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小銜接】幼升小好習慣,提前養成!

家長要幫助孩子了解國小教育與幼稚園教育的不同。

1.學習環境不同

幼稚園的環境生動活潑,每個班級有4—6個遊戲區域。;國小的環境布置簡單嚴肅,課桌椅固定擺放,沒有玩具。

2.生活制度不同

幼稚園注重保教結合,保育為主,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及一日生活正常的養成,中午有兩小時的午睡時間。國小以課堂教學為主,每節課40分鐘,課間自由活動時間很短,有較為嚴格的紀律要求,隻有夏季學期有午睡。

3.師生關系不同

幼稚園每班兩教一保,幼兒大多時間跟随教師進行活動,有專門的保育員照顧生活,與老師之間的相處非常親密。國小每班有固定的班主任,其他任課老師按照課表去上課,下課後基本沒有接觸。

4.學習方式不同

幼稚園的活動以遊戲為主,注重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實際操作獲得相關知識,沒有書面作業和學科考試。國小以課堂教學為主,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系統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有明确的教學任務,通過作業和考試鞏固學習内容、檢驗學習成果。

5.教育要求不同

幼稚園緻力于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主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發展大小肌肉群,激發求知欲,發展注意力、傾聽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國小則注重知識的系統化學習,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要求更加具體和嚴格,學生課業壓力大,考試多。

國小教育與幼稚園教育有這麼多的不同,對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是以要讓孩子明白,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小生,會有一個很艱苦的過程,要學會堅持,懂得克服苦難,要知道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在我們能獲得挑戰的樂趣,獲得能做成事的成就感。

做好成為合格國小生的能力準備

1.掌握正确的握筆姿勢

在上國小之前,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正确的握筆姿勢,保持用筆寫畫的濃厚興趣,産生用文字元号記錄和表達的強烈欲望,逐漸養成良好的握筆習慣。怎樣才能掌握正确的握筆姿勢呢?家長可以先講解虎口、一尺、一寸等概念。接着用兒歌來幫助孩子練習。

2.學會整理書包

上國小之前,孩子還應該學會自己整理書包。在向家長和上一年級的哥哥姐姐了解了上國小要用到的文具之後,可以帶他一起購買書包、文具盒、鉛筆、卷筆刀、尺子、橡皮、作業本等,并幫助孩子練習自己整理小書包。

3.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除了握筆姿勢的訓練、整理小書包以外,家長還應加強穿脫衣物、系鞋帶、開杯蓋、整理桌子、掃地等入國小的能力培養,在鍛煉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手部肌肉群以及手眼協調能力,對他書寫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助益。

4.适度增加閱讀量

不提前教國小的知識,不讓孩子提前練習寫字,但是必備的閱讀量還是要有的,建議家長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親子共讀時間,在給孩子讀繪本時,用手點着字讀,讀的時候孩子就會在無意識中學會認字,同時也學會了用手指一個字一個字點着讀的方法,這對孩子入學後的讀題有很大幫助,能有效避免讀題的時候漏數字,漏符号。

做好融入新集體的社會交往準備

交往能力強的孩子能很快适應新環境,融入新集體,與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促進,反之,就很容易與同學發生沖突或者與新集體格格不入,甚至經常有剛入學的孩子因為不适應新集體躲在角落裡獨自哭泣或不想上學,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與生活。

是以對于兒童來說,擴大交往範圍,認識新老師,認識新朋友是一項重要的入學準備,在人際交往中學會謙虛有禮,學會合作分享,學會寬容了解,能更好地适應國小生活。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小朋友的遊戲,或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給孩子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如對孩子主動與人分享的行為給予肯定;當孩子與同伴發生沖突或沖突時,指導他嘗試用協商、合作等方式解決沖突;利用相關的圖書、故事,結合孩子的交往經驗,和他讨論什麼樣的行為受大家歡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納應該怎樣做等等。

做好良好的學習習慣準備

學習習慣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一生的學習成就,尤其是剛進入一年級時,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基本上能夠很好地适應國小生活。然而剛進入國小時,很多學生存在傾聽意識不強,喜歡随意說話,課堂上坐不住,沒有時間觀念等不良學習習慣,非常不利于孩子整個求學階段的發展。是以家長應該持之以恒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養成好的傾聽習慣

