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山的朋友觀:老諸生 窮書生 弱女子…

▲傅眉 《攜琴訪友圖》

山西博物院藏

傅山的朋友觀:老諸生 窮書生 弱女子…

▲傅山像

山西大儒傅山,

一生交遊治學範圍甚廣,

所著文字内容,

涵蓋文化藝術曆史宗教哲學,

體裁涉獵詩詞歌賦戲曲文章,

既豐饒系統又不拘一格。

然而在諸多的文獻中,

他與普通文人樂于應酬,

“好為人序”“好為人傳”的習慣頗為不同,

非發自内心,

極少為他人作傳、作賦、作詩。

但對普通僧俗百姓,

他卻從不惜筆墨,

曾作《酒僧方義傳》

《帽花廚子傳》《苟好子傳》,

還為老諸生梁檀、窮書生任複亨作傳,

為梁檀之宅作《燕巢琴賦》,

為弱女子秀雲作聯珠詩十四首。

有趣的是,

将梁檀、任複亨、秀雲放在一起來看,

不難發現共同之處——

他們都與古琴相關,

可謂之三“琴人”。

從為此三“琴人”所作傳、賦與連珠詩中,

可管窺傅山思想之一二。

傅山的朋友觀:老諸生 窮書生 弱女子…

▲傅山 《山水六開》之“甕泉難老”

絹本設色 冊頁

36.5cm×37cm

故宮博物院藏

1

與“古書琴桐”為伴的梁檀

在《太原三先生傳》中,傅山這樣寫道:“太原老諸生梁檀者……聰慧人未曾有。工缋事,年三十許。前後殚精臨模古人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無所不造微。既不屑細曲,一味大寫取意,然亦應人責,得意畫極少。字不合格,而孤潔秀峻,徑自标一宗,要無俗氣。家亦貧,舊居南關,小宅傍水,号‘蘆鹜齋’,古書琴桐,獨寤歌也。”

傅山的朋友觀:老諸生 窮書生 弱女子…

▲傅山 《太原三先生傳》(局部)

傅山與回民朋友梁檀交往日久,“恒以缋事訪之”。其宅蘆鹜齋在蘆鹜溪邊,“青渺渺然,映帶乎消索門庭”。宅内壁挂青紙泥金畫“天堂圖”及布教枝葉之相“果樹”各一幅,法用小李,宮殿層複。壁間琴上,有燕子結巢焦尾。傅山奇之,為賦“燕巢琴”記之。

為梁檀傳、賦,當然不僅僅因其“工缋事”“無俗氣”“古書琴桐,獨寤歌也”那麼簡單,還在于其“三十四十間,回向精奉其教主事,日夜忏悔,不敢散逸。山與同宿三五夜,以一床子卧山,自卧地上一席。山聽之,終夜不睡,時時呵斥喚歎,如先生責讓幼學者。山聞之,起敬深省,如聞晨鐘,乃知其教之嚴淨,非異端也。今七十矣,而奉其教不衰,可不謂用力于仁者哉!”

▲梁檀 《贈傅山山水》

絹本 79.5×32.8cm 山西博物院藏

其實,梁檀之外,傅山與另一位回民朋友文玄錫交往更加密切,其《與玄錫帖》曰:“恭祝錫老道兄七十壽。弟傅山拜。不成儀,另單鳴意。”《書扇壽文玄錫》雲:“且飲八十之酒,至九十,吾又有九十之言。”二人書畫相贈、詩文唱和幾十年。

不僅如此,還曾與好友李中馥讨論天主教,記之于其《叙靈感梓經》。劉 在《叙靈感梓經》後記這樣寫道:“此太原李中馥鳳石緣妻病,禱大士,愈,梓經,而先生叙之如此……與青主、中宿貫徹三教真铨,時謂晉中三隐”,充分反映了傅山宗教平等的觀點。

▲梁檀 贈戴廷栻山水

絹本 31×29cm 山西博物院藏

此幅作品還曾為傅山所鑒賞,

上裱一幀傅山的題畫文。

2

擅長“鐵筆琴操”的任複亨

任複亨,乾隆、光緒《平定州志》“人物 · 方技”均有記述,“任複亨,字元仲,号無咎,庠生。家貧,工書法,備四體,精于鐵筆,尤富琴操。時有九省軍門某駐宿柏井驿,聞琴聲延入館禮之,命侍者以棉裹足,竟夕相對。公為撫忘幾外,黃鐘大雅,擊節歎賞。厥後,軍門卒于邊,公重知音,數千裡往哭焉。論者以為今之伯牙雲。”

