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随着小鵬汽車公布Q4及全年财報,特斯拉和“蔚小理”這四家智能汽車上市公司的2021年财報已經全部出爐。

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美國的特斯拉和中國的“蔚小理”,這四家上市公司在2021年都是高歌猛進,最牛的,當然還是帶頭大哥特斯拉——看市值就明白這個道理。

截止美東時間4月1日,特斯拉、蔚來汽車(以下簡稱蔚來)、小鵬汽車(以下簡稱小鵬)、理想汽車(以下簡稱理想)四家公司的市值分别為:1.12萬億美元、366億美元、250億美元、281億美元。老大哥特斯拉一家的市值,是蔚小理三家市值總和的12.5倍。2021财年,特斯拉快速拉開了和中國這三家公司的市值差距。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蔚小理和特斯拉的差距,真的越來越大嗎?财報資料對比會告訴我們真實答案。

根據這四家公司2020-2021年度财報,第一電動研究院從傳遞量、營收、毛利率、淨利潤、研發費用、現金儲備、門店數量等七個方面,做了增速對比。

讓我們來看一看,在過去兩個财年裡,這四家公司的真實增長,誰是最快的。

傳遞量增速:小鵬第一,超特斯拉2倍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2020年,特斯拉傳遞量近50萬輛,而小鵬和理想傳遞量僅3萬輛左右,相差超15倍,蔚來傳遞量超4萬輛,相差超11倍。彼時,特斯拉傳遞量=“蔚小理”傳遞量總和的4.8倍。

2021年,特斯拉傳遞量94萬輛,“蔚小理”的傳遞量均超9萬輛,相差超10倍。2021年特斯拉傳遞量=“蔚小理”傳遞量總和的3.33倍。2021年度,“蔚小理”與特斯拉的傳遞量差距正在縮小。

從傳遞量同比增速來看,小鵬的增幅最大,同比增長超2.6倍,理想和蔚來增長超1倍多,特斯拉增幅最小。小鵬傳遞量增速超特斯拉2倍,超蔚來1倍多,超理想0.5倍。理想超特斯拉1倍多,蔚來超特斯拉0.2倍。

在“蔚小理”三強中,蔚來的傳遞量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但到了2021年,由于蔚來的産品處于空窗期,逐漸被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反超。

2022年,随着蔚來ET7、ET5、ES7相繼傳遞,以及2022款ES8、ES6和EC6的陸續推出,其傳遞量有望再次取得較大增長(中信證券預計同比增長約100%)。

小鵬G9和理想L9兩款重磅新車,同樣也會在今年上市并傳遞,繼續幫助小鵬和理想的傳遞量增速保持在較高水準。而特斯拉今年的産品處于空窗期,但由于柏林工廠的開工、中國二工廠的開建等産能因素,特斯拉的傳遞增速也有可能大幅提升。

2022年度,蔚小理能否進一步縮小與特斯拉傳遞量的差距?大機率會。

營收增速:小鵬第一,超特斯拉2.6倍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随着傳遞量的上升,車輛銷售收入增加,2021年四家造車新勢力都呈現出營收增長、毛利好轉的态勢。

對比四家資料我們發現,2020年特斯拉的營收超2000億元,蔚來超百億元,小鵬和理想僅幾十億元,2020年特斯拉的營收=“蔚小理”營收總和的6.34倍。

到了2021年,特斯拉營收超3000億元,蔚來超300億元,小鵬和理想超200億元,2021年特斯拉的營收=“蔚小理”營收總和的4倍。2021年度,“蔚小理”與特斯拉的營收差距也在迅速縮小。

從營收增幅來看,小鵬營收增幅最大,實作超2倍的增長,理想和蔚來營收也實作超1倍增長,相比較來說,特斯拉增幅最慢,僅實作71%的同比增長。對比來看,小鵬增幅超特斯拉2.6倍,理想增幅超特斯拉1.6倍,蔚來增幅超特斯拉72%。

四家公司的營收增幅和傳遞增幅基本保持一緻,值得注意的是,隻有小鵬和特斯拉兩家的營收增幅略低于傳遞增幅,理想和蔚來的營收增幅則明顯高于傳遞增幅。

在蔚小理三家對比中,盡管小鵬的2021年度傳遞量最多,但當年營收卻最低,顯示小鵬在售車型的平均價格偏低。根據公開資料,蔚來的平均售價為43萬元,2021款理想ONE的售價34.98萬元,而小鵬的平均售價約為25萬元。