平時在家和孩子交流時,要彼此看着對方進行談話,在家會看着家長的眼睛,聽家長說話的孩子,來到學校,他就知道老師講課時,要看着老師,就會在一開始有一個很好的聽講的習慣。而會聽講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差。

2.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學習興趣,開闊視野,讓孩子學會為人處世,增長見識,還可以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品格,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豐富語言詞彙,發展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一個人想學有所為,就讓閱讀成為習慣,從小培養孩子愛讀書,養成讀好書的習慣,将使孩子受益終身。

3.養成好的作業習慣

學業成績不好的孩子大多沒有好的作業習慣,有些孩子回家後總是找借口不寫作業,磨蹭到睡覺前、上課前才胡亂敷衍過去;有些孩子一遇到難一點的題目就馬上找父母,不自己動腦思考問題;有些孩子做作業時思想不集中,身邊一有點小聲音就會去關注,一會兒找橡皮,一會兒削鉛筆,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半天寫不了幾個字等等,這些都是作業習慣差的表現。

為了上國小後能夠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家長在孩子上國小前就應該注意培養其時間觀念和按計劃有條理做事的意識。

上學後從三個方面養成好習慣:

首先從态度上,要求孩子做到坐姿端正、字迹工整、書本整潔;

其次從時間上,根據孩子每天的作業量,限定其做作業的時間,讓他們在心理上有個時間目标,進而及時、投入、專心緻志地完成作業,然後再高高興興地去玩;

第三從輔導上,如果孩子向家長伸出“援手”,家長首先應該了解一下孩子沒有掌握好知識的原因及知識掌握的程度,然後及時給予孩子相應的幫助,将遺漏的知識彌補上來。

國小一二年級家長陪伴輔導作業對于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至關重要,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同時,也增進了家長和孩子面對面陪伴的時間,有利于親子感情的交流和培養。

做好良好的學習品質準備

孩子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态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家長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孩子逐漸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等良好學習品質。

1.注意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

孩子上了國小後,每天都需要獨立完成一定的課堂和課後學習任務,家長可以積極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如按時完成大人交辦的事情,按時完成作業,自己整理書包,等等。

2.注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勇于挑戰是不斷進步、取得成就的必備因素。孩子進入國小後,随着學習任務的加重,不可避免地會碰到種種困難,這就要求家長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要培養孩子的承受挫折、勇于挑戰的能力,首先,家長必須學會尊重孩子的興趣,孩子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家長要鼓勵孩子樂于嘗試、積極探索,不因為怕弄髒衣服、弄亂環境而限制孩子的自由。

其次,在孩子做事的過程中,及時地肯定與鼓勵孩子,家長的肯定和鼓勵能夠讓孩子産生成就感,有利于他堅持做成一件事。

第三,教會孩子自己承擔失敗的結果。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會讓孩子喪失承擔責任的能力。是以家長要注意在生活中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事,并學會自我承擔,比如讓孩子自己定鬧鐘起床,自己整理學習用品,自己處理與同學的沖突等。

3.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适應環境的能力。有些學生上課總是不注意聽講或走神,寫作業時總是三心二意,邊做邊玩,寫作業常常寫錯字、抄錯得數,考試時總是會馬虎大意看錯題,做事情缺乏耐心,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等等都是不夠專注的表現。

大班幼兒發展特點之一,就是心理活動以無意性為主,心理活動和行為往往沒有目的,有意注意缺乏,且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一般能集中15分鐘左右,但對于他感興趣的事物,卻注意力持久,且愛學好問。

是以家長在有意識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這個問題上,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事物,逐漸增加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長。如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并讓孩子回答一些跟故事有關的問題,如此一來孩子在聽故事時,就會特别用心,不知不覺專注力便得到了提高。又如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通過閱讀、搭積木、拼圖、串珠、找不同等遊戲的方式培養專注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做遊戲時一定要做完一個以後再開始做另外一個,要想辦法讓孩子關注一件事的時間逐漸增加。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