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孤獨症日:如何早期識别孤獨症譜系障礙?

明天(2022年4月2日),是第15個世界孤獨症日。江蘇省殘聯、江蘇省兒童康複研究中心聯合發出倡議:讓我們一起關愛星星的孩子,走進孤獨症兒童的心靈世界,向他們傳遞愛與溫暖,為他們撐起一片藍天。

世界孤獨症日:如何早期識别孤獨症譜系障礙?

今天(4月1日),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如何早期識别孤獨症譜系障礙。

孤獨症起病于兒童早期的神經發育障礙,目前沒有特效藥物,但普遍公認的政策是早期識别、早期發現、早期幹預。早期幹預能最大限度地改善預後,是以,早期識别非常重要。目前臨床早期識别的基本政策主要有:

一、提高公衆對孤獨症疾病的意識

社會大衆尤其是年輕的父母、教師、醫務工作者等相關人員,要有對孤獨症行為表征的認識,能夠發現具有識别價值的早期指征,如3個月時不能對人笑,6個月時沒有明顯互動的逗樂,12個月時對自己的名字沒有反應,不會指認五官,不會用“再見”等手勢來表達,或者在任何年齡段出現語言、社交技能等倒退,都是高危線索。總之,當孩子在情緒、社交能力裡程碑出現發育落後,出現一些不同尋常如視覺偏好、興趣偏好、感覺覺偏好的行為,或撫養特别困難等,均要引起高度重視。

世界孤獨症日:如何早期識别孤獨症譜系障礙?

二、做好兒童保健正常檢查

對照兒童心理行為發育障礙0-6歲預警征,孤獨症譜系障礙分别在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時會出現相關指征,兒科醫生、兒童保健醫生進行正常檢查時,在任何年齡段的裡程碑中,發現有任何一條可疑或有顯示陽性的條目,需要轉診做進一步評估診斷,或者有單向非常清晰的指向時,需要做孤獨症專項篩查,以便做好幹預。

三、建立高危人群的随訪機制

對高危人群從出生後甚至是母孕期就開始進行随訪監測,因為一般神經發育障礙伴有高度的共患病,在很多家族中存在如語言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孤獨症、多動症、癫痫等家族聚集的現象。如果家族中已經有任何一類神經發育缺陷的孩子,再出生的孩子就要對其進行出生後的随訪監測,在其還沒有發現異常行為指征前,納入觀察人群中,進而最大限度地實作早期發現。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許宸 通訊員/趙得琴 編輯/國正)

【來源:我蘇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