整車毛利率增速:小鵬再第一,超特斯拉14.8倍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這張表的資料對比,尤其引人矚目。2020年,特斯拉的整車毛利率遙遙領先,是小鵬的7倍之多。但到了2021年,盡管特斯拉再度提升了其整車毛利水準,但增幅已不明顯。相比之下,中國三強進步明顯,蔚來和理想已經逐漸逼近其毛利水準,而小鵬則發生了飛躍式增長。

從整車毛利率增幅來看,小鵬增幅超特斯拉14.5倍,超蔚來2.8倍,超理想8倍。蔚來增幅超特斯拉4倍,理想超特斯拉近2倍。

對比“蔚小理”的整車毛利率資料,理想一直高于蔚來和小鵬,2021年的整車毛利率達到20.6%。理想汽車表示,毛利率的顯著提升主要由于供應鍊管理的成本控制提升以及自2021款理想ONE推出以來傳遞日益增加,使産品平均售價增加。此外,理想指出,目前面臨着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問題,但随着汽車傳遞量的繼續提升,規模效應可在一定程度上抹平成本上漲的壓力,相信毛利率将會進一步提升。

必須指出,2021年度小鵬雖然同比增幅最大,但其整車毛利率仍然是四家公司中最低的。定價偏低、營銷和管理成本飛漲或許是其中兩個重要原因。2021年,小鵬的虧損一部分來自于成本上漲,還有一部分來自于小鵬飛漲的營銷和行政管理支出,達到53億元,同比增長81.7%。

小鵬在Q4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将在2023年推出兩個全新車型平台及其首款車型,分别是C級車平台和B級車平台。新平台會繼承和發展小鵬汽車持續領先的美學設計能力、電動化和智能駕駛能力,以及先進制造技術(例如超大型一體化壓鑄),新平台将幫助小鵬獲得極強的成本控制能力。

系統平台化将推動小鵬汽車在動力系統、制造技術和 BOM 成本體系的變革。新車型的毛利率,包括G9,以及公司整體的毛利率将會有結構性改善。小鵬汽車的中長期目标是,将整車毛利率提升到25%以上。

蔚來2021年整車毛利率為20.1%,比去年提高7.4個百分點。蔚來創始人李斌在蔚來Q4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去年四季度蔚來開始使用75度三元鐵锂電池,相比70度三元電池的成本确實要低一些,這對蔚來四季度的毛利改善非常有幫助。但是原材料的價格普遍上漲,對蔚來毛利的增長将産生負面作用。是以蔚來提出2022年整車毛利目标,希望在18-20%之間,相對保守。

淨利潤增速:特斯拉第一,小鵬理想淨虧損擴大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特斯拉在2020年度首次實作年度盈利後,2021年度便實作了傳遞、營收、整車毛利、企業淨利的全面增長,尤其是企業淨利,同比暴增542%,顯示出王者氣象。

中國三強中,隻有蔚來淨虧損同比收窄,從2020年的淨虧損53.1億(RMB)收窄到2021年的淨虧損40.2億。小鵬和理想的淨虧損均同比大幅增長,顯示他們正在大舉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作為成本控制“優等生”,2021年Q4實作了盈利。早在2020年第四季度,理想也曾實作了1.075億元的淨利潤。在中國三強中,理想有望成為首家取得年度盈利的企業。

現金儲備增速:理想第一,中國三強均增長,特斯拉下降11%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2020年特斯拉現金儲備1258億元,是蔚小理之和的1.17倍。2021年度,中國三強利用再上市和增發等方式,再度大幅提升了現金儲備,而特斯拉卻出現了11%的同比下滑,到這一财年結束時,蔚小理三家的現金儲備總額已達1491億(RMB),是特斯拉的1.33倍。

這是蔚小理第一次在公司關鍵名額上超越特斯拉,盡管是抱團之後的超越,也值得關注。

研發投入增速:理想第一,超特斯拉1.6倍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2021年度,四家公司都大幅度提升了研發投入。相比之下,中國三強的同比增幅,大幅超越特斯拉。

