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水11億才賺2千萬 遊戲行業苦熬冬天|一點Meta

流水11億才賺2千萬 遊戲行業苦熬冬天|一點Meta

“還有一小時,我就要去抽卡了。”

小亞最近迷上了手遊《原神》。米哈遊能在衆多遊戲廠商中殺出重圍,《原神》功不可沒。

Sensor Tower平台顯示,2022年2月,共36個中國廠商入圍全球手遊發行商收入榜TOP100。其中,騰訊遊戲、網易遊戲和米哈遊繼續占據該榜TOP5中的3個席位。

像米哈遊這樣能在遊戲紅海殺出一條血路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廠商要麼苦苦支撐,要麼倒下。

“遊戲行業賺得沒想象中那麼多,流水高,利潤低。”某二線遊戲公司員工表示,他之前所在的遊戲項目組,11億的流水,淨利潤才2000多萬。“研發、管道、投放,都需要花錢。”

多位業内人士告訴《一點Meta》,遊戲版号停擺,一些中小遊戲公司無法更新疊代産品,收入銳減甚至“斷流”,進而導緻融資受限,被迫壓縮新品研發,個别企業寄望出海淘金。

喧嚣之下,誰能挺過這個冬天?

01巨頭躺賺

部分遊戲廠商去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恺英網絡預計2021年淨利潤為5.5億-6.5億元,同比增長20餘倍;遊族網絡預計同期淨利潤1.8億-2.7億元,同比增長20倍左右。

還有遊戲廠商連續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3月21日,體育遊戲《足球大師》開發商望塵科技向港交所送出了上市申請。據悉,這是該公司繼2021年6月30日遞表失效後的再一次上市申請。

零零星星的利好消息之外,不可否認,目前遊戲市場正進入換擋減速階段。

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釋出的資料,2021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965.13億元,較上一年增收178.26億元,同比增長6.4%。

在宅經濟效應衰減、爆款數量下滑等因素影響下,這一增幅較上年縮減近15%。

增速回落的同時,遊戲行業的格局如今已經基本固定。伽馬資料顯示,以收入口徑劃分,

騰訊占據了56%,網易占據了19.6%,三七互娛占了5.2%,剩下的19.2%則由數百家遊戲廠商瓜分。

作為“老大”,騰訊2021年手機遊戲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2%至1648億元,個人電腦端遊戲的收入同比增長2%至453億元。兩項合計達到2101億元,在收入總額中占比超過37%。

流水11億才賺2千萬 遊戲行業苦熬冬天|一點Meta

2020和2021财年,網易的淨收入分别為736.67億元和876.06億元。其中,線上遊戲服務貢獻的淨收入均超過七成。

三七互娛預計,2021年實作淨利潤為28億元至28.5億元之間,同比上升1.41%至3.23%。

2020年,三七互娛實作營收144.00億元,當年營業總成本達114.69億元,僅銷售費用就達82.13億元。

02版号停擺

2021年7月22日起,國内遊戲版号發放暫停,遊戲行業進入新一輪調整期。

據了解,版号的申請審批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時間。一些遊戲大廠諸如騰訊網易,一般會提前批量申請。對一些連團隊都未搭全的初創企業而言,版号的稀缺是雪上加霜。

某頭部遊戲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一點Meta》,初創以及小規模遊戲公司受到的影響會比中大型廠商更大,

大中型廠商短期内仍能依靠上線産品維持現金流和公司營運,但小規模遊戲公司及初創公司,來自于上線産品的收入較少甚至沒有,從一級市場上擷取投融資的能力也相對弱。

2021年下半年,網易陸續發行了《永劫無間》、《絕對演繹》、《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等幾款遊戲。

網易Q4财報會上稱,中國風科幻角色扮演遊戲《鬼界紀事》正在制作中。丁磊提到,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暗黑破壞神》,該款遊戲已經獲得許可準許。

“很多版号都是買來的,或者囤的。”一位曾經在某遊戲公司從事産品營運工作的人士告訴《一點Meta》,在2018、2019年的時候,遊戲環境也不好。“版号一直都是大問題。”

03虧損、優化

部分企業選擇了“無照駕駛”。

2021年1月,南京一家網絡科技企業營運的《沙城戰歌》,未經審批擅自上網出版,被處沒收違法所得1.13萬元、罰款6.94萬元。2021年3月起,徐州某網絡科技公司,未獲審批營運網絡遊戲《劍仙情緣》。後來被當地監管部門依法處理。

也有公司走向虧損。

裁員風波中的完美世界,預計2021年實作淨利潤3.5億元至3.9億元,同比下降超過七成。英雄互娛不久前宣布摘牌新三闆,去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684.40萬元,同比下降119.75%.

