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未保专题报告发布:饭圈文化泛滥,超六成公众网民持负面评价

3月31日,2021年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专题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题报告》(下称报告)。

未保专题报告发布:饭圈文化泛滥,超六成公众网民持负面评价

报告相关调查显示,64.79%公众网民对“饭圈”文化泛滥对青少年影响持负面评价。为此,公众呼吁加强社交媒体平台舆情控制,要求娱乐公司和明星自律和加强追星类APP的监管等等。

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报告显示,超过六成公众网民支持网络游戏公司推出“网络宵禁”、未成年人实名认证和限时令等措施。另外,对于当前普遍推行的“青少年模式”,接近五成公众网民认为作用比较大或非常大,但也有人“吐槽”该模式流于形式,仍有待提升。

15.54%公众网民认为,“饭圈”文化是资本操纵的结果

当天,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毕昆发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题报告》并作解读。毕昆指出,目前公众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工作整体满意,尤其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上网软件、防沉迷模式等技术性保护手段表示支持和认可,但对网络沉迷、不良信息和不良“饭圈”文化等问题较为忧虑。

近年来“饭圈”问题频频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南都记者注意到,报告显示,粉丝参与“饭圈”活动主要出于追求认同感、归属感等原因,也有的是由于寂寞、好奇、想表达或受朋友影响,这反映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疏离。

报告还指出,随着网络成为主要社交媒介,青少年好奇心重,容易被偶像光环吸引。“饭圈”利用网络手段聚拢粉丝发展壮大,表面上是粉丝自主管理的虚拟组织,实际上背后多数有不同中介组织、媒体机构、娱乐公司参与其中,利用粉丝操控舆论,具有一定迷惑性。

那么公众对“饭圈”文化观感如何?报告显示,公众对“饭圈”文化看法比较多元,总体上偏支持和中立的稍多,持负面和批评态度近三成,有接近一成的公众网民态度不明朗。

根据报告数据,接近37.33%公众网民认为“饭圈”文化是粉丝自发或被动组织起来,有组织化的行动,态度偏向支持。24.85%的公众网民认为,粉丝因喜爱相同事物自发聚集,会共同探讨发展“饭圈”文化,态度较中立。

未保专题报告发布:饭圈文化泛滥,超六成公众网民持负面评价

不过也有15.54%公众网民认为“饭圈”文化是资本操纵的结果,平台、娱乐公司、明星、APP利用粉丝热情谋取利益。还有12.74%公众网民表示在“饭圈”文化下,粉丝因喜爱聚集,但在组织中逐渐演变成了说一不二、攻击反对者,经常打“口水仗”的群体。

未保专题报告发布:饭圈文化泛滥,超六成公众网民持负面评价

论及“饭圈”文化泛滥对青少年的影响,报告显示,大部分公众网民认为这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坏的影响。其中,选择较坏影响和很坏影响的公众网民占比达64.79%,超过六成。持正面评价的为14.86%。还有20.34%的公众网民保持中立。

未保专题报告发布:饭圈文化泛滥,超六成公众网民持负面评价

在加强整治“饭圈”乱象措施的建议上,公众网民首选社交媒体平台舆情控制,占比高达69.71%。其次是要求娱乐公司和明星自律和加强追星类APP的监管,均达到六成以上。此外还有公众网民建议,加强粉丝组织行为规管和粉丝素质教育,占56.73%。

超六成受访者支持未成年人“网络宵禁”、实名认证和限时令

谈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时,毕昆指出,未成年人技术性保护手段被普遍认可,但仍有待进一步宣传普及。目前对未成年人上网的限制多于引导,呈现限制>技术>保护的现象。同时,未成年人期待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应予以加强。

南都记者注意到,对于当前普遍推出的“青少年模式”(或称“防沉迷模式”),报告显示接近五成公众网民认为作用比较大或非常大。不过也有36.36%公众网民认为“青少年模式”效用一般,16.98%认为作用较小或非常小。

未保专题报告发布:饭圈文化泛滥,超六成公众网民持负面评价

具体到“青少年模式”不起作用的原因上,报告显示,超过五成公众网民认为“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和一般模式版块设置完全相同,这排在各项原因首位。其次,认为“青少年模式”保护能力有限,不能防止直播平台主播诱导打赏的公众网民,占到48.14%。排在第三的原因是,机制存有漏洞,系统无法自动跳转青少年模式。

