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戲曲為何講究“甯穿破不穿錯”,最全幹貨來了!

在傳統戲曲中任何角色的穿戴均有規矩,并遵循“甯穿破不穿錯”的原則,無朝代和地域之分,也不分時季。這是一套在幾百年的演出實踐中逐漸積累下來的藝術語彙,被觀衆所懂得、所接受,并能夠産生出藝術的真實感。

戲曲為何講究“甯穿破不穿錯”,最全幹貨來了!

頻繁的戲曲演出活動在社會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使戲曲舞台美術不斷完善。戲曲舞台美術發展至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演出體系,從演出場所到舞台裝置、人物裝扮,都已達到成熟和完善,是以鮮明誇張的表現手法突出人物造型。而人物造型都是以舞的姿态來表現,戲衣為舞衣,砌末為舞具,戲台是歌舞場。乃“有聲必歌,無動不舞。”

衣箱是傳統戲曲放置服飾、盔帽、靴鞋、砌末、刀槍把子等的專有裝置。最初的衣箱不是很規範,随着時間的推移,戲曲藝術的發展,衣箱制度逐漸形成。《揚州畫舫錄》中曾記載了關于衣箱的材料,記述了在揚州昆曲戲班的一般狀況:“戲具謂之行頭。行頭分為衣、盔、雜、把四箱。”行頭在明清時期不單指戲衣,還包括一切演出的砌末,其中大衣箱又分“大衣箱”和“布衣箱”。“大衣箱”根據服飾特征又分“文扮”“武扮”和“女扮”。盔箱也分為“文扮”“武扮”和“女扮”。由此可見,至明代,戲曲演出團體已經存在較完備的衣箱體制。

戲曲為何講究“甯穿破不穿錯”,最全幹貨來了!

至20世紀上半葉,随着傳統戲曲的定型,衣箱制度也固定下來。除了劇團主要演員因本人的具體條件、表演需求、技巧風格等的個性特點所制作的專有服裝(即私房行頭)外,劇團的衣箱裝置則形成一套“官中箱”(即共用行頭),這一基本裝置大體囊括了戲曲演出的全部角色裝扮,具有一般性,故又稱“全箱”。

全箱分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箱、靴鞋箱、把子箱。大衣箱有上首箱和下首箱兩隻,分别放置皇帝、一般的文職官員、書生及相應身份的婦女服裝。從特征上看,大衣箱中的服裝大緻帶水袖,而打衣打褲、旗裝均無水袖,依例放在大衣箱内。所有服裝須按一定順序,按照規範的折疊方法置于箱中。如上首箱中“加官”穿的紅蟒和“财神”穿的綠蟒要放在前面,以下依次是黃、白、黑等。下首箱則首放富貴衣與老鬥衣,反映了舊時代藝人樸素的民主思想。在大衣箱中放置有:蟒、官衣、褶子、帔、開氅、古裝,裙、褲、襖三件,打衣褲、鬥篷、八卦衣、法衣、旗袍、旗蟒、宮裝、彩旦褂子、腰包(有的将其放于三衣箱中)、坎肩等。二衣箱也分為上首箱和下首箱。上首箱以靠和箭衣為主,其餘放在下首箱中,以不帶水袖的服裝為主,包括:靠、箭衣、馬褂、抱衣抱褲、侉衣、卒坎、龍套衣、太監衣、青袍、罪衣、僧背心、劊子手衣、魚、蚌、蝦、蟹、神将等專用服。三衣箱是演員穿的下衣彩褲,附屬物有護領、胖襖、水衣子、小腰包、腰包、鸾帶、腰巾子等。

戲曲為何講究“甯穿破不穿錯”,最全幹貨來了!

戲衣在穿用上有一定的規則,文官朝會大禮時穿蟒,平時治安會客則穿帔,閑居時穿褶子。武官點兵閱操則穿靠,有大型典禮時亦加穿蟒,平常辦公則穿開氅,家宴或随便之時亦穿褶子。武士則穿打衣褲襖。最重要的大緻不外以上幾種。而戲衣在顔色上的規定較為嚴格,分十蟒、十靠,正五色、間五色。紅、綠、黃、白、黑,正五色,紫、粉、藍、湖、绛,間五色。如正直人穿紅色,有德之人穿綠色,皇帝穿黃色,粗莽人穿黑色,少年人穿白色,其餘各種間色則靈活選擇。又有杏黃、香色兩種,為老年人和舊功臣及王公等人穿用。至于女子所穿,除了蟒、帔、褶子之外隻多一件宮衣,下身多系一條裙子。行頭一項,看上去似乎種類極多,其實原則上很簡單。其餘各種行頭雖然名目很多,然而都是從這些種類變化而來,名目花樣稍有不同。

戲曲為何講究“甯穿破不穿錯”,最全幹貨來了!