甲申鼎革,傅山出家于壽陽五峰山,曾僑居平定多年,往來于壽陽、平定、盂縣間,從事反清活動,與平定白孕彩、張修己、窦學周等皆為摯友。傅山少為人傳,顔張修己居所曰《詩陶》《隘龛》,為窦學周書齋也僅作《醉白堂記》而已,但對任複亨則不惜文字,特為作傳,事載于《仙儒外紀》。

任複亨是一個貧窮但“不改其樂”的書生,正所謂“窮闆子”。傅山在《犂娃從石生序》後跋中說得十厘清楚,“‘窮闆子’三字,前此亦不聞,而始聞之娃。細繹之,窮不銅臭,闆亦有廉隅,非頑滑無觚稜者可比,亦奇号也。仍欲大書‘窮闆軒’三字,顔石生回溝之居,何如?”傅眉直抒己見,“嗟乎!窮闆子骨性自在人間,而愛此者,乃得諸婦人女子。婦人女子知愛窮闆子秀才者,偏又出風塵中。誰非男子無須眉者,而愛之知之一段識輿力,或反出風塵女子下,何也?請附是言于丹崖翁小冊子後,請以問窮闆子,請以質諸愛窮闆子秀才者。”

與為“窮闆子”任複亨作傳截然相反的一個事例記之于王又樸《詩禮堂雜纂》,“然餘在晉聞,傅之禍緣于晉臬某(失其名),為求書母壽序,傅不可。親求之,傅延入與語,嫌其過俗。旋起入舍,久不出。某令吏偵之,則傅由舍後出,解衣磅礴林間。某大怒,徑去。伺間為飛語中之。”文中臬某即康熙十八年(1679年)六月至二十四年(1685年)十月在任山西按察司按察使的滿洲人庫爾喀。臬台為母求壽序,傅山傲然不允,但對任複亨,乃至諸如方義、李大垣、苟好子等普通僧俗百姓,傅山則不惜筆墨,其性情氣節躍然浮現。

至于傅眉所言“婦人女子知愛窮闆子秀才者”,在傅山為秀雲所作連珠詩中得到驗證。

▲傅山 天泉舞柏圖

紙本墨筆 軸

119.1cm×橫59cm

晉祠博物館藏

3

被稱為“人琴合一”的秀雲

秀雲,清道光《陽曲縣志》卷十六“志餘”記曰:“秀雲者,晉府樂長也,聲容冠一時,善畫蘭,兼工小楷,操琴,《漢宮秋》稱絕調,又能以琵琶彈《普唵咒》,與琴入化。文人學士多與遊,字之曰‘明霞’。卒為輕薄子所绐,傾囊相委,久知其負己也,抑郁而逝,淹殡積歲。”

傅青主聞而憐之,召僧尼導引郊外,與所知詞客數輩,酹之酒而葬之。有聯珠詩十四首。其一雲:芳魂栩栩自仙遊,走馬章台滿目愁。疎雨細風清夜永,可憐一曲《漢宮秋》。其二雲:《漢宮秋》是古琴文,幾個知音坐上聞。流水不逢鐘子輩,當垆誰識卓文君。其八雲:小樓塵土暗窗紗,不見樓頭解語花。碁冷文楸香冷篆,狀頭橫著舊琵琶。其九雲:琵琶掩抑不堪聽,司馬江頭涕淚零。老大隻教癯骨在,何須粉白與螺青。"

傅山與秀雲的交往未見記載,但秀雲抑郁而死,傅山親召僧尼、詩客葬之,而且濃墨重彩為題十四首聯珠詩。此外,在傅山其他的文字中,也不止一次提及秀雲。《犂娃從石生序》,褒揚犂娃之外,還羅列有親見之岫雲、翠玉、弱娟等,且與嚴蘂、毛惜惜相比。“岫雲以從非其人,抑郁而死;翠元從西河财虜,無異屠沽兒;弱娟從袁生,不得終其盟,令狹邪齒冷。”

