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保專題報告釋出:飯圈文化泛濫,超六成公衆網民持負面評價

3月31日,2021年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專題報告釋出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釋出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專題報告》(下稱報告)。

未保專題報告釋出:飯圈文化泛濫,超六成公衆網民持負面評價

報告相關調查顯示,64.79%公衆網民對“飯圈”文化泛濫對青少年影響持負面評價。為此,公衆呼籲加強社交媒體平台輿情控制,要求娛樂公司和明星自律和加強追星類APP的監管等等。

針對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報告顯示,超過六成公衆網民支援網絡遊戲公司推出“網絡宵禁”、未成年人實名認證和限時令等措施。另外,對于目前普遍推行的“青少年模式”,接近五成公衆網民認為作用比較大或非常大,但也有人“吐槽”該模式流于形式,仍有待提升。

15.54%公衆網民認為,“飯圈”文化是資本操縱的結果

當天,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畢昆釋出《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專題報告》并作解讀。畢昆指出,目前公衆對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工作整體滿意,尤其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未成年人上網軟體、防沉迷模式等技術性保護手段表示支援和認可,但對網絡沉迷、不良資訊和不良“飯圈”文化等問題較為憂慮。

近年來“飯圈”問題頻頻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南都記者注意到,報告顯示,粉絲參與“飯圈”活動主要出于追求認同感、歸屬感等原因,也有的是由于寂寞、好奇、想表達或受朋友影響,這反映了現代社會人際關系疏離。

報告還指出,随着網絡成為主要社交媒介,青少年好奇心重,容易被偶像光環吸引。“飯圈”利用網絡手段聚攏粉絲發展壯大,表面上是粉絲自主管理的虛拟組織,實際上背後多數有不同中介組織、媒體機構、娛樂公司參與其中,利用粉絲操控輿論,具有一定迷惑性。

那麼公衆對“飯圈”文化觀感如何?報告顯示,公衆對“飯圈”文化看法比較多元,總體上偏支援和中立的稍多,持負面和批評态度近三成,有接近一成的公衆網民态度不明朗。

根據報告資料,接近37.33%公衆網民認為“飯圈”文化是粉絲自發或被動組織起來,有組織化的行動,态度偏向支援。24.85%的公衆網民認為,粉絲因喜愛相同僚物自發聚集,會共同探讨發展“飯圈”文化,态度較中立。

未保專題報告釋出:飯圈文化泛濫,超六成公衆網民持負面評價

不過也有15.54%公衆網民認為“飯圈”文化是資本操縱的結果,平台、娛樂公司、明星、APP利用粉絲熱情謀取利益。還有12.74%公衆網民表示在“飯圈”文化下,粉絲因喜愛聚集,但在組織中逐漸演變成了說一不二、攻擊反對者,經常打“口水仗”的群體。

未保專題報告釋出:飯圈文化泛濫,超六成公衆網民持負面評價

論及“飯圈”文化泛濫對青少年的影響,報告顯示,大部分公衆網民認為這對青少年的世界觀、價值觀有壞的影響。其中,選擇較壞影響和很壞影響的公衆網民占比達64.79%,超過六成。持正面評價的為14.86%。還有20.34%的公衆網民保持中立。

未保專題報告釋出:飯圈文化泛濫,超六成公衆網民持負面評價

在加強整治“飯圈”亂象措施的建議上,公衆網民首選社交媒體平台輿情控制,占比高達69.71%。其次是要求娛樂公司和明星自律和加強追星類APP的監管,均達到六成以上。此外還有公衆網民建議,加強粉絲組織行為規管和粉絲素質教育,占56.73%。

超六成受訪者支援未成年人“網絡宵禁”、實名認證和限時令

談及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時,畢昆指出,未成年人技術性保護手段被普遍認可,但仍有待進一步宣傳普及。目前對未成年人上網的限制多于引導,呈現限制>技術>保護的現象。同時,未成年人期待網絡素養教育課程應予以加強。

南都記者注意到,對于目前普遍推出的“青少年模式”(或稱“防沉迷模式”),報告顯示接近五成公衆網民認為作用比較大或非常大。不過也有36.36%公衆網民認為“青少年模式”效用一般,16.98%認為作用較小或非常小。

未保專題報告釋出:飯圈文化泛濫,超六成公衆網民持負面評價

具體到“青少年模式”不起作用的原因上,報告顯示,超過五成公衆網民認為“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和一般模式版塊設定完全相同,這排在各項原因首位。其次,認為“青少年模式”保護能力有限,不能防止直播平台主播誘導打賞的公衆網民,占到48.14%。排在第三的原因是,機制存有漏洞,系統無法自動跳轉青少年模式。

