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过敏原检测越全越好?为什么有的人觉得“查了也白查”

“对于过敏性疾病治疗的首要原则是脱离过敏原,很多哮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变应原过敏,尤其是在接触特定环境后。”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颖医生介绍,过敏性疾病的精确诊断是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核心,早期进行变应原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变应原致敏,哪些变应原过敏及程度如何,可以帮助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避免,从而避免疾病发作。

过敏原检测越全越好?为什么有的人觉得“查了也白查”

我们能看到,随着大家对过敏性疾病认知的提高,过敏原检测也成了医院里的热门项目,有的患者一上来就说,“医生我过敏的东西太多了,你给我查,都给我查清楚”,“明明我辣椒过敏,医生你怎查不出来?”“检测完阴性,为什么我还过敏?”“以前我根本没有过敏的毛病,现在为什么会对花粉过敏呢?”……

那关于过敏原检测大家有几点还是要了解:

过敏原检测越全越好吗?测多少种才算够?

王颖医生介绍,一般的过敏原检测,会先给患者做总 IgE 检测,这是判定机体总的过敏状态的一种检测手段,是过敏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数值增高,表明患者正处于过敏状态,如果数值比较低,那过敏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一旦判断患者存在过敏,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特殊过敏源检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接触史,有针对性地重点检测。

患者希望过敏原检测越全越好当然可以理解,但大千世界能引发过敏的物质非常多,有机物、也有无机物,想要逐一检测不现实、也不符合经济效益比,其实没必要。即使医院过敏原检测开展的再全面,也是针对常见的主要过敏原进行检测。

对于一些过敏非常严重,有可能对很多种东西都过敏的患者,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更全面的过敏源检测。但这并不是医生的常规推荐,很多时候即使检测出来明确的过敏原,患者也不可避免接触,比如一些尘螨过敏的患者,尘螨经常存在于被褥中,你不可能不盖被子,所以说,过敏原检测没必要一味地求“全”。

明明检测阴性,为什么我还是会过敏?

刚刚我们有说到,容易导致过敏的物质非常多,即使医生根据你的既往病史做了检测,阴性也只能代表某一种,检测有限,很有可能你是对没有检测到的物质存在过敏。即使所有检测项目结果为阴性,依然不能完全排除过敏性疾病。

王颖医生也提醒,这里还涉及到一点,很多患者做完过敏原检测,非常开心,明确了某种过敏原阳性,想当然地认为,以后脱离这些物质自己就可以不用药了。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完全不接触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尽量避免,或者尝试脱敏治疗,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跟它共存,不影响自己的生活。

年纪轻轻就鸡蛋牛奶过敏,这些物质要终身规避吗?

蛋白类过敏在过敏性疾病中非常常见,对于这类患者一旦发生过敏反应,且检测结果为阳性,那至少在当下过敏状态下是要严格规避的,那是不是说以后就永远不能吃了呢?也不是,这个因人而异,有些人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耐受。

王颖医生也提示,对于这类食源性过敏的患者,可以在过敏停止3-6个月后重新少量接触或者试吃,如果发现不过敏了,那可能未来能够逐步诱导耐受,一旦发现仍会出现很严重的过敏反应,那就不建议再行尝试,不宜接触为好。

过敏与我们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经常会发现小时候对某类物质过敏的患者长大就不再过敏,一些中老年患者,随着年纪增大免疫功能的衰老开始出现过敏性疾病,过敏状态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的。

作为过敏性疾病一个重要且必要的检查,正确认识过敏原检测可以科学指导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过敏原检测越全越好?为什么有的人觉得“查了也白查”

专家简介 王颖

呼吸内科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治医师,从事慢性气道疾病研究,参与“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识别上方二维码

进入《看呼吸》视频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