盔箱放置角色頭戴的各種盔帽,分為冠、盔、帽、巾等類,質地上有硬軟胎之分。冠為帝王、貴族的禮帽;盔為武職人員所戴;巾多為軟體,屬于便服;帽類最雜,自皇帽至草帽,有硬有軟,名目繁多。戲曲的冠帽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來的等級制度、世俗和時尚。戲曲舞台上各種上層人物所戴的冠帽,通常以帽翅的高低樣式分等級。翅子的樣式,基本上分三類,即向上、平直、向下,這是差別角色身份的明顯标志之一。向上的叫朝天翅,為皇帝和進階臣僚所戴。一般文官戴的帽翅比較平直,但宰相戴的相貂是個例外,其帽翅平直且長,以差別其他官員。其他非官員的文人學士戴的各種巾帽,都用向下的翅子或飄帶,有“飄巾儒雅風流,方巾老成持重”之說。窮愁患難之士,即戴方巾。官員戴的紗帽可分為方翅紗帽、尖翅紗帽、圓翅紗帽等。這些形形色色的冠巾樣式,在戲曲舞台上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人物的造型特征。

戲曲為何講究“甯穿破不穿錯”,最全幹貨來了!

靴鞋箱,靴鞋有高幫矮幫,厚底與薄底之别。該穿靴的不能穿鞋,該穿厚底的不能改薄底,這也是自古以來衣冠制度形成的習慣穿法。把子箱則放置劇目中的各種刀槍把子等物。各戲曲劇種在衣箱制度上大同小異,在放置服飾上也不是完全相同,但衣箱制的确立則是中國傳統戲曲腳色穿戴的共同特征。

對于戲曲演員來說,服裝管理太重要了,跟琴師、樂隊一樣不可或缺,好的穿扮師傅,手法利落,給演員穿戴得舒服規整,衣服褶子都沒有,不耽誤時間,上台效果也好。對于一些不常演的老戲,人物該穿什麼戴什麼,演員不一定懂,也是不管的,這就全靠服裝管理來張羅。

戲曲舞台美術作為戲曲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充分展現出中國戲曲藝術的特性,高度概括與綜合。通過表演的形式無不展現“美”的原則,以多種形式滿足不同時空背景中不同階層觀衆欣賞演出的需求。

戲曲為何講究“甯穿破不穿錯”,最全幹貨來了!

背景是演員裝扮的重要地點,一般因地制宜。條件好的大劇場,背景化妝間裡穿衣鏡、水池等應有盡有。演出前舞美隊從業人員提前到達,有條不紊地展開工作。化妝組準備戲曲演出中生、旦、淨、醜各行腳色梳裹發式的各種用品。衣箱由舞美隊下屬的服裝組專人管理,演出前将整台演員要穿的戲衣熨燙平整,按照登台順序挂好,靴鞋褲襖碼放整齊,舞美隊成員各負其責,整個背景忙而不亂,緊張有序。

戲曲人物造型同戲曲表演、音樂一樣,也有許多程式。在化妝上,無論生、旦、淨、醜,都有各自的基本譜式,在服裝上則有一定的穿戴規制。這些程式,是把生活中的人物裝扮加以藝術化、規範化的結果。它們在長期的積累過程中,已同觀衆達成各種默契。如觀衆看到戴皇帽、穿黃蟒的人物上場,就知道他是皇帝;看到戴相貂、穿蟒袍的人,知道他是大臣;看到一個人戴風帽、披鬥篷,就明白他正在途次;而看到另一人頭上纏帶、腰間系裙,就意識到他在生病。再加上化妝上的種種刻畫,是以劇中人物一出場,觀衆就能對這個人物的年齡、性别、社會地位、生活境遇以及人品有一個初步的概念。這是一套約定俗成的藝術語彙,藝人們懂得這種造型程式的妙用,是以“甯穿破不穿錯”。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明明

稽核:楊瑤

終審:王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