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然》子刊最新發現,好心态是抗衰老“良藥”

人們常說“愁一愁,白了頭”,這可能不隻是一個誇張的形容。

研究發現,傷心、憂郁、憤怒等負面情緒,不僅會導緻身體産生一系列不适,甚至可能加速衰老。學會有效管理負面情緒,則可以預防病理性衰老。

《自然》子刊最新發現,好心态是抗衰老“良藥”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張侃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教授  周莉

新研究:負面情緒催人老

多項研究表明,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等負面情緒,會引發一系列的身體變化。

為了探索負面情緒對癡呆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瑞士日内瓦大學神經科學家觀察了人在面臨負面情緒時大腦的活動。

《自然》子刊最新發現,好心态是抗衰老“良藥”

研究發現,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神經元連接配接表現出顯著的情緒慣性。負面情緒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影響他們的大腦活動,特别是在後扣帶皮層和杏仁核中。這兩個大腦區域與情緒管理密切相關。

通過分析,研究人員認為,更好地管理負面情緒,可能有助于限制神經退行性病變。

此前,權威期刊《衰老》釋出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負面情緒對衰老具有顯著加速作用,可使生理年齡變老近20個月。

壞情緒“發洩”在身體上

美國博聞網刊登的一項調查發現,75%的頸椎疼痛、80%的頭痛、99%的腹脹及90%的疲勞由負面情緒引起。長期持續的負面情緒有損身心健康。

《自然》子刊最新發現,好心态是抗衰老“良藥”

胃病

胃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它的功能狀态一定程度上受情緒影響。當人們悲傷、憂愁、沮喪時,胃腸道功能就會發生明顯變化。

長期負面情緒容易讓胃功能失調,導緻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胃炎、腸道發炎及不明原因的腹痛等症狀。

内分泌疾病

長期壓力大、緊張焦慮的人容易患甲狀腺疾病。有統計顯示,70%的甲狀腺疾病發病前有不良情緒刺激。

心血管疾病

焦急、暴怒等激動情緒,會誘發人體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管收縮、血壓和血糖升高,會對血管造成損害,導緻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皮膚病

荨麻疹、牛皮癬、濕疹、皮膚瘙癢等很多皮膚疾病,其病因、發病過程與情緒密切相關。

心理專家的情緒調理建議

悲傷、恐懼、憤怒……各種消極情感自始至終伴随人類存在。沒有人能完全脫離負面情緒,它是情感的一種自然流露,也具有價值和意義。

《自然》子刊最新發現,好心态是抗衰老“良藥”

心理專家建議,我們應接納負面情緒的存在,但若其影響持續、強烈且難以調節,就應及時調整或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平日裡,試着自己做一些情緒管理練習:

覺察情緒,随時注意自己的狀态,當發現自己過度沉浸于生氣、悲傷、恐懼中時,要有所反應,不能放任不管;

思考自己情緒波動的原因,用理性去平衡沖動的感情,要做情緒的主人,不被其牽着鼻子走。

當能做到以上兩點,與負面情緒“拉開距離”時,可以嘗試主動調整,做出積極改變。

在面對幾種常見的負面情緒時,可以試試以下方法自我調節,趕走“負能量”。

悲傷

有研究報告指出,“心傷”會引發肺部損傷,損害心髒健康。嚴重的憂慮、抑郁還會損害皮膚,更容易讓人對毒品、酒精及其他有害物成瘾。

《自然》子刊最新發現,好心态是抗衰老“良藥”

感到悲傷痛苦時不要憋在心底,要哭出來。大哭一場雖然可能無法解決問題,但有助釋放悲傷情緒,淚水會帶走體内的壓力激素,降低與壓力相關的神經遞質,是心理健康的良藥。

焦慮

長期焦慮會損耗身心健康,甚至出現疼痛、氣短、惡心、眩暈以及虛弱症狀,導緻消化不良、便秘等腸胃不适。焦慮更是導緻心髒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要緩解焦慮,需要養成規律的工作生活作息習慣,盡量減少生活的不确定性,給自己建立“安定感”,減少失誤和差錯的發生。

正确面對失誤、失敗,保持理性,記住“失即是得,得亦是失”。

憤怒

一個人如果頻繁動怒,容易誘發動脈血管壁磨損。憤怒還會減緩傷口愈合速度,誘發發炎,增大罹患糖尿病、關節炎和癌症的風險。

感到“怒氣沖天”時,找個舒服的姿勢坐着或躺着,将雙手輕輕放在腹部;緩慢吸氣,感受空氣一直到達肺部,繼續深吸氣,直到無法吸入為止。

保持吸氣狀态3~5秒,再慢慢地呼出氣體。

《自然》子刊最新發現,好心态是抗衰老“良藥”

深呼吸時,暫時放下心中的煩惱,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和呼吸的節奏上。

嫉妒

過度嫉妒會使人的心思陷入憎恨泥潭,導緻思考力和辨識力下降,還可能導緻抑郁焦慮;體内過量分泌壓力激素,導緻免疫力下降、膽固醇水準升高、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消化不良等。

要正确認識自己,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和能力後确立目标,發揮長處、努力進步,不把精力放在無意義的攀比上。

孤獨

當一個人感到孤獨時,大腦會分泌更多的壓力激素皮質醇,這會引發抑郁,并對血壓以及睡眠品質帶來不利影響。

多與家人、朋友、同僚通電話或見面,交流生活或情緒;也可以積極參加行業交流或做公益活動,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能增強社交,找到自信和充實感。▲

本期編輯:楊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