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rt終于長大了 車身寬度比肩C級
在概念車上,smart精靈#1的梯形"大嘴"布滿LED小燈,能通過環車身智能音樂燈語系統和車載音樂進行互動,呈現"律動光語"特效,而量産版則去掉了這個略微浮誇的裝飾,變成較為正常的網狀裝飾闆,兩側相比概念車增加了縱向的導風槽。不過,裡面隐藏了AGS主動進氣格栅,可改變進氣格栅得開閉來控制進氣量及風阻。另外,貫穿前臉的LED矩陣大燈帶為兩側Y字形設計,除了少了些複雜的三角花紋裝飾之外,其餘均繼承了概念車的設計。
(目前官方釋出了兩款19英寸輪毂,尺寸為235/45 R19,而國産後還會提供18英寸可選。近乎全封閉式的低風阻式造型是電動車時代慣用的處理手法,放在可愛的smart身上也毫無違和感,其中一款布滿棋盤般的方格花紋,不知設計師是否從奢侈品包包上擷取靈感?)
(smart精靈#1在研發的時候,在位于重慶的中國汽研汽車風洞中心作為測試場地,并錄得0.29的超低風阻系數,其中,隐藏式門把手、空氣動力學輪毂以及全系标配的主動式進氣格栅等設計功不可沒。)
smart精靈#1的環形車頂造型堪稱精彩的一筆,其外殼來到D柱位置的時候并不與側窗線下沿連接配接,而是把線條回收起來繼續往後擋風玻璃上勾勒,使得車頂像戰士頭盔般鑲嵌上去,視覺上充滿懸浮感和立體感。
(D柱上貼上巨大而醒目的smart品牌LOGO,一來避免這塊空地太無聊,而來也能提醒過往路人這是一輛smart)
(Y字形尾燈呼應主題設計,亮起時更能發現LED燈帶中蘊藏璀璨光影細節,設計師在新車造型上注入的心思可見一斑)
裝潢宛如精美首飾盒 智能車機/實用空間一概不落
smart給新車配備了專屬APP及可個性化定制的資訊娛樂人機互動界面,還打造了一個“smart靈感星球”作為智能人機互動系統的核心元素,基于人工智能AI技術的精靈助手Avatar估計像蔚來的NOMI那樣可以跟使用者交流,并處理各項指令。由于原廠尚未釋出更多關于車機的功能和界面,暫時也未能得知其智能化程度究竟有多高,不過從官圖中的UI設計品味來看,還是令人相當期待的。此外,smart更打造了以APP、車機系統為核心觸點的一系列數字化生态服務,使用者通過專屬smart ID便能無縫體驗smart數字世界,車主也可以用手機APP來遠端控制車輛。
廠方宣稱,為了诠釋“軟體定義汽車”理念,smart精靈#1其配備的高內建、高性能算力架構,帶來強大的OTA動态實時更新功能,整車超過75%的ECU電子控制單元都可實作遠端持續更新 。
新車提供了HUD擡頭顯示,其液晶儀表盤為造型獨特的9.2英寸細長條狀設計,UI布局清爽簡潔,品味線上,不過由于尺寸過于小巧,這塊小螢幕是否友善駕駛者讀取行車資訊,仍有待考究。
(車廂各處細節材質、配置和做工都頗為考究,符合其豪華精緻的品牌背景,如果說坐進老smart還需要令人糾結一番買不買,那麼新款完全可以令人打消疑慮。)
(smart精靈#1的beats音響系統由一個放大器和13個揚聲器組成,其中包括一個低音炮)
座椅布局方面,新車終于告别過去不實用的"罪名",第二排座椅支援四六分割,并且可前後滑動、放平,前行李箱為15L,可放充電線纜,而後行李箱在座椅不同狀态的情況下可實作323L至986L的儲物空間。另外還提供了面積巨大的全景天窗,進一步釋放開揚感。
基于吉利浩瀚SEA架構打造 告别孱弱動力
smart精靈#1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其基于吉利浩瀚SEA架構打造,新車永磁同步電機被安放在後橋上,最高功率200kW,峰值扭矩343N·m,最高車速180km/h。其百公裡加速時間僅為 6.7s。新車搭載了66kWh的三元锂電池組,使用7.2kW交流充電樁充電時,5-80%電量小于7.5小時,并最高支援150kW的直流超速充電,5-80%的充電時間小于30分鐘。在 CLTC工況下,續航裡程達560km,WLTP工況續航裡程則在420-440km之間。
(吉利浩瀚SEA架構)
在新車開發之時,廠方将測試車置于氣溫接近零下40度的内蒙古牙克石冬季試驗場,用以考驗電池溫控系統和抗寒性能。在低溫情況下,該系統可預加熱電池,確定其處于最佳工況,進而提升充電及輸出效率。通過smart汽車APP或車機系統,駕乘者可預設出行時間,smart精靈#1可據此智能啟動電池加熱。
在駕駛輔助系統方面,smart精靈#1也完整提供了 L2 級别的駕駛輔助,包括自适應巡航(ACC)、車道保持輔助(LKA)、交通擁堵輔助(TJA)、自動泊車輔助(APA)和自适應近遠光燈調節等功能。
純電smart尴尬過往 新車能否挽救局面?
如此一來,smart除了變成智能+電動化室之外,似乎别無出路,當然,由于smart名氣尚在,其“個頭小、好停車”的特征在純電時代一樣大有市場,況且有吉利和奔馳保駕護航,好好地利用自身優勢并識時務地跟随潮流造車,未來總不會太差。
在2018年2月,吉利就花費了大概604億元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2019年3月28月,戴姆勒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雙方成立合資公司,決定在全球範圍内聯合營運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試圖将smart打造成為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以後smart精靈#1将在西安生産,并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編輯點評
此前smart精靈#1概念車亮相廣州時,有消息指量産車型的價格區間将在20-25萬元間,其競争對手當然會直指下一代MINI。兩者同樣有奔馳寶馬作為品牌背書,也是走高價精緻路線,不過,smart面對的情況則要更加嚴峻,畢竟MINI多年來經營良好,無論是産品矩陣的廣度、使用者社群的建設等都做得成熟且有聲有色。雖然smart精靈#1在産品打造誠意不少,但畢竟是品牌的一次巨變,要再次說服消費者投向全新的smart陣營,或者真要加把勁才行。(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楊嘉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