2020年特斯拉研發投入94.6億元(RMB),是當年蔚小理三家之和的1.78倍;到了2021年,盡管特斯拉研發投入大幅增加到164.8億,但由于中國同行增幅更大,特斯拉和蔚小理當年的研發投入之比已降到1.37倍。

從同比增幅來看,一向“摳門”的理想同比增幅最大,小鵬第二,蔚來第三,而特斯拉墊底。

橫向對比來看,理想雖然增幅最大,但相較于其他三家公司來看研發投入最低。理想曾表示,将長期保持10%以上的研發費用率,用于提升制車技術。

蔚來雖然增速第三,但總研發投入最高。在2021年财報中,蔚來表示,研發費用的增加主要用于研發職能人員成本增加以及新産品和新技術的設計開發成本增加。2022年,蔚來研發投入相比2021年增長将超1倍,包括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新車型的研發等。

和蔚來相類似,2021年小鵬研發費用41.14億,其在2021年财報會議表示,研發費用的增加主要是研發團隊擴大導緻的員工薪酬增加,以及與新車型開發相關的費用增加。何小鵬表示,2022年的研發投入将超過過去兩年之和,這意味着小鵬2022年度的研發投入将超過60億。

小鵬計劃在2023年正式推出XPILOT4.0,實作高速和城市内全場景的智能輔助駕駛,2023年至少有4款車型支援XPILOT4.0,并将逐漸統一小鵬汽車新車型的智能輔助駕駛硬體和軟體平台。

門店增速:理想第一,超特斯拉7倍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

截至2022年3月24日,蔚來已建成蔚來中心46家和蔚來空間341家,覆寫城市155個;同時,已建成蔚來服務中心60家,授權服務中心179家,總共覆寫城市146個。充換電網絡方面,蔚來在中國地區已建成換電站871座,超充站714座,3982根,目的地充電站678座,3792根。

截至2022年1月31日,理想在全國已有220家直營零售中心,覆寫105座城市;售後維修中心及授權钣噴中心276家,覆寫204座城市。

截至2021年底,小鵬擁有357間營運中門店,覆寫129個城市,其中有209家直營店,148家加盟店。充電網絡方面,截至2021年底,小鵬已建成772座品牌超充站,覆寫中國308個城市。何小鵬表示,公司已在計劃部署下一代高功率充電網絡,以幫助使用者縮短充電時間,并着重加強高速沿線的超充網絡部署。

而根據特斯拉官方微信,特斯拉中國的體驗店與服務中心,從2020年底的超180個(網絡資料),增長到2021年底的超240個。

門店數量對比,蔚來的門店數最高,理想的門店數量最少,但其同比增幅最高——其增幅超特斯拉7倍,超小鵬1倍,超蔚來2倍。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以更少的門店,實作了較高的營收,顯示出更高的營銷效率。

寫在最後

以上資料,均來自于四家公司2020、2021年财報。非此來源者,已在文中做了說明。

在7組反應企業真實增長的資料對比中,我們看到,小鵬得到三項第一,分别是:傳遞增速第一、營收增速第一、整車毛利增速第一,顯示小鵬在2021年度的規模化生産和營運,取得巨大進步。

理想也取得三項第一,分别是:現金儲備增速第一、研發投入增速第一、門店數量增速第一,顯示理想2021年度正為一下步的競争進行戰略投入。

隻有一項,特斯拉取得了第一:淨利潤增速第一,并且在其高速提升利潤總額的同時,中國三家同行正在進行戰略投入,進而造成淨虧損的擴大(蔚來除外)。這一資料顯示,特斯拉公司在企業競争能力和發展階段上,領先優勢非常明顯。

但這并不意味着,特斯拉正在拉大它和蔚小理的差距。恰恰相反,中國三強在幾乎所有的方面(除了淨利潤),正在快速縮小和特斯拉之間的距離——盡管這個距離仍然很大,但絕非光年那麼離譜了。

也就是說,四家美股上市公司市值的差距,并未顯示出這四家公司真實增長的情況。相比特斯拉的市值而言,中國三強被大大低估了。

在蔚小理身後,還有埃安、哪吒、零跑、高合等優秀的中國本土公司,即将于2022年度進入上市IPO。

蔚小理和特斯拉還差多少裡?這個問題,不僅問向蔚小理,也問向他們身後的那些中國公司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