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敏原檢測越全越好?為什麼有的人覺得“查了也白查”

“對于過敏性疾病治療的首要原則是脫離過敏原,很多哮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種類的變應原過敏,尤其是在接觸特定環境後。”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王穎醫生介紹,過敏性疾病的精确診斷是預防和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核心,早期進行變應原檢查,明确是否存在變應原緻敏,哪些變應原過敏及程度如何,可以幫助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避免,進而避免疾病發作。

過敏原檢測越全越好?為什麼有的人覺得“查了也白查”

我們能看到,随着大家對過敏性疾病認知的提高,過敏原檢測也成了醫院裡的熱門項目,有的患者一上來就說,“醫生我過敏的東西太多了,你給我查,都給我查清楚”,“明明我辣椒過敏,醫生你怎查不出來?”“檢測完陰性,為什麼我還過敏?”“以前我根本沒有過敏的毛病,現在為什麼會對花粉過敏呢?”……

那關于過敏原檢測大家有幾點還是要了解:

過敏原檢測越全越好嗎?測多少種才算夠?

王穎醫生介紹,一般的過敏原檢測,會先給患者做總 IgE 檢測,這是判定機體總的過敏狀态的一種檢測手段,是過敏的一個重要标志。它的數值增高,表明患者正處于過敏狀态,如果數值比較低,那過敏的可能性相對較低。一旦判斷患者存在過敏,醫生會進行進一步的特殊過敏源檢測,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既往病史、接觸史,有針對性地重點檢測。

患者希望過敏原檢測越全越好當然可以了解,但大千世界能引發過敏的物質非常多,有機物、也有無機物,想要逐一檢測不現實、也不符合經濟效益比,其實沒必要。即使醫院過敏原檢測開展的再全面,也是針對常見的主要過敏原進行檢測。

對于一些過敏非常嚴重,有可能對很多種東西都過敏的患者,如果患者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進行更全面的過敏源檢測。但這并不是醫生的正常推薦,很多時候即使檢測出來明确的過敏原,患者也不可避免接觸,比如一些塵螨過敏的患者,塵螨經常存在于被褥中,你不可能不蓋被子,是以說,過敏原檢測沒必要一味地求“全”。

明明檢測陰性,為什麼我還是會過敏?

剛剛我們有說到,容易導緻過敏的物質非常多,即使醫生根據你的既往病史做了檢測,陰性也隻能代表某一種,檢測有限,很有可能你是對沒有檢測到的物質存在過敏。即使所有檢測項目結果為陰性,依然不能完全排除過敏性疾病。

王穎醫生也提醒,這裡還涉及到一點,很多患者做完過敏原檢測,非常開心,明确了某種過敏原陽性,想當然地認為,以後脫離這些物質自己就可以不用藥了。理論上确實是這樣的,但實際上完全不接觸幾乎是不可能的。隻能說盡量避免,或者嘗試脫敏治療,在控制良好的情況下跟它共存,不影響自己的生活。

年紀輕輕就雞蛋牛奶過敏,這些物質要終身規避嗎?

蛋白類過敏在過敏性疾病中非常常見,對于這類患者一旦發生過敏反應,且檢測結果為陽性,那至少在當下過敏狀态下是要嚴格規避的,那是不是說以後就永遠不能吃了呢?也不是,這個因人而異,有些人會在一段時間後出現耐受。

王穎醫生也提示,對于這類食源性過敏的患者,可以在過敏停止3-6個月後重新少量接觸或者試吃,如果發現不過敏了,那可能未來能夠逐漸誘導耐受,一旦發現仍會出現很嚴重的過敏反應,那就不建議再行嘗試,不宜接觸為好。

過敏與我們的免疫系統密切相關,經常會發現小時候對某類物質過敏的患者長大就不再過敏,一些中老年患者,随着年紀增大免疫功能的衰老開始出現過敏性疾病,過敏狀态是處在一個動态變化的過程中的。

作為過敏性疾病一個重要且必要的檢查,正确認識過敏原檢測可以科學指導過敏性疾病的治療!

過敏原檢測越全越好?為什麼有的人覺得“查了也白查”

專家簡介 王穎

呼吸内科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治醫師,從事慢性氣道疾病研究,參與“十二五”、“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課題。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金豆

識别上方二維碼

進入《看呼吸》視訊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