▲崛圍紅葉 傅山

“崛圍紅葉”為太原古八景之一

不僅如此,在傅山的雜劇《紅羅鏡》中,直接将弱娟從袁生,以及岫雲植入,寫成了一個妓女弱娟與晉王府外甥陸龍熱戀,帶着紅羅裹着的菱花鏡逃脫富樂院的故事。而劇中搭救弱娟的鬼魂即名岫雲,“岫雲,風流蘊藉,名重平康,平生自負,有識英雄的俊眼兒,要求一個良配,免教老死風塵。誰料這個事,也不是苟且做得。抑郁成病,三十而亡。幽魂不散,長夜浮遊,好不凄怆人也。”“隻落得林深夜鬼栖,見了些葉落枯禅下。想當初,月下琴心,花前棋局,那個不是動人處也。到如今,《漢宮秋》絕響,玉局苦難拿,人間還浪說明霞。”對比這些文字,岫雲即秀雲,明霞自然是明霞,不論十四首聯珠詩,或是雜劇《紅羅鏡》,秀雲都成為傅山筆下的人物。

後世蔣萬裡薄遊三元,抒懷古之幽情,作詩吊秀雲曰:“曠代琴工說秀雲,衛夫人合是前身。知音青主多同調,不數錢塘蘇小墳。”“教坊小字豔明霞,惆怅當年解語花。一曲《廣陵》成絕調,四弦秋冷證琵琶。”“橫汾歌罷水難流,三晉雲山四望收。明社已墟詞客散,凄涼三字《漢宮秋》。”

其實,傅山從不為世俗偏見所惑,從與甯鄉秀才王珸及其妻閻孤庵的交往亦可得見。身為秀才,王珸敢于娶欲披剃為尼的風塵女子閻孤庵為妻,作為摯友,傅山毫不避諱閻孤庵曾經的妓女身份,作《吾玉說孤庵行經,代有此豔體》五首五言排律專詠,為閻孤庵作五言律詩《介石山房為孤伽士别》(即《解後孤庵了過吾玉介石山房題壁》)話别,并題壁于介石山房,字裡行間所透視的,是傅山對世俗觀念的挑戰。

傅山為上述三“琴人”作傳、作賦、作詩,盡管各有其寓意,落腳點不同,但其切入點都繞不開一個“琴”字,而琴在士子文人心中向來被視為高雅、清幽之象征,用墨于此,心意了然。話說回來,雖然在現有的文獻中不曾見到“傅山操琴”,但“君子之近琴瑟”,凝結中國傳統文化的古琴,為傅山所鐘愛,當在情理之中。

文章最後,讓我們再欣賞一次傅山的《燕巢琴賦》:

伊餘讀《南史》馬樞之傳曰:有雙燕兮庭栖,時往來于幾案,信高士之無機。感仁人之難遇,滋萬物兮懷疑。不謂德輝之靡遠兮,在蘆鹜之清溪。有孤琴之懸壁,來鳦子兮啣泥。信莊生之曠論,鳥莫智于鷾鸸。夫豈無兮芳塵之樓,與夫芸晖之牆。恐主人之未信,将贻笑于處堂。乃回翔而後集,見伊人兮水方。彼則高山兮流水,我其鳳覽而鷗忘。羽差池兮喻高漸之鴻儀,音上下兮調無弦之宮商。遂蔔居于焦桐之尾,益長謝乎文杏之梁。嗟乎燕兮!爾其樂梁生之貧兮?梁生貧無以為糧。抑愛梁生之清兮?彼複清冷而無裳。爾其取梁生悠遠之韻兮?惟在蘆渚水湄月夜龍吟一鼓之琳琅。爾乃移家其上,使先生金玉其音兮,徒效子桑趨舉而旁皇。然而人多不顧,爾獨來翔。其庶幾乎!梁生鐘牙之輩,足慰知希者于寂寞之鄉。爾能不為世人之涼薄兮,每秋去而春來。我亦請與爾主人申盟兮,終不改弦而更張。

焚香誦奇文,琴聲若在耳。時空仿佛穿越,置身蘆鹜齋旁,柏井驿館,抑或晉王府中,燕語莺莺,蘆溪潺潺,松濤陣陣,流水高山,操琴者并非梁檀、元仲、秀雲,而是道骨仙風的傅山。

▲雨中畫鴨圖 傅山

文博山西傅山專輯

文|郝貞明 郝嶽才

原載于《山西晚報》2022年4月7日第15版

原題|老諸生 窮書生 弱女子——傅山筆下三“琴人”

本文标題為編者所加

圖|山西博物院 網絡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

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南麗江

稽核|方天戟

點選往期原創

山西古代壁畫

|眩暈的山西古琉璃|《金瓶梅》與山西

山西琺華

|南涅水石刻.民間原力

錯金鳥篆銅戈

. 妖姬傳奇|嵌玉琉璃帶鈎.魏文侯之歎

請按下面指紋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