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想明白了這兩件事:了解靈魂,了解生活

文:閑時翻書君

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年輕,真好!

——傑克凱魯亞克《達摩流浪者》

人到中年,想明白了這兩件事:了解靈魂,了解生活

意志被歲月消磨,希望也變得模糊不可辨識。

如果說衰老是身體上注定的機能退化,那麼這種退化的影響遠不止于身體。

心靈上的演變雖然不如身體上直覺的感觸。但當我們去比較一個孩子和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精力和靈性時,一定會感慨時光在人的身上所動的手術,徹底改變了一個人。

人們一直刻意對抗衰老,并不隻是因為死亡這個無可避免的事實,當我們談論生活的品質時,内心之中都在渴望一個健康的體魄,而後才是健康的靈魂。

身體是精神的根本承載,但身體必然腐朽,精神并沒有實體上必然衰敗的趨勢,但很少有人能夠清晰地意識到人的内心時刻都受着時間的沖擊。

人到中年,想明白了這兩件事:了解靈魂,了解生活

精神世界究竟指的是什麼?

這個命題無從解答,精神表面上指的是人的一切認識,一切知識,一切經驗的總和,約等于人的意識。

深層的精神又可以約等于靈魂。靈魂是更加虛無缥缈的東西,它意味着有一種對理想和完美的堅持。

歸根結底來說,一個人有所堅持,就可以說他有自己的靈魂。

歲月一方面給人以智慧,但另一方面也奪走了一個人本來具有的健美體魄,同時也讓思想走入某種架構之中。

除去身體和精神兩個層面,一個人在世界上還剩下些什麼?窮根究底地問下去,必然走向虛無的意義。

人到中年,想明白了這兩件事:了解靈魂,了解生活

對于無意義的人生,有兩種了解。

其中一者回歸到生活本身,明白了有些意義不能問,也沒有必要問。心懷答案,踏踏實實生活。

如果我們從生活本身出發,年輕和衰老變得不再重要,既然是每個人必經之路,那就隻管走下去就是。

讀書 情感 生活;文字中有溫暖;

每日輕閱讀,歡迎點選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