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雲南昆明的一所醫院内,一個四十多歲的婦女盯着牆上的時針一動不動。
當時間指向下午三點半,婦女面前的孩子終于有了困意,開始閉眼安靜睡覺。

婦女把孩子放在闆凳上,随後興奮地跑入了醫生辦公室。
婦女激動尖叫:“醫生,從兩點到三點半!我兒子今天清醒了一個半小時!”
辦公室裡還有别的病人家屬,醫生皺眉道:“能了解你的激動,但在醫院還是要安靜一些。”
婦女捂嘴,她的眼淚不受控流下來:“我就是太激動了,這四年裡每天他隻清醒不到一個小時。現在我的孩子好像終于有救了!”
這個婦女是誰?孩子究竟患了什麼病會一整天昏迷不醒?如今,女人和孩子的情況又是怎樣的?
“高齡生子,孩子背負全家的期待”
楊學蘭,1978年10月出生于雲南省楚雄市牟定縣下的一個貧苦山村。
她的家庭貧困,一家人的生活處于勉強維持溫飽的程度。
楊學蘭上完國中家裡就供不起她讀書了,她還沒有成年就已經随着同鄉外出打工。
因為沒有文化,楊學蘭隻能打一些零工,每個月的工資不到三千元。
到了三十歲,楊學蘭身上的存款加起來還沒有五萬元。
父母早在二十出頭就開始催着楊學蘭結婚。
但由于家裡條件實在不好,楊學蘭談過的幾段戀愛都以失敗告終。
後來随着年齡的增長,楊學蘭想要找到合适的對象結婚更加困難了。
2010年,31歲的楊學蘭經過同鄉的介紹,認識了比自己大一歲的董培金。
董培金也是雲南楚雄人。
董培金之前有過一段婚姻,他和前妻在2008年離婚了,兩人沒有孩子。
雖然董培金離過婚,但楊學蘭并不嫌棄。
兩人見面後,發現自己和對方十分談得來,在約會幾次後,二人确定了情侶關系。
2011年春節開工後,楊學蘭和董培金領了證。
雖然父母建議楊學蘭和董培金的婚禮一切從簡,但楊學蘭還是在老家舉辦了酒席。
兩人結婚後,楊學蘭跟着董培金來到了他的老家生活,他老家也是在山村裡。
楊學蘭和董培金結婚後,兩人把老家的房子翻修了一下,并修了間新房。
二人在老家住了半年,之後兩人又一起來到了四川打工。
在結婚後,夫妻兩一直期望能夠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可随着楊學蘭的年齡越來越大,她的肚子裡始終沒有反應。
為了能夠懷孕,楊學蘭和董培金還去醫院做過檢查。
2015年年底那段時間,楊學蘭總感覺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幹活的時候總是很疲憊。
最開始楊學蘭并沒有上心,她隻是覺得自己最近沒睡好。
但12月18日這天夜裡,董培金抱着楊學蘭入睡。
董培金說:“最近冬天吃多了嗎?怎麼感覺你肚子長胖了一些?”
冬天都穿得厚,董培金平時沒有察覺到楊學蘭的體型變化。
楊學蘭解釋自己最近沒什麼胃口,什麼東西都沒怎麼吃。
話說到一半,楊學蘭突然愣住了,她告訴董培金:“我這不會是懷上了吧?”
兩人第二天請假來到家附近的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夫妻倆,楊學蘭已經有了兩個月身孕。
這時候的楊學蘭已經37歲,屬于高齡孕婦,醫生叮囑夫妻倆一定要小心。
董培金對于孩子的到來十分欣喜,他不許楊學蘭再操勞。
董培金之後一個人在工地上班,每天他還要在家為楊學蘭準備三餐。
2016年春節,這時候的楊學蘭已經平安度過了最危險的頭三個月。
兩人從四川回到雲南楚雄老家過春節。
家裡人對楊學蘭懷孕的消息都感到十分驚喜。
春節期間連年夜飯家裡人都不許楊學蘭幫忙,生怕她會累着,傷害到肚子裡的孩子。
春節過後,楊學蘭就留在了老家,丈夫董培金一個人回外地打工。
2016年7月21日這天,楊學蘭在楚雄現代婦産醫院生下了一個7斤2兩的小男孩。
夫妻倆為孩子取名為董繼楊,小名叫楊楊。
董繼揚長相乖巧,生下來後,楊學蘭的親屬們都在誇楊楊是個有福氣的男孩。
楊學蘭對兒子也特别驕傲,她幻想着自己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雖然家裡隻是普通的農村家庭,要将孩子養大對于楊學蘭一家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但楊學蘭夫妻充滿了幹勁,全家都對未來抱着無限的期待。
“一歲孩子口吐白沫”
為了照顧楊楊,楊學蘭放棄了外出打工,她一直在家務農。
2017年9月13日中午,楊學蘭像往常一樣在廚房裡燒火做飯。
楊楊一個人呆在堂屋的嬰兒闆凳上,楊學蘭做飯時剛好能透過門看見楊楊。
楊學蘭剛把午飯給盛到碗裡,她突然用餘光瞥見楊楊有些不對勁!
