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抗疫日記|劉毅:你的窗外有鳥叫聲嗎

你相信嗎?聲音也是有溫度的。

什麼是你記憶中最美好的聲音?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外灘大鐘的報時,山澗的溪水潺潺,海浪與風的交融,甚或浦江上輪渡的鳴笛……如今,對我而言,最美好的聲音是最近一周陸續收到的,來自上海各個角落,兩百多個鳥鳴的視訊和錄音。在我看來,這是當下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抹頑強溫馨的生命亮色。

我的抗疫日記|劉毅:你的窗外有鳥叫聲嗎

4月3日,一個封控中的平常的下午,我在家裡陽台突然聽到一陣久違的鳥鳴聲,那樣清晰悅耳,我趕緊掏出手機把它錄了下來,随即發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和朋友圈,得到了很多點贊和回報。

我的抗疫日記|劉毅:你的窗外有鳥叫聲嗎

當天深夜,有一個學生私信我:“我正在宿舍隔離,看到老師分享的鳥鳴聲十分感動。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把我錄的分享給老師,希望您天天開心。”我點開了她的錄音,聽着啁啾的鳥鳴,我又感動又開心,腦袋裡跳出一個念頭:大家都來互相傳遞鳥鳴該多好?于是,我寫下了征集錄音的文字:”如果你願意,請用手機将聽到的鳥鳴錄下,分享身邊的美好。一起錄,一起傳遞。”

我的抗疫日記|劉毅:你的窗外有鳥叫聲嗎

這就是我目前正在努力推廣的可持續性公共共創藝術“鳥鳴電台”,它起源于個人與朋友,發展于社交媒體,我覺得,這是“發現身邊本有的美好”美育的一部分,也是疫情下所形成的公共場域中的分享與療愈。如今,我每天的工作是整理發來的音頻和視訊,及時核對與修正錄音資料文字資訊,把音頻檔案編輯錄頻成為視訊,記錄作者、點位、檔案名,真心覺得,做一個線上電台主播真不容易。但我會堅持做下去,等解封了,這些素材可以在劇院做鳥鳴音樂會,可以在商場,在辦公樓、在社群等公共空間播放,這是一份傳遞,也是一種記錄。

我的抗疫日記|劉毅:你的窗外有鳥叫聲嗎

很多人因為疫情和網絡上負面資訊的傳播,身心疲憊,我希望這些鳥鳴聲能夠傳遞一份力量給這座城市。朋友圈裡很多熱心朋友,包括一些公益機構、學校、美術館都加入了這份愛的接力,這些視訊和音頻提醒着我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永恒,身體力行地為它注入希望吧,正如每天窗外的鳥兒會持續鳴唱。(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