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合資品牌未來何以自處?轉型新能源舉步維艱,油價大漲火上澆油

3月份,比亞迪的總銷量(10.43萬輛)超過了本田在國内的總銷量(10.1萬輛),并且比亞迪停産了所有純燃油車型,不能說這是一個曆史性的變化,但是卻展現着很多新的變化……

比亞迪用新能源汽車(混動+純電)在銷量上超越了本田中國,似乎預示着以新能源汽車為主力的車企,開始在銷量上超越強勢的合資品牌,或者說,在更加面向未來的汽車領域,自主品牌的先驅者們開始展現出對傳統燃油車豪強們的強勢沖擊,這種變化,或許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合資品牌未來何以自處?轉型新能源舉步維艱,油價大漲火上澆油

在過去的3月份,國内汽車市場有兩個“主題”,一個是燃油車的“糧食”汽油價格持續上漲,并且居高不下,另一個則是新能源汽車的集體漲價,關于油價和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的深層次原因,本身沒有讨論的意義和必要,但是這些突發性的變動,很可能正在影響着整車汽車市場和産業的變化。

過去一段時間,國内新能源汽車行業性的漲價,雖然有成本大漲的因素,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車企和品牌“趁火打劫”。很多新能源車企就是認定了随着油價不斷上漲,一些對用車費用比較敏感的消費者可能會選擇新能源汽車,加上有電池價格大漲的由頭,有些二三流新能源車的漲價幅度達到了2—3萬元。當然這也說明,油價的居高不下,對于燃油車車企,可能存在着一些危機。

合資品牌未來何以自處?轉型新能源舉步維艱,油價大漲火上澆油

事實上,如果未來國内乃至全球範圍内的油價一直居高不下,影響油價的不确定負面因素越來越多,那麼這必然會加速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換速度,油價上漲可能就變成了大趨勢下的“催化劑”。其實這對于很多至今仍然依靠純燃油車擷取市場地位和市場佔有率的合資品牌來說,可能就是一個不好的前兆,因為在眼界範圍内,國内市場的合資品牌,尤其是強勢的合資品牌,基本上都依賴于純燃油車,如果純燃油車産品因為油價持續居高不下,很多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那麼對于這些來說,恐怕就要面臨市場佔有率被新能源汽車蠶食的後果了。

合資品牌未來何以自處?轉型新能源舉步維艱,油價大漲火上澆油

現在看來,至少在國内市場,那些在全球範圍内予取予求的全球傳統汽車品牌,都面臨轉型新能源汽車極度困難的境遇,比如大衆、豐田、本田、通用、奧迪、寶馬、奔馳、沃爾沃、捷豹路虎等等。這些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在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基本上沒有什麼像樣的建樹,在銷量、技術吸引力方面和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似乎都沒法比。

合資品牌未來何以自處?轉型新能源舉步維艱,油價大漲火上澆油

當然,這也是大品牌的通病,這些合資品牌在燃油車時代掌握着燃油車相關的核心技術,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這些技術的先進性,讓這些全球品牌擁有了定價權和技術帶來的品牌影響力,是以很多合資品牌在國内市場配置低、價格高,但是銷量遠超配置水準很高的國産同級車型,核心原因就是自主品牌在燃油車時代不掌握燃油車的核心技術,沒有核心技術便沒有定價權。

但是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很多情況都發生了變化,随着車輛驅動形式、制造方式的不同,其實這些全球車企百年以來積攢的技術和經驗,有很大一部分就要徹底歸零了。我們看到,現在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領域中,自主品牌和國産車已經走到前面了,或者說技術和觀念已經同步向前,比如比亞迪的超級混動技術,在借助小排量發動機的情況下,可以同時提升車輛的動力,降低油耗,純電續航可以達到200公裡以上,這樣的車型,至今在合資品牌中沒有出現。而在電池、電控、智能駕駛等領域,甯德時代、比亞迪、地平線等第三方廠商掌握的技術也是比較領先的,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層面,已經喪失優勢了。

合資品牌未來何以自處?轉型新能源舉步維艱,油價大漲火上澆油

在新能源核心技術優勢喪失甚至完全落後的情況下,合資品牌在轉型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有一些“大公司病”卻依然存在。比如明明續航很短、智能化程度很低、加速能力一般,但是價格依然賣得比國産的同級别更貴,這些的合資車型不勝枚舉,在這裡不需要舉例,因為在合資品牌中,還沒有一款能在銷量上拿得出手的新能源車産品,這是現狀,也是未來,也是消費者的選擇。因為很多合資品牌沒有辦法放下身段和品牌包袱,在産品和價格層面和自主品牌、國産車進行同一次元的競争,結果就是國産新能源車越來越多,越賣越貴,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哀鴻遍野。

合資品牌未來何以自處?轉型新能源舉步維艱,油價大漲火上澆油

油價上漲是一個偶發情況,但是并不意味着偶發之後就會迅速消失,如果油價一直居高不下,對于嚴重依賴燃油車,轉型新能源自我阻力很大的合資品牌們來說,可能就要面臨衰落了。很多合資品牌試圖賺盡燃油車最後一分錢,而且似乎并不願意放棄在燃油車時代建立的品牌優勢,結果很可能就是在新能源大潮中,被一些之前段位不高,甚至難入合資品牌“法眼”的國産品牌和國産車型給甩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