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集采還沒全面鋪開,華蘭系血制品和疫苗就倒下了

集采還沒全面鋪開,華蘭系血制品和疫苗就倒下了

3月29日,華蘭生物和其子公司華蘭疫苗同步披露了2021年年報:這對“父子公司”的業績表現同頻拉跨。

2021年,華蘭生物營業收入44.36億元,同比減少11.69%;淨利潤達12.99億元,同比減少19.48%。新拆分上市的華蘭疫苗業績下滑更厲害,營收下降24.59%,淨利潤下降32.86%。

10年來,這是華蘭生物第一次年度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過去10年間,華蘭生物一直是醫藥行業的白馬股,血制品和疫苗雙龍頭地位多年來從未被撼動。

集采還沒全面鋪開,華蘭系血制品和疫苗就倒下了

然而,經曆2020年疫情期間快速突進後,華蘭生物也沒法保持業績增長。尤其是吸納高瓴投資、拆分了華蘭疫苗後,兩家上市公司呈現出1+1

資本市場已經提前用腳投票。2021年年中至今,華蘭生物股價已跌去48.95%。如今,增收盈利乏力已成事實,市場更為關心的是:兩家父子公司什麼時候能再次跑起來。

血制品已到“天花闆”?

2022年開年,廣東聯盟血制品集采的消息,讓華蘭生物虛驚一場。

華蘭生物的業務闆塊主要就是血制品和疫苗,近年來還新增了生物醫藥單抗的開發。其中,血制品是華蘭生物的支柱闆塊。

血液為原料,正常的血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丙種球蛋白、凝血因子等。血制品有兩大名額,一個是采血漿量,另一個是生産品種種類。采漿量越多,同一份血漿能生産的産品越多,自然收益就越高。

華蘭生物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共能生産11種血制品,全國排名數一數二;去年采漿量1000+噸,雖排不到行業第一,也能排到行業前三;另外,華蘭生物還有其他血制品企業普遍不具備的疫苗業務,其中,四價流感疫苗獨樹一幟。

有這樣的底子,華蘭生物想不成為白馬股都難。但偏偏在2021年,這幾項業務都折了。

2021年,華蘭生物的靜注丙種球蛋白和流感疫苗兩塊業務下滑明顯。其中,毛利頗高的靜丙收入同比減少13.98%,流感疫苗的銷售額更是下降了24%以上。

華蘭生物自己解釋,靜丙的同比減少是因為2020年新冠疫情,靜丙用量大增,相應地今年就顯得少了。但從近五年資料來看,除了2019年,華蘭生物的靜丙收入幾乎每年都比上一年減少,包括疫情的2020年。

近年來,華蘭生物的白馬地位其實一直受到對手的沖擊。自從2001年國家嚴抓血制品品控之後,新單采血漿站的獲批一度非常困難,不過近幾年已有所改觀。今年3月28日,博雅生物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袒露,十三五期間全國新批約70個單采血漿站,預計十四五期間會有所增加。

在這一輪漿站擴張上,華蘭生物慢了。2016年開始,華蘭生物每年都立志“積極申請建立單采血漿站”。從實際落實來看,十三五期間華蘭生物新增單采血漿站僅2家,目前共有25家。而據2021年半年報資料,上海萊士和天壇生物的血漿站分别有41家和55家。

除了資曆見長,華蘭生物在業務布局上慢慢丢失了優勢。

5年來,華蘭生物的血制品一直是11種,以前這個數可以傲視行業。但這幾年,競對的新品種紛紛獲批,天壇生物、上海萊士及博雅生物的批件分别為14個、11個和8個。

2021年業績欠佳隻是個開始。今年廣東聯盟集采之後,可能會有更多的省份把血制品納入集采範圍。廣東集采中,血制品實際沒有砍價,有的品種反而還漲價了。但其他地區是不是會如此厚待血制品,還有很大不确定性。

“翻臉最快”的報表

疫苗,是華蘭生物另一大創收利器,也在2021年遭遇了行情的“小年”。

2020年4月,在張磊的高瓴資本和劉曉丹的晨壹基金助力下,華蘭生物籌劃将旗下的疫苗業務分拆上市,對疫苗業務寄予厚望。結果,從啟動拆分到成功上市,近兩年時間裡,華蘭疫苗營收至今仍靠拆分前便已獲批的幾款流感疫苗,新冠疫苗仍處于Ⅱ期臨床。

今年2月18日,華蘭疫苗終于在創業闆挂牌上市,随後就送出了2021年的全年成績單——被股民戲稱為“翻臉最快”的報表。

上市前3年,華蘭疫苗營收、利潤一直都雙雙快速增長。而且,在招股期間,華蘭疫苗披露了2021年1-9月份營收資料,營收和淨利潤也都是同比雙增的狀态。

結果,隻過了幾個月,年報釋出,全年業績直接“翻臉”:2021年,華蘭疫苗營收18.3億元,同比減少24.59%;淨利潤6.21億元,同比減少32.86%。

集采還沒全面鋪開,華蘭系血制品和疫苗就倒下了

一上市,業績就變臉。對此,華蘭疫苗解釋:疫苗集中銷售在四季度,結果偏偏四季度沒賣好。

流感疫苗是目前華蘭疫苗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占到99%以上。衆所周知,2021年下半年大家都在接種新冠疫苗,呼吸道傳染疾病防控做得好,流感疫苗銷售大減。

受這種“跷跷闆因素”影響的不止華蘭疫苗一家,還有同樣以流感疫苗為重的百克生物。2021年,百克營收同比下降16.6%,淨利潤同比下降41.77%;同期,另一家流感疫苗生産商金迪克營收同比下降32.85%,淨利潤同比下滑46.91%。

疫情當下,中國的疫苗行業現狀是“行業跌倒,科興吃飽”。

華蘭疫苗在積極自救。今年2月,華蘭疫苗披露其四價流感疫苗(小兒劑型)已獲批生産。市場上的四價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均為3歲以上,華蘭這款流感疫苗是目前國内唯一一款針對3歲以下兒童的。經測算,适齡兒童約4000萬人,市場并不算小。

除此之外,華蘭疫苗研發的狂犬疫苗及吸附破傷風疫苗也有望為後續發展貢獻新的營收增長點,這兩款新疫苗均已完成臨床試驗和現場檢查,預計今年上市,後續市場表現有待驗證。

如果管線沒有突破性進展,不論血制品還是疫苗,華蘭系的2022依然是hard模式。

繼續閱讀