未保专题报告发布:饭圈文化泛滥,超六成公众网民持负面评价

此外,还有公众网民指出“青少年模式”存在功能不完善,可轻易延长使用时限;未推出强制实名认证规定;以及内容极少,没有吸引力,长期不更新,外观界面幼稚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提及,今年防沉迷工作重点是“能用管用、好用爱用”八个字。

“能用管用”指向进一步扩大青少年模式覆盖范围,通过精准识别有效引导未成年人使用青少年模式,号召家庭和社会监督、管理和教育未成年人使用防沉迷系统。“好用爱用”是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在时间限制、功能设置、内容工具上进行区分,使青少年模式更具有个性化和吸引力,让未成年人和家长更加愿意使用。

不过,对于网络游戏公司推出“网络宵禁”、未成年人实名认证和限时令等措施,超过六成公众网民表示支持。报告显示,比较支持的公众网民占39.64%,他们认为这些限制措施能够起到一定改善作用。还有22.77%公众网民认为限制措施十分有用,孩子有了很大改善。

未保专题报告发布:饭圈文化泛滥,超六成公众网民持负面评价

不过还有22.89%网民表示效果一般,没有多大的改善,不是很认同。9.67%网民不认同这些限制措施,认为作用很小,没有改善。此外,5.02%公众网民表示没有作用,无所谓。

“孤独感是社会中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风险因素。”

当天会上,除了主办方发布报告外,不少与会专家也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见解。

“孤独感是社会中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风险因素。”在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斌看来,了解网络成瘾因素对于纠正成瘾的社会和文化非常重要。

王斌指出,有些孩子从学校回来以后,基本上没有朋友,父母忙于工作,只剩下存在代际隔阂的老人。孩子为了结识朋友,会通过网络找到其他具有孤独感的人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交互性,平台为保证用户粘性,通过刺激奖赏设计,满足并放大孩子的需求感和成就感,而未成年人大脑发育不成熟,抵抗能力较差,往往容易深陷其中。

另外她指出,当孩子离开了现实社交环境进入虚拟社会后,一旦陷入上瘾状态,再把孩子牵引回到现实社会的难度非常大。因为孩子已经对网络社交形成了习惯,丧失了现实社交的能力。

为此王斌建议,要解决生活方式的引导、有伙伴空间和父母陪伴等问题。比如,监护人需要与孩子共同规划娱乐时间,增进亲子感情。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信息素养和公民素养教育,教会孩子觉察自我、调节自我、把握自己,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的教育。

北京绿路欣阳心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李晓平同样认为,未成年人网络的成瘾问题值得关注。

另外,李晓平从实践发现,未成年人问题的症结往往在于环境影响,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乃至网络环境。她认为,“未成年人网络治理光靠堵,是堵不住的,主要靠疏导。”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阶段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心智化能力也不一样,各阶段孩子对听、说、看各器官的敏感度不一样,网络内容建设应该差别化,对负性事件尽量正向赋义,引导培养孩子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保持自信和自我。

此外,李晓平还呼吁平台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部门,从调查、评估、处置、预前、愈后都有专门机构跟进,这样真正将《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到实处。

“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工程,还是一项生态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协同共同达成。”中国高教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副秘书长范士喜说道。其中有两个核心主体,一个是作为平台和内容提供者的互联网企业,一个是作为内容消费者的未成年人。

范世喜强调,对于大型互联网企业,需要考虑企业价值观。当企业的规模和服务对象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要综合考虑产品的人本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企业必须综合考虑自己的价值观,不能被动地等待法律法规出台,而是要做好定位,这样才能行稳致远,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他建议,互联网企业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优质资源的供给。同时,企业还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例如“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不良信息过滤系统”,“第三方举报系统”等,不断提升违法违规内容模型识别能力,提高内容审核专业性和有效性。

范世喜还提到,未成年人必须拥抱互联网,在恰当的条件下,利用先进的工具和平台加速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速度,提高信息化素养,养成信息化习惯,培养信息化思维。另外,未成年人也必须回归现实,在公园里寻找春天,在田野里放飞思想,在运动场上挑战自我,在劳动中实践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找到快乐,明确人生的方向,找到自己,成就卓越。

采写:南都记者黄莉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