楊學蘭慌張把碗放在了桌子上,然後立馬跑到楊楊面前。
楊楊這時候全身上下止不住抽搐,楊學蘭怎麼控制也沒辦法讓楊楊停下來。
過了約半分鐘,楊楊竟然開始口吐白沫!
楊學蘭吓壞了,她抱着楊楊沖出了家門。
剛好這時鄰居騎着三輪車路過,好心的鄰居帶着楊學蘭到了鎮上的診所。
診所勉強讓楊楊停止抽搐和口吐白沫。
診所上的醫生建議楊學蘭去大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
随後楊學蘭帶着兒子楊楊來到了昆明兒童醫院。
看着乖巧的兒子安靜坐在病床上,醫生拿着各種儀器給孩子做檢查。
楊學蘭的心裡就像是同時打着無數面鼓,忐忑得七上八下。
等醫生将确診證明遞到楊學蘭手中時,白底黑字的病症刺痛了楊學蘭的心。
“大腦發育不全、運動神經發育遲緩、患有癫痫...”
楊學蘭無法接受這個結果,她的眼裡全是淚珠。
楊學蘭拉住了醫生的手臂,不斷哀求:“醫生,你告訴我這上面都是騙我的...對不對?”
醫生雖然于心不忍,但他還是告訴楊學蘭:“确診證明不會有誤。”
楊學蘭無法接受這個結果,她的手順着醫生的袖口滑落。
之後楊學蘭整個人無力地跌坐在了地上,一時間,醫院走廊上充滿了楊學蘭的哭聲。
哪怕再絕望,楊學蘭也不能讓孩子知道。
哭泣後,楊學蘭趕緊擦幹眼淚,給孩子辦理了住院手續。
然而住院半個月後,醫生告訴楊學蘭,楊楊的病情隻能回家通過吃藥控制。
楊學蘭隻得将孩子從家裡帶回家。
在楊學蘭懷裡的楊楊睡得很安靜,一路上楊學蘭控制不住流眼淚。
眼淚滴落在楊楊的臉頰上,楊楊沒有醒,他又砸吧砸吧嘴重新入睡。
楊學蘭看着昏睡的楊楊,她不願意就這樣放棄自己的兒子!
“兒子嗜睡,一天清醒一小時”
回家後,楊楊一直學不會說話。
而且楊楊的癫痫症狀越來越嚴重,常常蹬直了雙腿,頭往後仰,眼睛死死盯着天。
每次看見楊楊發病時的樣子,楊學蘭都感覺心如刀絞。
她發誓,這輩子哪怕拼了自己這條老命,她也要把孩子給治好。
在小山村裡,家裡有一點小事,過不了多久就能傳遍整個村子。
自從知道楊楊身邊後,有不少人都上門來給楊學蘭支招。
2018年8月,有人告訴楊學蘭,聽說按摩有利于癫痫患者的康複。
楊學蘭便去村裡的醫生那裡學了按摩的手法,一天三次,一次要按一個小時左右。
為了能夠讓楊楊開口,楊學蘭在網上買了很多小孩用的學習卡片。
楊學蘭一遍遍對着卡片教導孩子發音,直到自己口幹舌燥。
然而奇迹并沒有發生,楊楊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
因為醫院開的藥物有嗜睡的副作用,自從吃了藥後,楊楊每天醒得時間越來越少。
他甚至出現了昏迷不醒的狀況,無論白天黑夜,楊楊始終閉着眼睛。
楊學蘭試圖叫醒楊楊,但楊楊頂多睜眼看一下,之後又昏睡了過去。
楊楊每天最多清醒約一個小時,連日常的吃飯、大小便都隻能在昏睡中由楊學蘭幫忙解決。
昏睡并不能讓楊楊就不犯病。
楊學蘭發現,即使是在睡眠狀态下,楊楊還會是随時癫痫發作。
如果楊學蘭不在楊楊身邊,楊楊癫痫發作甚至能夠摔下床。
之後楊學蘭不敢再離開孩子半步,哪怕晚上睡覺,都要用一根繩子将自己和兒子捆綁起來。
“四處求醫,從不放棄”
在楊楊患病後,楊學蘭始終沒有放棄過醫好楊楊的夢想。
她加了很多癫痫兒童的家長群,在其中,楊學蘭知道了很多治療癫痫的醫院。
從昆明到上海、廣州、北京多地,楊學蘭背着楊楊輾轉在各個城市的醫院裡。
隻要聽說有病友在哪個醫院康複,楊學蘭都會抱着一絲希望帶着楊楊朝那裡趕。
每一次,楊學蘭都會認為自己終于抓到了救命稻草,
但由于楊楊病情實在是太嚴重,每一次全都失望而歸。
在全國各地救助的過程裡,楊學蘭一家的積蓄早就被花光。
