明确沒有人能夠提供幫助後的堅韌決心。

因為獨生子女明白,自己與父母之間,有着絕對的唯一性。

是以一般來說,在養老層面,獨生子女的主動性更強,也因與父母建立了良好的親密關系,是以在情感表達層面,也能在父母的晚年,滿足他們更多的情感與精神需求。

為啥說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晚年更幸福?心理學給出原因,很真實

其實,人到晚年,生活到底能不能得到保障,其核心要素根本不是兒女的數量。

而是要看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是否建立了緊密的情感連接配接。

也就是說,哪怕是多子女家庭,隻要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父母與他們建構了和諧、平等、幸福、有效陪伴和頻繁溝通的親子關系。

那麼總有一天,孩子同樣會把這一切,還給父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