掌趣科技預計2021年虧損10億至1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星輝娛樂預計2021年虧損4.95億元至7.06億元,同比由盈轉虧;飛魚科技預計2021年虧損6900萬-8900萬元,虧損幅度較上年擴大。

“一個公司同期很多組研發多款遊戲,有一個爆火的,基本上是一個遊戲養活一整個公司。而沒做出來效果的組,則有可能被優化掉。”某二線遊戲公司員工看來,遊戲行業的核心是好産品。

好産品或者說一個爆款産品,對于劇情文案、遊戲設定、研發,都有着極高的要求。而這背後,最基礎的因素是高品質人才。

“不好招人。”一家中小遊戲企業的招聘者告訴《一點Meta》,她所在的公司在轉型,由之前的單純遊戲發行,擴充為發行與自研并行。

“需要大規模招人,但很難招到。優秀的人才都喜歡去頭部企業。盡管那些公司門檻非常高,吸引力卻不是小公司能比的。”

04何處去

有業内人士表示,此前版号的大量發行,使得各大廠商在遊戲産品數量的次元上競争,長此以往,難免會忽視遊戲品質、價值、研發水準和技術革新。

“現在,遊戲廠商需要更加注重産品品質和價值,讓産品朝着更加持久健康的方向發展。市面上大量粗制濫造的遊戲将會被迅速淘汰。”

聯合研發成為常見選擇。2021年4月,中手遊推出的《海航王熱血航線》,即由該公司與位元組跳動旗下朝夕光年工作室聯合出品,曾獲得蘋果商店編輯推薦的當月最佳遊戲獎。

後疫情時代,使用者的戶外時間大大增加,雖然遊戲産業依然在增長,但使用者對遊戲品質的要求更高了。

在現象級産品《原神》之前,由上海鷹角網絡開發、2019年5月1日公測的《明日方舟》是爆款代表之一。

小亞曾經是《明日方舟》的開服玩家,習慣了充錢,“隻要角色人物設定戳我,不管遊戲裡強度高低,我都會氪金。包括遊戲活動常見的首沖雙倍,大小月卡。”

好感下降始于去年。“限定卡池一般是一年一次(春節),後來加上周年慶,一年兩次。官方承諾短時間内不會增加限定推出的次數,但去年夏季活動,突然來了個限定,還很拉垮,各種敷衍,人物比例都不能看。”

讓玩家不滿的還有《明日方舟》的劇情。“空洞。新劇情一年了都不更新,動态立繪也不出。就好像不打算打磨遊戲,隻等着收割最後一波韭菜一樣。”

在同遊玩家抱怨不斷的時候,小亞下載下傳了《原神》。“42天一個新版本、新地圖,品質還高,技術強,不盲目讨好玩家。”因為半路入坑,小亞像“補課”一樣氪金,“隻要開新卡池,基本上得(充值)仨648(元),還不算大小月卡。”

流水11億才賺2千萬 遊戲行業苦熬冬天|一點Meta

海外也成為中小企業的新選擇。

近日,蝸牛遊戲有關負責人對《一點Meta》表示,“國内市場題材使用已經趨于飽和,相比之下,海外市場同題材的接受程度可能更高。”相比國内遊戲,海外市場如歐美等國家的遊戲付費模式已經很成熟,有利于企業現金流保持穩定。

掌趣科技在2021年度業績預告中表示,未來将聚焦突破在研SLG遊戲産品,大力拓展海外市場,提升海外市場占有率。

中手遊在2021年半年報表示,2020年已上線的海外遊戲亦取得良好業績,上半年海外地區收入2.20億元,同比增長62倍。

出海并非易事。蝸牛遊戲上述負責人認為,遊戲出海對遊戲品質要求較高,想要在這個賽道成功,需要的是持續打磨和創新。

“遊戲出海對任何一家廠商來講,隻是一種生存技能,并不意味着出海對每家廠商是正确的選擇,”某中小遊戲企業負責人認為,出海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産品本地化營運,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 時間精力,并且承擔推廣失敗的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