這些年家裡一直靠丈夫董培金打工掙錢,丈夫的工資不高,每月除開吃住基本上省不了什麼。
連楊楊每月的癫痫治療藥物錢都很難湊夠。
家裡值錢的東西全都賣了,連老家的房子如今都隻剩下兩間土坯房。
最開始,家裡的親戚因為憐憫,還願意借錢給楊學蘭一家。
但到後來,家裡的親戚像是躲瘟神一樣躲着楊學蘭一家。
每次楊學蘭借錢的話還沒有說出口,親戚已經先開始哭窮。
楊學蘭知道自家已經負債累累,她隻能将心裡的憋屈往肚子裡咽。
2021年9月下旬,楊學蘭聽人說昆明有一家醫院對于癫痫兒童有很好的治療手段。
楊學蘭四處借款,攢夠一筆錢帶着孩子從老家趕到了昆明。
她在醫院旁租了一個隻有幾平米的小單間,孤注一擲想要治療好自己的孩子。
昆明醫院的醫生給楊楊制定了詳細的治療計劃。
通過針灸、引導治療,楊楊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轉。
至此,從2017年至今已“昏睡”了四年的男童的手和腳都可以動了,每天的清醒時間也漸漸由一個小時增加到三個小時。
“未來再難也要堅定走下去”
2021年12月初,醫生告訴楊學蘭,楊楊的治療很有成效。
隻要順着治療堅持下去,楊楊的清醒時間會越來越長,直到治愈。
楊學蘭聽到這個消息時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孩子得病四年後總算有了一個好消息。
然而現實卻擺在眼前,楊楊在昆明醫院的治療費每月近萬元。
而楊楊一直在吃的癫痫藥每月也高達1000塊。
醫生還建議楊學蘭,楊楊每隔兩個月最好做一次全面的體檢。
醫院通過體檢能夠及時了解治療情況,更改治療方向。
楊學蘭不可能放棄這個體檢,但每次體檢的費用也要七千元。
楊學蘭的家庭已經無法再承擔起這筆高昂的治療費,她們一家快要被逼上了絕路。
在被醫生告知楊楊的病情起效後,面對高昂的費用,楊學蘭不是沒有想過放棄。
醫院附近開着一家幼稚園,楊學蘭每天背着楊楊去醫院時都能路過這所幼稚園。
上下學幼稚園門口都有很多正常的小孩在一路上嬉戲打鬧。
楊學蘭總是投去羨慕的眼神,她憧憬自己有一天也能在幼稚園門口接送楊楊。
她渴望有一天,楊楊能夠喊着媽媽,奔跑到她的懷中。
放棄的念頭沒有出現多久,楊學蘭就把它抛之腦後。
如今楊楊的治療剛有成效,楊學蘭又怎麼願意放棄楊楊!
哪怕家裡再也拿不出後續的費用,但楊學蘭堅信車到山前必有路。
楊楊的主治醫生在了解到楊學蘭一家的難處後,向楊學蘭提了一個建議。
當今社會好心人還是很多的,楊學蘭可以試着聯系社會上的慈善機構。
在醫生的幫助下,沒什麼文化的楊學蘭寫了一封家庭情況說明書。
楊學蘭把自己家庭的窘迫情況和對兒子割舍不了的愛都寫在了紙上。
2022年元旦,有了解情況後的公益組織志願者來到了楊學蘭和兒子在昆明的出租屋裡。
楊學蘭面對幫忙的志願者,将自己家的情況一一說明。
志願者承諾,很快便會把對楊楊的捐款幫助提上日程。
2022年1月30日,春節前夕,楊學蘭在楊楊清醒時拿着楊楊最喜歡的奧特曼玩具和楊楊一起玩打怪獸的遊戲。
楊學蘭拿着手裡的怪獸,她告訴楊楊:“病魔就像是怪獸,兒子你也能像奧特曼一樣戰勝怪獸。”
楊楊對于楊學蘭的話沒有反應,他看着楊學蘭手裡的玩具咯咯的笑。
楊學蘭抱着孩子:“楊楊你是最棒了,我們一起加油好不好。”
不管前方的道路是否明朗,但楊學蘭作為一個母親,始終會拉着楊楊的手,一直堅定走下去。
對于楊楊來說,有這麼一個始終不肯放棄自己的母親是幸運的。
希望命運能夠眷顧他們一家,讓楊學蘭守得雲開見月明。
相信總有一天,楊學蘭能夠聽到楊楊開口叫她一聲“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