未保專題報告釋出:飯圈文化泛濫,超六成公衆網民持負面評價

此外,還有公衆網民指出“青少年模式”存在功能不完善,可輕易延長使用時限;未推出強制實名認證規定;以及内容極少,沒有吸引力,長期不更新,外觀界面幼稚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新聞釋出會上,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副主任盛榮華提及,今年防沉迷工作重點是“能用管用、好用愛用”八個字。

“能用管用”指向進一步擴大青少年模式覆寫範圍,通過精準識别有效引導未成年人使用青少年模式,号召家庭和社會監督、管理和教育未成年人使用防沉迷系統。“好用愛用”是指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的特點和需求,在時間限制、功能設定、内容工具上進行區分,使青少年模式更具有個性化和吸引力,讓未成年人和家長更加願意使用。

不過,對于網絡遊戲公司推出“網絡宵禁”、未成年人實名認證和限時令等措施,超過六成公衆網民表示支援。報告顯示,比較支援的公衆網民占39.64%,他們認為這些限制措施能夠起到一定改善作用。還有22.77%公衆網民認為限制措施十分有用,孩子有了很大改善。

未保專題報告釋出:飯圈文化泛濫,超六成公衆網民持負面評價

不過還有22.89%網民表示效果一般,沒有多大的改善,不是很認同。9.67%網民不認同這些限制措施,認為作用很小,沒有改善。此外,5.02%公衆網民表示沒有作用,無所謂。

“孤獨感是社會中導緻‘網絡成瘾’的一個風險因素。”

當天會上,除了主辦方釋出報告外,不少與會專家也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問題分享自己的觀察和見解。

“孤獨感是社會中導緻‘網絡成瘾’的一個風險因素。”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調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斌看來,了解網絡成瘾因素對于糾正成瘾的社會和文化非常重要。

王斌指出,有些孩子從學校回來以後,基本上沒有朋友,父母忙于工作,隻剩下存在代際隔閡的老人。孩子為了結識朋友,會通過網絡找到其他具有孤獨感的人進行交流。與此同時,網際網路的互動性,平台為保證使用者粘性,通過刺激獎賞設計,滿足并放大孩子的需求感和成就感,而未成年人大腦發育不成熟,抵抗能力較差,往往容易深陷其中。

另外她指出,當孩子離開了現實社交環境進入虛拟社會後,一旦陷入上瘾狀态,再把孩子牽引回到現實社會的難度非常大。因為孩子已經對網絡社交形成了習慣,喪失了現實社交的能力。

為此王斌建議,要解決生活方式的引導、有夥伴空間和父母陪伴等問題。比如,監護人需要與孩子共同規劃娛樂時間,增進親子感情。與此同時,還應加強未成年人網絡資訊素養和公民素養教育,教會孩子覺察自我、調節自我、把握自己,更好地學習和生活的教育。

北京綠路欣陽心理咨詢工作室負責人李曉平同樣認為,未成年人網絡的成瘾問題值得關注。

另外,李曉平從實踐發現,未成年人問題的症結往往在于環境影響,如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乃至網絡環境。她認為,“未成年人網絡治理光靠堵,是堵不住的,主要靠疏導。”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心理發展階段不同,認知能力不同,心智化能力也不一樣,各階段孩子對聽、說、看各器官的敏感度不一樣,網絡内容建設應該差别化,對負性事件盡量正向賦義,引導培養孩子從不同角度去感受和了解,保持自信和自我。

此外,李曉平還呼籲平台成立專門的未成年人保護部門,從調查、評估、處置、預前、愈後都有專門機構跟進,這樣真正将《未成年人保護法》落到實處。

“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治理工程,還是一項生态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協同共同達成。”中國高教學會教育資訊化分會副秘書長範士喜說道。其中有兩個核心主體,一個是作為平台和内容提供者的網際網路企業,一個是作為内容消費者的未成年人。

範世喜強調,對于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需要考慮企業價值觀。當企業的規模和服務對象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要綜合考慮産品的人本價值、社會價值,以及品牌價值和文化價值。企業必須綜合考慮自己的價值觀,不能被動地等待法律法規出台,而是要做好定位,這樣才能行穩緻遠,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他建議,網際網路企業更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優質資源的供給。同時,企業還需要建構一套完整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例如“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基于人工智能的不良資訊過濾系統”,“第三方舉報系統”等,不斷提升違法違規内容模型識别能力,提高内容稽核專業性和有效性。

範世喜還提到,未成年人必須擁抱網際網路,在恰當的條件下,利用先進的工具和平台加速知識和資訊的擷取速度,提高資訊化素養,養成資訊化習慣,培養資訊化思維。另外,未成年人也必須回歸現實,在公園裡尋找春天,在田野裡放飛思想,在運動場上挑戰自我,在勞動中實踐知識,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找到快樂,明确人生的方向,找到自己,成就卓越。

采寫:南都記者黃莉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