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都書單:看看這20位女作家的新作寫了什麼

本期“南都書單”重點向大家推介《2021年中國女性文學選》一書。這是一部由著名評論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莉主持編選的中短篇小說選,收入了當下中國活躍的女作家發表于去年的佳作。讀者可從中讀到清新、銳利、親切、溫暖的文學精品。

“南都書單”是南方都市報編輯、記者為讀者精選的近期好書,分為“文藝”“社科”“實用”“童書”四個類别,逢周日推出。

【文藝】

《2021年中國女性文學選》

張莉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版,68.00元。

該書收錄2021年度二十位不同代際的中國女性寫作者的作品,如鐵凝的《信使》、張玲玲的《夜櫻》、金仁順的《小野先生》、馬小淘的《有意思的事多了》、遼京的《傾聽》、玉珍的《爸爸喝酒的日子》、黃詠梅的《藍牙》等。這些作品大多發表于優秀的文學期刊,不僅是經過檢驗的作品,也深受讀者的青睐。這些來自女性的凝視和書寫,彙成這個時代獨特的聲音。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6》

美國《巴黎評論》編輯部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3月版,65.00元。

“作家訪談”一直是美國文學雜志《巴黎評論》著名的特色欄目。自一九五三年創刊至今,《巴黎評論》每期刊登作家的長篇訪談,迄今已達四百篇以上,囊括了當代世界文壇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家。《巴黎評論·作家訪談6》這一輯,共收錄15位作家的訪談,其中包括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小說家路易-費迪南·塞利納、劇作家阿瑟·米勒、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等,精彩紛呈。

【社科】

《曆史:終結之前的最終事》

(德)齊格弗裡德·克拉考爾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版,69.00元。

《曆史:終結之前的終事》是20世紀德國原創性、批判性的思想家、作家克拉考爾晚年關于曆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主要思考過去與現在的聯系,另一方面也在思索曆史本身與曆史學之間的關系。為此,他分析了由古至今的曆史理論,并讨論了曆史與哲學的關聯,強調曆史學的居間特性。作者更多地将曆史視為“現實領域”,關注曆史作品的藝術與科學特征,給讀者帶來啟發。

《魯迅的門牌号》

薛林榮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版,78.00元。

《魯迅的門牌号》是學者薛林榮繼《魯迅草木譜》《魯迅的飯局》《魯迅的封面》後,“微觀魯迅”系列的第四部。魯迅一生在多個地方求學、工作和生活,不同的地方在魯迅生命中留下了不同印記,他所居住的地點也是以具有某種特殊的精神文化價值。該書按時間順序,以魯迅不同時期的居所為線索,切入魯迅的生活史、創作史和心路史,給讀者展示了一個更立體的魯迅。

【實用】

《拆穿資料胡扯》

(美)卡爾·伯格斯特龍等著,中信出版社2022年3月版,79.00元。

這是一本教讀者如何從衆多的資訊中辨識真正有用的資訊、資料和觀點的實用讀物。今天,資訊噪聲常把自己包裝成大資料和神奇算法的模樣,用量化資訊震懾讀者。那麼該如何分辨其中哪些是真正有用的資訊,哪些隻是胡說八道的噪聲呢?在該書開頭,作者定義了何謂“胡扯”,讨論了它在我們進化史中的深層起源。作者通過各種執行個體讓讀者掌握分辨信号與噪聲的基本技能。

《如何成為優秀的大腦飼養員》

(意)麗莎·莫斯考尼著,九州出版社2022年4月版,62.00元。

大腦,其實也會餓會渴。和身體的其他部位一樣,它也期待着大自然的珍馐的呵護,除此之外,它還有自己獨特的需求。我們雖然理智上認可大腦比肌肉和脂肪更重要,卻很少考慮為了大腦我們應該吃什麼。該書作者從腦科學、微生物組和營養基因組學等多種深奧的專業領域出發,整合了過往的科研成果和自己的獨特發行,用淺顯有趣的方式為我們提供了完整的食物建議。

【童書】

《這一天鮑勃有了超能力》

(德)弗朗齊斯卡·比爾曼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22年4月版,45.00元。

這是一個充滿魔法和笑聲的故事。一開始,姐姐埃特納很生氣,因為弟弟鮑勃幾乎毀了她所有的東西。這一天,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很多東西就像施了魔法一樣牢牢吸在了鮑勃身上!埃特納發現,原來鮑勃是有磁力的。一天,鮑勃竟然被劫匪的手提包吸住了……如果鮑勃沒有了超能力,大家還會一如既往地愛他嗎?有趣的故事,配合可愛的圖畫,此書值得孩子們一讀再讀。

《與森林動物面對面》

(德)霍爾格·哈格著,海峽書局出版社2022年4月版,88.00元。

這本書帶小讀者走近森林中的各種動物,體驗與它們面對面對視的震撼感覺。書中按照1:1的比例完美呈現了動物的真實大小,逼真、色彩豐富的油畫插圖将動物的神态和表情刻畫得惟妙惟肖,使動物的每一根毛發都栩栩如生。書中詳細介紹了西方狍、大斑啄木鳥、北美浣熊、赤狐、歐亞紅松鼠等15種森林動物,包括它們的體長、體重、速度等基本資訊及其他趣味小知識。

掃描二維碼,使用南都書單小程式,了解更多好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