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百曉生】2022年4月3日,比亞迪汽車宣布自今年3月起正式停止燃油車的生産并停售燃油車。消息一出,頓時吸引了全球汽車行業的關注目光。原因很簡單,諸多傳統車企,如沃爾沃、大衆、本田等雖然公布了停産燃油車的計劃,也僅僅是計劃而已。但比亞迪卻提前數年将這一計劃實作了,這種“打擊”無疑是直擊内心的。那麼,比亞迪這樣的抉擇背後源于什麼樣的底氣呢?

超前理念終于落地
早在2004年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就帶來了一款名為ET的純電動概念車;正式進入汽車市場後,在2007年比亞迪F6的下線儀式上,王傳福就曾表示“未來的天下是混合動力和電動車的,而不是汽油車”;随後比亞迪便在2009年帶來的第一代DM車型F3DM,進而一舉奠定了如今DM-i超級混動的雛形。現在回頭去看,當時比亞迪具有前瞻性的預判是十分正确的。
雖然如今不管是大衆、寶馬、奔馳等國際車企還是上汽、吉利、長城等中國車企,都已下場進入新能源車市拼殺,但環顧如今國内外車企的發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最好的還是手握着衆多專利,在新能源技術上一枝獨秀的比亞迪。不但在2020年推出刀片電池,将電動車的自燃、爆燃風險大幅降低,更是在2021年推出了多款基于DM-i超級混動和e平台3.0的新能源車型,它們出色的表現,也一舉奠定了如今比亞迪停産停售燃油車的基礎。
被市場所認可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停産燃油車」這樣的建議經常出現在各個會議上,多數傳統品牌将停産純燃油車設為了 2025 年甚至是 2030 年的目标。例如長安汽車曾宣布2025年将停産停售傳統能源汽車、沃爾沃宣布到2030年全面實作電動化。
但像比亞迪這樣直接宣布,在目前就停産純燃油車的尚屬首家,對于其他品牌沒有勇氣停産純燃油車主要也是因為其新能源(包含插混)的銷售體量不足以支撐銷量需求。
作為新能源上司者的比亞迪用實際行動颠覆了市場,其1月銷量達93263輛,穩居全球新能源銷量榜一的位置;2月則以90268輛的銷量,超越上汽大衆成為國内榜二的存在。而在剛剛結束的3月裡,比亞迪更是銷量突破10萬大關,以同比增長160.9%的表現再創曆史新高,無論立足國内還是着眼全球,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上都傲視群雄。
同時從上表中也可以看出,目前燃油車在比亞迪整體占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3月更是占比為零,是以停産燃油車也是順理成章。在停産燃油車之後,比亞迪能夠實作産能讓步,通過針對性的生産結構調整,更加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産能,讓銷售成績更上一層樓。
新能源汽車銷量中,我們也注意到,每個月EV和DM的銷量占比都是五五開的局面,這樣均衡的銷量分布,也與比亞迪始終貫徹的“兩條腿、齊步走”的戰略有着莫大的關系。
在純電動方面,比亞迪始終堅持自主全産業鍊的研發和生産,并開創了e平台并不斷疊代,最新的e平台3.0更是采用了全球首創八合一的電動力總成,同時全面搭載刀片電池以及寬溫域高效電泵,其首款産品海豚,在多家專業媒體的測試中,三電表現都優于同類産品,特别是在冬季測試中出色表現,讓它成為了EV市場一車難求的“寵兒”。
在DM方面,比亞迪DM-i超級混動從去年釋出并逐漸開始産品布局之後,就帶領DM産品線一路高歌猛進。要知道2020年,比亞迪DM車型僅占新能源整體銷量的15%,而2022年伊始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50%,同比增長近800%,其中秦PLUS、宋PLUS這兩款率先比對的車型,都分别在各自的細分市場登上了新能源榜一的位置,其中宋PLUS更是幫助宋家族在2月成為了國内SUV銷量的榜一大哥,正是在DM-i的強勢帶動下,讓DM和EV這兩條腿實作了“齊走路” 。
總的來說2021年的比亞迪,在疫情及原材料漲價、缺芯等諸多不良因素影響之下,仍然交出了一份新能源汽車銷量高增長成績單,這也是其官宣停産燃油車并全面轉向新能源車的底氣。是以這個全球第一也就順理成章地被比亞迪收入囊中。
再一次引領時代
如今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是一種全球共識,各國也紛紛釋出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大陸目前雖然還沒有提出具體的燃油車停售時間表,但一直緻力于實作碳中和目标,并為此制定了不少過渡目标,比如,海南省率先制定了2030年停售燃油車的目标。這恰恰與比亞迪想要打造零排放生态閉環的願景不謀而合。
也許在十年前,有人會嘲笑這樣的比亞迪,但是如今,化石燃料緊缺,國内油價已經迎來了曆史新高,而對于鎳、钴的依賴也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絆腳石,是以比亞迪所倡導的以科技作為驅動力,堅持“創新”、“綠色”的發展理念,就成了解決新時代發展困境的最佳途徑。
是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停産停售燃油車,雖然比亞迪邁向自己願景的一小步,但卻有可能促進全球新能源汽車加速變革的一大步。
當然,比亞迪的燃油車使用者也無須擔心。雖然停産停售整車,但比亞迪會繼續進行燃油汽車零部件的生産和供應,并提供完整的售後保障服務,保證消費者燃油車産品生命周期的正常使用,在這方面,比亞迪同樣是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