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如今我們隔三差五就會看到一些全新的純電車型釋出、上市。

但我們卻甚少見到百萬級豪華旗艦轎車的身影,以至于我們一直把電動化和各種SUV聯系在一起。

直至最近,寶馬i7的衆多預告資訊曝光才再次讓教授想起了旗艦豪車+電動系統這種潛力滿滿的組合。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原定在北京車展上進行全球首秀的寶馬i7應該是市場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完成從燃油向電動轉化的主流旗艦豪華轎車。

雖說目前新車釋出的時間和方式仍未最終确定,但這一次的官方預告給我們展示了寶馬打造i7這款旗艦豪車所采用的一些新思路。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外觀設計層面預計不會有太大的突破,作為品牌旗艦産品,一些長期累積下來的産品形象需要得到維持。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是以i7必然會采用與現款7系一樣的傳統三廂車身結構,而如今已經成為寶馬旗下車型“标配”的大鼻孔也必定會出現,而且這一次還用LED燈帶給鼻孔描了邊,更顯眼了。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縱使有發光中網、電子門把手這樣的新潮玩意兒,以及分體式大燈設計為新車帶來新意和争議;但總體看來,寶馬依然在用傳統的手法诠釋電動時代的旗艦豪華。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真正帶來的變革的應該是車廂内部。

在寶馬早前釋出的前瞻短片裡,我們可以看到i7将在中控部分進行更加簡約的造型設計,而且采用更多水晶材質裝飾。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同類的做法能在寶馬最新的旗艦電動SUV——iX身上見到。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将各系統控制功能高度內建于中控大屏的潮流讓設計師可以在内飾設計中玩得更盡興,再也不需遷就功能區排布與按鍵布局。

極簡設計風格的中控台将讓i7獲得更大的高檔材料展示面積,并且在燈光等視覺效果層面玩一些花樣。

而更讓人期待的是,i7的後排将會設有一塊頂置31英寸後排多媒體大屏。

據介紹這塊螢幕的分辨率高達8K,螢幕比例為32:9,以折疊方式收納于車頂,會成為這款新車最大的賣點之一。

這意味着坐在i7後排的貴客可以通過這塊超高清大屏看電影,結合旗艦車型必然會配備的頂級音響系統,那觀影體驗可比某些車型在前排拉一塊幕布,後排放一個投影儀的效果強得多。

而後排車門扶手上甚至還有手機大小的觸屏,相信是用來控制後排多媒體系統的,而後排這塊超級大寬屏可能還支援分屏顯示和控制,滿足後排兩位乘客各自的娛樂需求;要是這兩塊小控制闆能夠被取下當作智能手機使用,那可就更加炫酷了。

由此可見,寶馬對于電動時代豪華的了解是更厲害的科技娛樂體驗。

強大後排+31英寸螢幕!這款寶馬i7是否值得期待?

更先進的車載電子系統、智能化架構所帶來的必然是科技娛樂層面的更新。畢竟這種看上去十分花哨且“沒必要”的科技産品,恰恰是這個電動時代裡最容易讓用車體驗發生大幅度變動的方式。

至于變化最大的部分——動力系統,似乎沒太多驚喜。

寶馬預告i7将會搭載綜合輸出功率可達750匹馬力的動力系統,電池組容量最高可達120kWh,續航裡程上限是610km。

距離i7的正式釋出上市還有一段日子,從目前曝光的亮點可以看出,它是一款以傳統的外殼包裹着創新核心的新車。

但市場會不會接納它呢?i7作為首款真正意義上的純電旗艦豪華轎車,能夠成功打動富豪們嗎?

