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6歲少年體重飙至360斤,減重術後10天成功瘦了40斤

極目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劉瑜

一個月前,“超重量級”患兒小桐(化名)坐着輪椅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胃腸外科(減重與代謝外科)診室時,讓見多識廣的醫生都吓了一跳:才16歲的他,體重竟達到驚人的360斤。所幸在成功接受減重手術和綜合幹預後,日前出院時小桐已成功減重40斤。

醫生表示,減重手術并不是一勞永逸。希望通過規範的綜合幹預,加上孩子的堅持和家長的努力,争取在兩年内能減重200斤乃至更多。

16歲少年體重飙至360斤,減重術後10天成功瘦了40斤

6歲時“胃口大開”,在變胖的路上一去不返

2006年出生的小桐剛過完他16歲生日,可體重已達到360餘斤。

俗話說,一口吃不出個胖子,小桐現在的體格也是“一點點吃出來的”。他的父親介紹,最初小桐和其他小孩沒啥兩樣,但大約6歲時他胃口大開,尤其鐘愛油炸雞腿等香噴噴的美食,身體開始極速發胖。9歲時體重已達到120多斤,遠遠超過同齡人。自此家人開始限制小桐的進食量,也帶着他參加體育活動嘗試自己減肥,但都以失敗告終。

過度肥胖給小桐帶來了衆多不便:不僅穿的衣服需要單獨定制,平時的活動範圍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小桐除了上學,其他時間幾乎都是足不出戶。稍一活動就氣喘籲籲,連爬2樓都覺得力不從心。眼看着進入青春期後,小桐更像吹了氣一樣猛長,家裡人再也坐不住了,慕名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胃腸外科(減重與代謝外科)求助。

接診的屈兵醫生給小桐進行了全面體檢,發現小桐身高180cm,體重180.2kg,BMI值達到55.6,屬于重度肥胖。肥厚的腹部脂肪搭在身上,就像厚厚的棉被一樣,腹圍達到驚人的160cm。而成人男性腹圍超過90cm就可以确診中心性肥胖。

16歲少年體重飙至360斤,減重術後10天成功瘦了40斤

依賴輪椅出行,肥胖帶來諸多疾病

進一步檢查中還發現,小桐有嚴重的脂肪肝,轉氨酶升高,肝髒功能已經受損,已經達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診斷标準。血脂、低密度脂蛋白等存在嚴重異常,結合中心性肥胖體征,醫生診斷其為代謝綜合征。

另外,細心的屈醫生發現在小桐身體多個皺褶部位,如頸脖、下腹部及雙側腹股溝區等都有嚴重的黑棘皮病,這是胰島素抵抗的表現。經查發現其體内胰島素和C肽異常升高多倍,證明小桐存在胰島素抵抗、糖耐量異常的情況,如果體重不加以控制,很快會發展成為糖尿病。

因為過度肥胖堵塞呼吸道,導緻小桐經常睡覺憋醒,多年來隻能趴着睡。雙側膝關節也因不堪負重過度損傷,站的時間稍微久一點就會出現手腳發麻的狀态。入院前,小桐已經依賴上了輪椅出行。

在東院胃腸外科主任羅建飛教授的主持下,東院兒科、内分泌科、精神衛生中心、麻醉科及重症ICU等組建MDT團隊。通過多學科綜合診療,為小桐定制了減重食譜、心肺功能鍛煉、心理健康指導、以及針對代謝綜合征的藥物治療、減重手術等綜合幹預治療方案。

16歲少年體重飙至360斤,減重術後10天成功瘦了40斤

讓“大胃”減容,術後10天減重40斤

經過積極的手術準備後,3月16日小桐被推進手術室。體重太大的他,由9名醫護人員協力擡上手術台。由于其有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HS)并低通氣功能障礙,考慮到氣管插管困難,麻醉科孟慶濤主任團隊和手術室張詩護士長精心準備,為手術保駕護航。

在高清腹腔鏡下,羅建飛教授帶領團隊曆時3個小時完成了腹腔鏡下胃旁路手術。術中醫生将小桐的“超級大胃”分成兩個部分:較小的上部與小腸連接配接,作為食物進入的通道;較大的下部胃和十二指腸一起分泌消化液,并作為另外一個通道在小腸彙合,達到既轉流又減少吸收的效果。

在護理團隊精心照料下,術後第3天小桐已能自由下床行動。在綜合幹預治療方案的指導下,3月25号出院時他已瘦了40斤。

但減重手術治療并不是“一勞永逸”。羅建飛表示,如果能堅持綜合幹預治療,術後孩子的體重會呈現明顯下降趨勢,1年後将減掉超重體重的50%-90%,即60-100公斤體重。按照醫生的規劃,小桐要在接下來的1到2年内減掉200斤乃至更多,達到理想體重并保持下去。他指出,兒童青少年肥胖症的治療應采取綜合的手段,包括教育引導改變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減重手術應該作為其他治療均失效的情況下的最後一個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