其實同行早就做了嘗試~

旗艦豪華轎車裡最早嘗試電氣化的應該是雷克薩斯的LS,THS油電混動系統的加入讓旗艦豪華轎車首次嘗到了電驅的香味。

雖說這隻是一套油電混合動力系統,電動機還不能完全接替發動機的工作,而容量有限的鎳氫電池組也不能支援LS進行長距離的純電行駛。

但驅動電機在起步時帶來的迅速響應以及非傳統變速箱所帶來的動力平順性十分驚豔。

更别提混動技術讓搭載大V8發動機的大型轎車也做到了低于10L的綜合百公裡油耗,省下的油錢倒是小事,但在形象層面,在當時可是思想先進、支援環保的象征。

不過,雷克薩斯LS的電氣化也僅僅是集中在動力系統部分,其車身造型、車廂設計等部分也依然保持着非常傳統的設計思路。

是以不會因為電氣化而打破豪華轎車在消費者心中的傳統形象,更容易被人接受。

也正因如此,雷克薩斯的混動政策能夠普及到旗下全部車型并且堅持至今。

而在最近,全新的奔馳EQS上市,算是将豪華品牌旗艦車型正式帶入純電動時代。

這一次奔馳不僅在動力形式上采用了純電動形式,更是連最基礎的車架都選用了專為電動車型設計的EVA平台,是一款完完全全的新電動旗艦。

由于近年有EQC、EQA這樣的“油改電”車型打頭陣,并且參加了FIA 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事,積累的技術和經驗讓EQS這款新旗艦能夠馬上獲得成熟的動力系統。

但EQS的改變可遠不止這些,它還為降低電耗而設計了一個“滑鼠”一般的車身;“量産最低”的0.20cd風阻系數加上出色的電池管理系統讓EQS獲得CLTC工況下高達849km的純電續航裡程。

由三塊螢幕組成的Hyperscreen也霸占了整個中控台,成為EQS标志性的極具概念車氣息的内飾設計亮點。

曆史上第一次,一款奔馳旗艦車型的車廂内可以做到幾乎完全沒有實體按鍵,這是奔馳對電氣化時代新豪華的嘗試。

EQS在釋出時是讓人驚訝的,但後續的市場表現卻是令人大跌眼鏡的。

低風阻的車身造型固然能夠帶來更好的電耗表現,但在形象上卻遠不及采用傳統三廂造型的S級大氣。

甚至有不少消費者認為它根本算不上一款“轎車”(因為采用了大掀背設計而非傳統的獨立尾廂)。

Hyperscreen雖然理念先進但在目前僅是“玻璃面積”比較誇張,其核心依然是三塊獨立的大屏,螢幕的邊緣雖然經過模糊化處理但亮屏之後總有一些突兀感。

更别提大屏熄滅後這塊黑漆漆的“指紋收集面闆”與過往的奔馳S級相比缺了不少質感。

低風阻的弓形車頂同樣帶來了乘坐空間的問題,那并不寬裕的後排腿部空間和角度并不友好的靠背讓人感覺乘坐舒适度甚至不及長軸距版E級。

是以EQS并不能成功打動那些手握重金期待一款新時代旗艦豪車的消費者。或許在他們心中,EQS的創新做得有點過火了,甚至影響到了他們了解的一款旗艦豪車最關鍵的東西:大氣、舒适、奢華。

雷克薩斯的LS以保守的方式讓消費者接受了在旗艦豪車身上進行的電氣化嘗試,而奔馳EQS又以全面的創新證明有一些傳統是不應該輕易打破的。

而寶馬在這一次的i7身上似乎能夠做得更好。

寫在最後

在動力系統方面這是一款真正的純電車型,過往在i3、iX3以及iX這些車型身上積累的技術能夠幫助寶馬做出不輸奔馳EQS的優秀動力系統。

而與此同時寶馬雖然引入了極簡中控、後排超大尺寸液晶屏這樣的新時代裝備;但也不忘保留傳統的三廂設計確定後排乘客能擁有頂級的乘坐體驗。

而這種融合保守與創新的做法到底能不能獲得好的效果?隻能等待新車釋出、上市後的市場反應給出答案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